佛弟子文库

扫除临终的一切障碍

净界法师  2014/06/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扫除临终的一切障碍

我们佛教的修学,相对于其他的宗教来说,算是比较多元化。一般来说我们有八万四千个法门,在这么多法门当中,我们可以把它归纳成五大类,就是我们说的五乘的修学法门。

这当中我们可以根据它的修学的重点,把它分成三大重点,就是你整个一生当中,从一种颠倒凡夫到临终的正念,主要你一生当中,你必须做三件事情:第一个就是处理业力的问题,我们在三界当中的流转,我们会因为一念的颠倒,受到外境的刺激,我们造了很多杀盗淫妄的罪业。

当然这些罪业,有些罪业已经得果报了那就没啦,但是有些罪业并没有得果报,它是处在一种沉淀的状态。但是不幸的是,我们今生有时候又去造作,今生的造作杀盗淫妄,它就会把过去已经沉淀在深海当中的这些所谓的业种子,又把它给激发出来,这个就是要小心。今生的业力再激发过去的业力,就形成一个强大的业力了。

很多净土宗的学者,会有一个严重的盲点,他完全不管业力,怕啥啊,带业往生,这句话会害死你。古人对带业往生是有明确定义的,带业是带业种,你不能带现行。什么叫业种呢,就是这个业力,毕竟是经过你忏悔对治以后,它是一种《楞严经》说的,它是一种沉淀下来的业力,它不能是一种活动很强盛的,一种炽盛的现行,不可以。

我们过去因为一念的糊涂,造了杀盗淫妄的罪业,这个可以理解。生死凡夫,你没有学佛法,你心中没有道理的支持,你当然是跟着感觉走。所以你在学佛之前,所造的罪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明白道理以后,你没有产生一种对治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断的辗转增盛,你就要小心了。

业力最可怕的就是,数数现行,深深好乐。你临命终的时候,你是扛不住这么重大业力的刺激,你扛不住。所以我们往生的人,如果你有志于临终往生的话,你一定要在你生命还在的时候,你一定要至少要有一次的、两次的、三次的加行,好好的处理你的业力的问题,因为你现在还来得及,你身体还健康,精神还在。我必须提醒大家,这些业力你不处理,它不会自己消失掉,这第一个,业果不失。

你房间里面有一堆垃圾,你不扫除它,它不会自己消失掉。你只是念佛,你是把它压住,如石压草,你要去忏悔,要去对治,所以你现在只是用佛号去压它,临命终你不一定压得住,这第一个。

第二个,它会增长广大,因为你不忏悔,就意味着你不想改变,你不忏悔,就意味着你念念的随喜,因为你没有忏悔,表示你内心没有反转,你还是随顺这个妄想在跑。

所以你很可能,会造第二次、第三次,所以你不断的去激发这个业力,所以到临命终的时候,你根本连提起正念的机会都没有,临终的时候,你看业力重的人,没有经过中阴身,直接到三恶道去了,直接!

净土宗我们必须要争取在阿弥陀佛没有现前之前,你一定要让你的身心,保持风平浪静。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已经是负担够重,已经内忧外患,即便没有业力的干扰,也已经够你受了,你要失去你一生当中熟悉的人跟环境,你要面对一个不知道的未来,你的心中已经是压力够大。

所以你没有必要再用这么大的业力来刺激你。所以我们往生的人一定要为自己创造一个风平浪静的环境,你才有助于提起正念,这是你要注意的。诸法因缘生,临终的环境是你自己要去规划,要去布局的,它不会自然出现。

所以我们透过不断的忏悔,不断持戒,慢慢的我们把重大的罪业,一次一次慢慢慢慢的,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慢慢把它沉淀下来,你不一定要把它完全忏干净,但起码你必须把它忏成不增长业,这是往生的最低标准。

在你的生命当中,不允许有重大的业力来主导你,除了你往生的力量以外,所有的杀盗淫妄的罪业,你都必须要把它处理掉,让它变成一种没有得果报力量的不增长业,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为临终做好准备,把临终的障碍,把临终的地雷,把它清除干净,扫除临终的一切障碍,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一家七口全部出家,夫妻二人同生净土

了相,四川西蜀吴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于安徽...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的含义

问: 请开示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的...

【推荐】在日常生活中,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方法

如果我们想在临终时顺利地往生,那就必须在平时做好充...

有人念佛多年病没好,便怀疑佛号不灵

《普贤行愿品》第四,忏悔业障: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佛说阿弥陀经》 为...

印光大师嘉言录--分禅净界限

●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

面对死亡而改变人生的观念

因为身语行为受心支配,由内心执著不同,将导致行为倾...

机心越深,以后的奇祸就越大

看看我们的饮食:我们每天都追求美味,这些所谓的美味...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爱惜常住物,如护眼中珠

修福不修慧,象身披缨络;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 从前...

佛陀的慈悲观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他以深广的慈悲心,救护一切众生...

用功的入门方法

办道的先决条件深信因果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

身体五脏患病的相貌

二者五脏生患之相:从心生患者,身体寒热,及头痛口燥...

【佛教词典】火院

(术语)又曰火界。亦曰金刚炎。十八道之一。结火印身...

【佛教词典】非境

(术语)邪非之境界也。戒本疏一上曰:依月再说,用清...

佛像为何还要开光

问: 佛像为何还要开光? 正如法师答: 改革开放后,...

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佛子之行

我给大家讲个真人真事吧!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名为《...

专访大安法师:坚持信仰,敦伦尽份

主持人: 对净土有兴趣的人初学应从哪里下手比较合适...

出世间法的成功

世间的祝福都是吉祥、大喜、恭喜发财等。今年是马年,...

佛家怎么看待占卜与推步盈虚

问: 佛家对于阴阳、占卜、推步盈虚、看天象这些怎么...

持戒布施者易生净土

持戒者容易往生是远离诸染故。 持戒对于我们居士来说至...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是什么意思

整部《楞严经》的修学重点,就在破妄显真。那么在整个...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病人看病,碰到有病...

什么是小孝、中孝、大孝

大家对孝道,大家都知道百善孝为先,但是什么是孝?我...

信愿念佛,癌症痊愈

我是一个命运多舛之人。二十多岁的时候,因为车祸失去...

前世一念之迷与净土失之交臂

生苦我们都忘记了。虽然我们在娘胎里那个苦啊,我们每...

时空为何是我们的错觉

问: 顶礼法师!弟子在学习《复盛机师书》这篇文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