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苦恼的根源找出来

净界法师  2014/09/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把苦恼的根源找出来

【所言俗务纠缠,无法摆脱者,正当纠缠时,但能不随所转,则即纠缠便是摆脱。如镜照像,像来不拒,像去不留。若不知此义,纵令屏除俗务,一无事事,仍然皆散妄心,纠缠坚固,不能洒脱。学道之人,必须素位而行,尽己之分。如是,则终日俗务纠缠,终日消遥物外。所谓「一心无住,万境俱闲,六尘不恶,还同正觉者」,此之谓也。】

下面讲一个譬喻。

「如镜照像,像来不拒,像去不留。」

就是好像一个镜子来照像状。这个镜子就是譬喻我们这一念心,我们这一念心能够显现种种的境界,我们分别心能够显出善的境界、恶的境界,「像来不拒,像去不留」,「像来」的时候也不拒绝,但是无住;「像」离开的时候也是无住,内心当中不为妄境所转,内心当中有一个依止处。

这个是讲到我们在面对俗务纠缠的时候,我们应该要用的方法,就是你要「不随所转」。

「若不知此义,纵令屏除俗务,一无事事,仍然皆散妄心,纠缠坚固,不能洒脱。」

假设我们今天修行,不知道这种道理,纵使你屏除俗务,一无事事。好,你说这件事情,你把一切的罪过都归咎于别人,说:你为什么起烦恼呢?我为什么起烦恼,是因为他讲一句话来触恼我!我为什么起烦恼,因为这个环境不适合我。假设我们今天把所有的罪过都归咎于他人,你到最后你就一个人住,一个人住的时候,「仍然皆散妄心,纠缠坚固,不能洒脱。」因为你内在的烦恼在干扰你,你不知道,你看到的境界都是不如意,你一个人住,内心的烦恼还是不放过你,你还是「纠缠坚固,不能洒脱」,问题在这个地方。

我们要看看大乘经典,你会看到一个观念。就是说,佛陀在教菩萨修行,佛陀是要菩萨转变自己的心,而不是转变外境。

你看《金刚经》很明显,须菩提尊者说:「菩萨摩诃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一个凡夫菩萨发了菩提心,想要自利利他,但是这个菩萨是有烦恼、有执着,怎么办呢?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我的心不安,应该怎么办呢?我们看佛陀的《金刚经》开示,佛陀没有一句话,说要你去改变外在的环境,去改变别人,佛陀没有这句话,佛陀告诉我们:你应该依你的这一念心,怎么来修习「空观」,修习种种的法门,来安住这一念心。

其实不但《金刚经》,你看看所有的《大正藏》,佛陀没有一句话,说要你去改变别人,没有这种话,因为问题不在那个地方。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清楚,就是苦恼生起的根源,在我们的「分别心」,假设你的内心不回光返照,你一直向外,永远没有解脱的时候,不可能!

所以讲你纵然「屏除俗务,一无事事,仍然皆散妄心,纠缠坚固,不能洒脱」

这个地方是要注意的,应该把这个苦恼的根源找出来,就是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应该是从自己的内在的妄想去对治,这个才是根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的心不能带条件

诸位,我们要注意你带条件,这个条件这个因缘就是外境...

修无常观,破除对今生的爱取

前者思惟生死的过患,是改变对来生的爱取。而这里是改...

圣严法师《面对问题才能走出忧郁》

常常听到很多人说压力太大,不知道如何纾解,而忧郁症...

以貌取人,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慈悲的文殊菩萨,弟子迦罗越,恳请您现身加持,为弟子...

所有烦恼过患皆由此而生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

饥寒困苦爱易除,义无反顾往极乐

贫穷之人是由于多生多劫没有种植善因,所以今生穷苦潦...

为什么我们一天到晚「心有千千结」

有人说,为什么没有影像,我一天到晚也是心有千千结呢...

苦瓜变甜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 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

痛苦是把双刃剑

众生的疾病都是来自于长久的、外在的和内在的不和谐。...

出水莲花自清净——记著名高僧惟贤长老

山城重庆,由于经常雾气氤氲而素有雾都之美誉。长江、...

肉食与癌症结成死党

1976年,美国成立由参议员乔治麦高文主持的营养与人类...

抄经的十大功德利益

一、古以写经增福延寿 抄经,古称写经,即书写佛教经典...

【佛教词典】不定性聚

【不定性聚】 p0327 俱舍论十卷十九页云:正邪定余,名...

【佛教词典】近护说法之石室

【近护说法之石室】 p0822   西域记四卷九页云:伽蓝...

「朝三暮四」成语的由来

给大家讲个朝三暮四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有个宋国人,...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

你要修福修慧,这句名号就完全具足了

阿弥陀佛遍知法界的智慧之海,用海来比喻智慧的深广,...

孝子驱蝇误杀父亲 转世受报了断前因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位老先生因妻子过世...

念佛人静坐也须念佛

念佛人静坐也须念佛。非外道只静坐而已。念佛行住坐卧...

万般皆下品,唯有往生高

这几天很冷,正象征着我们修行,有一句话「不是一番寒...

证悟是否一定要在人群中实践

问: 解悟跟证悟的差别何在?证悟是否一定要在人群中实...

情不附物

作为汉传佛教的信徒,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福报,什么福...

处理问题的八个方法

有能力的人善于处理问题,没有能力的人面临问题就手足...

静坐念佛五点记数法

此念佛法门的妙用在于,五方轮转避免了止于一点时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