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

大安法师  2021/04/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

净宗根本经典的选取,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一千余年的料简,降至晚近印光大师手中才最后定局,足证历代祖师大德的谨慎重法的态度。

东汉末年,自安世高与支娄迦谶二大师开创译经事业始,净土经典次第迻译。隋唐以前,《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等广为流布,读诵讲说者,亦日渐增多。净土三经常合刻流传之,认为此三部经典,如鼎三足相辅相成,读诵《阿弥陀经》可入信门,读诵《无量寿经》可入愿门,读诵《观经》可成就三昧门。三经整合而修,净土资粮可完备。

晚清魏承贯居士,益以《华严·普贤行愿品》,合刊为《净土四经》,付梓流通。其叙言述云:“《普贤菩萨行愿品》,乃《华严》一经之归宿,非净土一门之经也。普贤告善财五十三参,遍游佛国,得无量法门,皆证道之实,而末后独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者,盖以经中十大愿末,皆结曰‘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则是并法界微尘数佛、微尘数众生而念之也。

人以为念尽法界微尘之生佛,卒归于弥陀,而不知自性弥陀之一心,本周乎法界。云栖所谓倾华藏海水,入西方一莲华中,曾不满莲之一蕊也。尽法界为一念,故为念中之王。修净土而不读《行愿品》,则其教偏而不圆,故以殿四经之末,为净土之归宿。”表明欲入毗卢性海,先归净土玄门。净土一门,一代时教之总持,法界众生之归地。魏承贯居士有鉴于此,亦属慧眼独具,难能可贵。

印祖对魏承贯居士《净土四经》的列示,亦加以允肯。印祖曾云:“此一卷经,为《华严》一经之归宿。华藏世界海,净土无量无边,而必以求生西方为圆满佛果之行,可知念佛求生西方,原自肇起《华严》。”又云:“净土法门得《华严》一经,遂得如大海之横吞万川,如太虚之总摄万象耳。”故将《行愿品》列为净宗根本经典,抉择允当。

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纳入净土根本经典,乃印祖之首倡。印祖一生弘扬净宗,对这段经文尤加推敬。或殷勤开示奥义,或书写经文,或赞颂势至圣德。自行化他,敬受奉行,开示问法居士云:“《大势至菩萨章》,乃净宗最上开示。只此一章,便可与净土四经参而为五。”

印祖在《净土五经重刊序》赞云:“而《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实为念佛最妙开示。众生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念,岂有不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近证圆通,远成佛道乎哉?”这样,印祖于1934年最后确定净宗五经为根本经典的格局,以圆成净土法门之一大缘起。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世亲菩萨造,简称《往生论》,乃古印度诸多论书中专说净土教的唯一经典。译成流布我国以来,一直受到历代祖师大德的推重,与净宗五经并列而成净宗之要典。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经印祖楷定后,得到中外净业学人的认同。时当末法,有欲当生了生死出轮回者,悉应熟读详研五经一论,自行化他,庶不负历代祖师精选择取之婆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在睡眠之中获得光明之相

睡觉可以系念佛号、默念佛号,不要出声,随着呼吸来系...

一声阿弥陀佛,唯佛与佛能究尽

【原文】 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

【推荐】净业行人今世修行的唯一目标

我们信解、领纳这个理念,自然就能建立一个矢志不移的...

【推荐】今生如果没有往生,那来生就更难了

我们再看看第二段, 丙二:教主结叹甚难。 前面是六方...

善导大师:临终往生正念文

知归子问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

劝老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今天我要对专修或主修净土的老人讲一点话: 老人们该好...

【推荐】念佛越念越没滋味,那就糟糕了

念佛人啊,如果你去年是念三千声,今年变成二千声,明...

念佛为何也易招魔事

有人问省庵大师:参禅一门,全仗着自己的力量,所以常...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大安法师:家人反对学佛怎么办

问: 家里人反对我学佛、拜佛、诵经,怎么办? 大安法...

十方诸佛的功德都在这个名号里面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这...

净土法门早晚课应怎样做

问: 原来是按禅宗早、晚课本做课,如按净土法门早、...

【推荐】如何修阴德

其大要不出老氏之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

【佛教词典】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

【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 p0651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二...

【佛教词典】常总

(1025~1091)宋代临济宗僧。剑州尤溪(四川剑阁)人...

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云何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问: 众生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识,又...

品味智者的境界

一、最困难的事。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你认为...

菩萨十八重戒之毁灭正法

《集颂》: 毁谤、背舍、灭正法,声闻、缘觉、菩萨乘...

原来一切都在

过去有一个禅师,他参访一个善知识。他到了那个地方就...

净土法门与通途法门的不同

净土法门跟通途佛法不一样。首先通途佛法讲信,净土法...

施恩、受恩与报恩

在《佛本生故事》中有一则《樵夫与熊》的故事:有一个...

开智慧的妙法--梦参长老的亲身经历

你要是能够天天诵持〈普贤行愿品〉,能开智慧!能消业...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建立》

第一篇 从人道到佛道 壹前言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

学佛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

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

如何供养才如法

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包括你到他方世界去供养净土...

佛弟子吃饭时应观想哪五件事

在寺院里的五观堂,吃饭之时要观想五件事,名为食存五...

财富从布施福业得来

说到财富,简单地说,一切都从布施福德而来,从布施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