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傻人」为什么有福

学诚法师  2014/09/26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傻人」为什么有福

你听说过复制快乐吗?你知道如何播种快乐吗?你知道“傻人”为什么有福吗?

《孟子·梁惠王下》中,孟子与梁惠王有这样几句对话,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梁惠王曰:“不若与人。”孟子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梁惠王曰:“不若与众。”这几句对话的意思是,一个人欣赏音乐所获得的快乐,比不上和众人一起欣赏音乐所获得的快乐。与少部分人欣赏音乐所获得的快乐,比不上与多数人一同欣赏音乐的快乐。懂得分享,快乐就会增长。

英国作家王尔德有一篇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于是在花园四周筑起高墙。从此,花园里只有冬天,一片荒凉。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随之而来,园内恢复生机。后来巨人醒悟了,他拆除了围墙,与孩子们一同分享漂亮的花园,从此,快乐无比。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把你的痛苦与人分享,你的痛苦将减少一半;把你的快乐与人分享,你的快乐会增加一倍。”春天和冬天、快乐与痛苦,原来就在一念之间。

她是一位传奇人物,一生跨越了3个世纪。她是一位现实中的菩萨,百年人生,尽献他人。她叫许哲,1898年出生于广东,抗战期间,在一个反战的国际救伤队里做义工,抗战结束后,开始义务照顾贫病的老人,还自己办养老病院,免费收容老人。别人盼富贵,她却爱清贫,一天只吃一餐素食,穿别人不要,甚至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衣服。她的一生,除了当秘书那段时间,其余工作都没有薪资。101岁时,她皈依了佛教,全身心依止阿弥陀佛。2011年,她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14岁。她将自己全部奉献给无依无靠的贫病老人,收获的是健康、长寿和快乐。也许,有些人会认为她“傻”,社会上有句话叫“傻人有傻福”。天地间自有公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舍得下种的人,哪会有秋天金灿灿的果实?诚心为他人付出,才会有快乐的回报。

那么,如何才能又快又有效地寻找到快乐?答案是随喜别人和赞美别人。随喜是佛学术语,见到他人行善,看到别人成功,我们为他而欢喜,犹如自己行善,自己成功一样。随喜他人的人,是光明的,是在破除阴暗的嫉妒心。《四十二章经》中,佛陀有个比喻:“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自己手中的火炬可以传送给很多人,用来熟食或祛除暗冥,自己不仅没有丝毫损失,相反因为利益了他人,自己的福德也在增长。

随喜他人,主要是用心,而赞美他人,需要用言语。美国作家奥格·曼狄诺有这样几句话:“赞美敌人,敌人于是成为朋友;赞美朋友,朋友于是成为手足。常想理由赞美别人,绝不搬弄是非,道人长短。要批评人时咬住舌头,赞美人时要高声表达。”

随喜赞美是勇气、是突破、是胜利、是智慧,是一杯清水,转变心念,驱散黑暗,为人解渴,自获清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推荐】怎样把福报留住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福报的化现。福报可以化...

为你点盏灯,将我心照亮

有这么一个故事:漆黑的夜晚,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

想赚钱要靠努力与福报

世间的人之所以贪财,因为财富是安全的保障,是身分、...

惟觉老和尚:修善培福

人如果没有福报,生活上就会经常遭遇困难与挫折;相反...

为何不以福报来判断个人的修行阶位

我们一路看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十地就不...

没有烦恼才是真正有福报的人

我们的功课是什么?我们的功课是放下。做了就放下。不...

知足不是没有追求

01、知足不是没有追求,而是追求之后要知足,而是在追...

真正穷不是没有钱,而是没有能力付出

我的童年成长在摆路边摊的流动摊贩家庭,居无定所,很...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居士披僧衣,不但没功德反而有罪过

【原文】 圆顶方袍,则知三衣①,僧服也。发其首而僧其...

天乘四空定之空无边处定

我们看第一个空无边处定。 一、空无边处定,谓行者厌患...

欲望使人失败,无私令人成就

无论前方是悬崖还是坎坷,水都毫无犹疑地勇往向前,形...

色法的由来

色法在唯识学的定义叫做质碍,质是具有质量、重量,碍...

【佛教词典】守一

(一)守一心之真如。与守心同义。又观心之本体即佛性,...

【佛教词典】毕哩体瞿摩夷

(物名)P?thvi-gomaya,译曰牛粪。见慧琳音义十。...

【视频】净界法师《为什么想出家的公案》

净界法师《为什么想出家的公案》

【视频】弘一大师讲述的念佛故事

弘一大师讲述的念佛故事

【视频】妙境法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妙境法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心念的不可思议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带了诸位比丘到处游化,走...

众生轮回的三大根本原因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

星云大师《皈依三宝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今天是我欢喜的日子,我不再徘徊于...

不是路到尽头,而是该转弯了

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得与失,这恐怕是千百年来许多人苦苦...

憍梵波提尊者——受天供养第一

憍梵波提,此云牛呞。宿生为牛,食已转哨,故受此名。...

佛灭后有五法能令正法久住

【原文】 《善见》云:佛语阿难:我灭度后,有五种法,...

若能作不净观,欲火当下冰消瓦解

古时候,长安百姓热衷斗蛐蛐。有三名年少英俊的兄弟,...

父母是心中最大的佛

问过许多人,佛祖在哪里?都不知说什么才好。 佛说:如...

「佛」字的三种涵义

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

莲池大师《普劝念佛文》释义

前言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是佛教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曾...

唯识学的下手是第六意识,成败的关键看第七识

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我们颠倒妄想呢?在唯识学的一个方...

感应道交的先决条件

在大乘佛法的内涵当中,讲到宇宙间有两种力量是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