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多年为何生不起信心

如瑞法师  2015/03/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为什么学佛多年,但长养不起来道心?

如瑞法师答: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问一问自己:学佛多年了,我对三宝的信心,真的建立起来了吗?

如果真正建立起来对三宝的信心,那一定相信佛陀所说的话。一个出家人,既为佛子,就一定要听从佛所说的教诫。佛不让做的事情一定不做,佛让做的一定努力去做。因为他相信,听佛的话一定能了脱生死;听佛的话一定能够了知世间,不再糊涂……所以她受戒以后,不会轻易犯一条戒,甚至于可以达到宁死不犯戒。就象沙弥尼戒非时食戒里所说的:过午宁死不食。一旦业力牵引,失去正念,毁犯了戒仪,她一定会生起极大的无比的惭愧心。

如果你真正地相信佛,那么佛让你离开五欲,你就要离开它;让你发菩提心为别人,你就要照着去作……因为你相信佛,所以我们要问问自己:我对三宝的信心有没有建立?我真的相信佛吗?

没有十足的信心,就产生不了正念,没有正念就不会有智慧,没有智慧就失掉正念,没有正念的根还是没有信心。

学了多年的佛,如果连个正见都没有,你就不会相信戒是解脱的根本。因为不相信,你就不会有智慧的取舍,不该做的你做了,该做的你不去做;你没有信心,就产生不了持戒的力量,没有力量持戒叫做戒羸,就是你根本不能精进了。你不精进更谈不到在持戒当中能够学忍。为什么出家受戒,要能够忍辱呢?

如果不能忍辱,就没有办法持戒。就像现在的社会,持戒要遭到很多人的非议,那你就得提起正念,用智慧来观照。有些人说:随大流就好,不要触恼人。遇到这种情况,你得有智慧来衡量:持戒是触恼人吗?如果真正地持戒,龙天都会护佑你。

所以,只有对佛制的戒有十足的信心,你才能建立起正念,有正念才会有智慧观照,才能承受各方面对你的打击,然后奋起精进,持守好自己所受的戒。这就是修行的根本。有此基础,就很容易趋入定的当中,然后能够再用观慧去观照。

如果我们连信心都没有培养起来,你能眼睁睁看到好吃的、好看的、好穿的、好玩的,而能心里放得下?你连个清净的行为都没有,又怎么能够进入到清净的戒当中,当然更不要谈能生起灭烦恼的智慧了。所以说,建立道心一定要经过我们的思维。知道了这一切,你为什么不培养自己的道心呢?

所以连我自己都在检点:你真正地相信三宝吗?

你真正地相信三宝,就表明你一定相信因果。你连对自己所起的念、所说的话,所表现的行为,都不负责。一个不畏惧因果的人,当然也谈不上能听佛的话,去好好持戒。

所以,同学们不要每天谈玄说妙,归回来最根本的,还是问一问自己:我对三宝建立起来信心没有?有没有想到三宝是我唯一的依祜?有没有想到只有三宝才能救护我?有没有对三恶道生起恐惧之心?有没有真正地相信因果?因为怕堕落三恶道,所以我们才要精进地持戒,积极向上。所以,道心很容易培养,就看我们能不能建立起正信。

希望大家能思维一下我刚才所说的问题,好好培养自己的道心。

让我们能够从内心中爆发智慧,从利他中提高我们的能量,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去战胜不合理的自我,去发挥更有价值的自我,真正地不枉做一个出家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生起对阿弥陀佛的信心

信心,唯有两种人能坚定不移地确立,一种是上根利智,...

盲聋喑哑可以往生吗

文钞原文: 凡有心者,皆堪作佛。何得谓盲聋喑哑不得往...

每天坚持做功课

日课是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克服习气、增强定力的好方...

净慧法师:正信学佛的四个核心

一、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 我们信仰佛教,信仰的核心就...

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佛教风直播,...

因最初多闻之力而成就菩提

问: 祖佛大意,贵在心行;采义徇文,只益戏论。所以文...

佛教是否应该与时俱进,摒弃一些非科学的成分

问: 请你谈一下,在当代自然科学极大发展,人类理性普...

不要以「凡夫心」对接「圣人境」

问: 法师在讲解中提到无我,既然这个神识不是我,我们...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佛教徒应该用什么方式祭奠亡灵

佛教主张给亡灵焚烧纸钱吗? 作为寺院来讲,清明节一般...

生命中没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现的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

心的觉悟

佛陀时常教育我们要活在当下,而不是沉溺于往昔回忆,...

广钦老和尚对出家弟子之开示--放下俗情,提起愿力

如果情执未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但如至诚恳...

【佛教词典】显示因

(术语)六种因之一。一念之妄情生,必有所作善恶之业...

【佛教词典】钱谦益

(1582~1664)清代江苏常熟人,字受之,号牧斋。明万...

洒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问: 洒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仁清法师答: 好几种,...

因果报应的三种形式

因果是佛法的基本定律之一,佛教深信相信因果定律的正...

佛化道德的特质在般若

佛法能完成究竟圆满的德行,他的特质何在?佛化道德的...

药师法门与人生佛教

编者按: 二○○九年十一月十五日,宁波慈溪伏龙禅寺...

定时定点去放生,这样如法吗

问: 现在很多地方上的念佛团队会定时定点去放生,但...

圣严法师《诵经做什么?》

佛经是佛所说的信佛、学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无边...

盘中血肉,皆是历劫父母

这里引用《梵网经》的一句话。我们受菩萨戒的人为什么...

只看到挥杖鞭策的外相,见不着无相的慈悲

有一天,一头迷路的鹿跑进高山寺境内,明惠上人看了连...

不同杂粮的滋补作用

我们都知道健康饮食不能长期只吃精粮,要适当搭配杂粮...

佛陀如何破除凡夫的执着

我们看癸二的 明随缘不变之体。 这个体当然是最重要的...

只因众生有生死,佛才讲涅槃

华严五祖宗密大师在《圆觉经大疏》中说:以一切种智释...

贤愚寿夭,富贵贫贱,皆可自作主宰

【原文】 修德有顺有逆。顺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极而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