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如瑞法师  2015/03/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若离世间证菩提,怎见如来金色身?

这是说明: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吃喝拉撒睡都有佛法,就看我们怎么样用心。我刚才来观堂的时候,看到门口放了两箱子法宝。你放法宝的时候,就要把他放正,不管是在纸箱子里也好,或者一本经书也好。

我们知道,有法之处就有佛。所以,我们初出家的时候,老法师他们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经书不能露置,一定要拿经帕盖上;看完以后合好,拿经帕盖好,这才离开;放法宝都不许低于腰下的。平时看经,假如经书捧得不平,老法师都会呵斥我们:如果佛在你的手上站着,你一个手高,一个手低,就象一个人在那站着,你说,那可以吗?所以,作什么事情,都要把心用上,我们慢慢去体会。

印光大师说“一切从恭敬中求”。又说“心田各不同,功德有胜劣。”同做一件事情,因为用心的不同,产生的结果不同,功德的大小也不同。你得到了一本法宝,应该真实的从心里生起来“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样的难遭遇想。就象老和尚也给咱们说的: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

后人若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所以我们得到一本经书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们现代的人,可以说什么都不缺,佛像啊,经书啊等等。看起来好象是福报,但因为不缺了,也就不生珍贵想,内心里没有恭敬,尤其随便扔,这又在损我们的福报,甚至你在灭法。为什么经书不让你悬空放?悬空放,护法都要赶快去接住的。为什么到法灭尽的时候,龙王把那些经书都收到龙宫中去了?我们应该好好思维,从我们的点点滴滴能够来用心修行,从我们的点点滴滴能来修我们的福慧。

修行,无非是要开发我们心的内在的的智慧。这就一定得让我们的心纯净。让它纯、纯、纯、纯到我们的真心显现,你看心的力量有多大。

无始劫来,我们一直流转生死至今。佛告诉了这么好的法,但是我们众生依然痴迷颠倒,不知道好好地利用很好的人身,来开发我们内在的无量的智慧。生活当中,正是开发我们智慧的好时机,如果你抛开了这一切,刚才说了:佛怎么示现金色身?大家去思维。好,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如狼守斋的故事

在我们出家人的广律(藏经里面的广律)上说一件事。这...

在家学佛方便谈

一、 四句口诀 很高兴与大家见面谈心,沟通思想。今天...

无我空性的教理如何运用于实修中

魔障 就像《大宝积经》所说:云何名得甘露灌洒?谓烦恼...

佛弟子修学的四点建议

人生如大海,如何从痛苦的此岸到达快乐的彼岸,必须依...

思惟罪业后要做的三件事情

思惟罪业之后,要做三件事情: 首先, 特生厌贱: 对于...

讲话也是修行

王阳明有一次跟学生出游,路旁有两个人在吵架,一个骂...

静虑能得三种功德

静虑三品者,一,安住静虑;二,引发静虑;三,成所作...

人生弹指有何欢

前段时间,和几个好友相约旅行。在途中,大家喝茶聊天...

【注音版】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注音版】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

弘一大师《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大意 今日在本寺演讲,适值念佛会期。故为说...

佛号招牌度众生

我要呼吁大家一个度众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每一位佛教徒...

真为生死而念佛

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真为生死...

忍辱波罗密

【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

【佛教词典】三摩地法

乃总称密教之法。以此宗之本意修三密平等之三摩地,故...

【佛教词典】有诤

梵语 sa-rana,巴利语同。为有漏之异称。诤,烦恼之别...

天天听佛号,也有大功德

无锡念佛的人逐渐增多。有个人烧得一手好素斋,凡是有...

真正有实力的人何须炫耀

一壮小伙牵了一价值百万的纯种藏獒出来遛弯。逢人便炫...

水牛含泪下跪求饶

一群目瞪口呆的屠宰场工人,拒绝宰杀一只跪地求饶的大...

【推荐】【漫画】恶不能障,弥陀救度

四川省梓潼县农村有一对夫妇,年纪四十岁左右,一直以...

转化金钱为善财

然而,我们也必须明白,世间的成就都是因缘和合而成。...

星云大师《佛学的组织法》

第一篇 三藏十二部 壹 前言 释尊说法四十九年,为后世...

初学佛应克服的哪些误区

现在人一般误以为佛教是消极的出世的,甚至有一些初学...

什么是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是什么?就是大慈大悲。你能大慈大悲,你就...

修行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一般对初学者,我们比较...

慈心不杀,当吃长素

慈心不杀 夫人物虽异,佛性原同。彼以恶业沦于异类,...

内心牢狱的煎熬

有的人犯法坐牢,狱中的铁窗关闭了他们的行动自由;有...

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问: 什么是忏悔?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大安法师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