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轮回中的生命,没有自由可言

希阿荣博堪布  2015/04/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轮回中的生命,没有自由可言

既然大家都目标明确,为了安乐,何以还是有很多人成心要受苦一样,眼睁睁直奔一个个痛苦而去呢?

佛陀初转法-轮主要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因为人们误把痛苦当成快乐,跟在痛苦后面追,还以为是在追快乐。其次,人们不知道怎样才能真正远离痛苦忧恼,获得安乐,现用的那一套方法适得其反,用制造痛苦的办法去追求快乐,当然不会有结果。

佛教所讲的“苦”不仅包括剧烈粗大、毋庸置疑的痛苦、灾难、伤害,还泛指一切的忧恼、缺憾、局限。如此,人生所有的经历似乎都包含在苦的范畴之内了。自有生命便有忧患,老病别离、冤家相见、所求不得之苦自不待言,即便是快乐,也没有不最终变成忧恼、惋惜或惆怅的。

轮回中任何的生命形态,都不离苦的本质。快乐不是没有,却短暂而趋于表面,就像在一碗汤药里加入一小片包着糖衣的药丸,那微不足道的甜味根本冲淡不了整碗药的苦涩。

我们经历的苦,源自于烦恼和业。这里所说的烦恼,主要是指贪婪、嗔恨、嫉妒等会给自他身心带来伤害的情绪。业,是指过去的行为。从长远来说会带来快乐的行为,称为善业;长远来看会带来痛苦的行为,称为恶业。行为的后果不仅要看眼前,更重要是看长远的影响。比如贪婪会让人暂时感到满足,但长期来看,贪婪带来的是永无止境的不满足感和不安全感,内心难得安宁。再比如,修行过程中我们毫无疑问是要吃苦、受委屈的,但这长远来说有助于解脱轮回的痛苦。

想象一下,每天从早到晚,我们会有多少念头,多少身体的行为。由此类推,我们一生以及过往的生生世世,又会有多少身心的行为。这些行为,每一个,真真切切是每一个,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后果又成为因,因再结果。因因果果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形态,不同的生活际遇。

业(即行为)的力量,有强有弱。强大的业决定一期生命的主要特征,比如投生在轮回六道中的哪一道、寿命长短等等。力量不是那么强大的业,则绘制出生命的各种细节,比如美丑、才艺、贫富、健康、疾病等等。

通常来说,具足四项条件的业力量会比较强大,也就是说一个行为有明确的意图、明确的对象、采取了实质的行动并实现预期的结果。以杀生为例,如果有杀生的意图,有明确的杀害对象,采取了杀的行动,并确实杀死了对方,那么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杀业,需要完整感受杀生的果报。即使四项条件具足,意图、对象的差异也会极大地影响业的力量。意图、对象,在佛教中称为发心和对境。同样的行为,发心不同或对境不同,其果报会很不相同。

佛经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阿难尊者向佛陀供养了一碗粥,佛陀随即拨了半碗粥给过来乞食的狗吃。过后,佛陀问阿难:是你供养佛的功德大,还是我布施狗儿的功德大?阿难尊者说:是您布施狗儿的功德大。佛说:如是如是。”从对境的角度说,佛陀是无上殊胜的对境,供养佛陀的功德远胜布施狗儿的功德,其差距之大不可思议。而从发心的角度看,阿难尊者供养佛陀,发心自然是纯正殊胜的,但与佛陀的清净发心相比,又有不可思议的差距,所以供养佛陀的功德才会不及布施狗儿。由此可知,凡做事发心是何等关键。

根据力量的不同,业的果报会在今生、来世或者更晚的时间应现。果报的显现,需要因缘具足。业,每一个行为,会在阿赖耶识里留下印记,不会自行消褪,直到所有引生果报的条件齐备,也就是因缘具足了,果报完全显现,业因才会消失。就像一粒种子留在土里,冬天没有动静,春天来了它才破土发芽,在阳光雨露中耐心地成长,长出枝叶,开出花朵,等到结果的时候,结果。有春天结果的,有秋天结果的,不一样。

业,又分为共业和个业。共业指一群众生共同的业因果,个业指个体生命各自的业因果。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群人,往往有着共同的命运,虽然个人具体的生命轨迹会有不同,但很难逃脱大的趋势和框架。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负荷者,这份负重感,这股无形的牵引力、推动力、压力,就是共业的表现。时代会变,社会在变,因为业处于动态变化中。

迁徙的鸟,洄游的鱼,高峰时段的城市,都能让人直观地见到业的力量。个体汇入群体的洪流,不知所以,不由自主,又那样执著,不知疲倦,耗尽生命也在所不惜地向前向前,为到达某个地方,然后,离开那里,原路返回,然后再去,再回,不尽往复。

我们的生命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局限性。每个人都自以为独立有想法,自由自主,实际上我们的每个念头、一言一行,都被无数条件、无数因素限制、影响、塑造着,无一不是条件的产物。轮回中的生命,没有真正的自由可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痛苦是把双刃剑

众生的疾病都是来自于长久的、外在的和内在的不和谐。...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蚁子就是蚂蚁。这是一个典故,在...

业力的成就要有五种的相貌

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业力的成就要有五种的相貌。十...

出离心跟菩提心生起的标准

问: 出离心跟菩提心它生起的标准? 达照法师答: 出...

达照法师:修行是唯一有意义的事情

有人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我告诉他:修行是生命中...

四个层次的生命

生命,是结合宇宙万物所共成的,但是每一个人的生命,...

【推荐】倾尽身心弘扬因果轮回观念

我们在这个时代,真的要非常有正气地、有根据地把这个...

慈航法师:做一个完全的人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叫做:怎样才叫做一个完全的人?,诸...

分毫不差因果账

佛教提出四根本戒,若是犯了四根本戒,无论出家在家都...

魔化比丘死后投生何处

《佛说法灭尽经》:众魔比丘命终之后,精神当堕无择地...

透视轮回生命的状况

以蕴为观察对象 所谓认识生命的状况,说到底就是认识蕴...

容易发怒,乃福气浅薄之人

韩忠献公曾经说:无论遇到君子或小人,都应当诚恳对待...

合十的意义

合十,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为...

李木源居士的学佛心路历程

一、入佛因缘 我出身于一个乡村大家庭,有九个兄弟,一...

什么是菩萨

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

《金刚经》的心灵世界

(一)净化人心 心灵环保便是人心的净化,由人心的净...

与其寻找好师父,不如熟读这部经

末法行人,如我们者,比魔外的本领也比不上。《楞严经...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游波沙山,过去诸佛常降...

念佛的利益超过拜忏水陆太多了

【原文】 至于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

若要相貌美,先要心灵美

美貌也是一种福报。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财...

五戒里面为何不允许饮酒

世间有很多东西是非常诱惑人的,如果不去克制自己,就...

歧路指归

歧路指归重排流通引言 时当末法,去圣时遥,人心陷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