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若要相貌美,先要心灵美

2013/08/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若要相貌美,先要心灵美

美貌也是一种福报。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财富来自施舍,尊贵来自谦恭一样,美丽的容颜来自柔和善良的性情。人到中年以后,就显现出现世性格影响所致的面相了。

宽厚的人多半一脸福相,性情柔和的人面相柔和美丽。性格格外粗暴的人,总是一脸的凶相;许多品行不太好的中老年妇女,往往一脸的刻薄相,这就是所谓的薄命相、克夫相。实际上不是生就的相貌,而是长期的心与行为的修炼在脸上的投影,这些相貌也在预示着其未来的命运。相术也就是一种经验积累,相由心生,由脸观心,由心知未来

那么幼年与少年、青年时期相貌的成因是什么?漂亮程度是前一生带来的习气所致。人的前半生是活在前世的影响之下,下半生更多地活在前半生的影响之下。所以说,人到中年以后,要对自己的脸负责任。

慈悲心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比较有爱心的人,往往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过人的光华,让人越看越顺眼,越来越喜欢与其接触。而过于自私、狡猾、计较的人是很不耐看的,甚至丑陋。即使侥幸生得姣好的容貌,也会在脸上逐渐显现出一些不招人喜欢的地方,比如面无和气,仅是“第一眼顺眼”,稍多接触就毫无吸引力了。

请相信相貌是能逐步改变,尤其是美好的相貌是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吸引力,让见者不知不觉心生倾慕。很多时候,美丽与否是从看到的人心里生出来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若要相貌美,先要心灵美!

1、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3、尽多少本分,就得多少本事。

4、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

5、发愿要发好愿,说话要说好话。

6、说一句好话如口吐莲花,说一句坏话如口吐毒蛇。

7、对人要宽心,说话要细心。

8、“心美”看什么都顺眼。

9、多一次原谅别人,就多造一次福;把心量放大,福就大。

10、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前,解脱于未来。

11、能消除烦恼就是“慧”,能付出爱心就是“福”。

12、甘愿做,欢喜受。

14、我们要做好社会的环保,也要做好内心的环保,丢掉烦恼的垃圾,培养清净的智慧。

15、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累积。

16、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

17、屋宽不如心宽。

18、欣赏别人,就是庄严自己。

19、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

20、犯错生出忏悔心,才能清净无烦恼。

21、子女要让父母安心才有福。

22、对父母感恩的孩子最有福。

23、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

24、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a、孝顺,b、行善。

25、得理要饶人,理直要气和。

26、知缘惜缘再造善缘。

27、为人处事要小心,但不要小心眼。

28、贫与贪只差一点而已,凡夫愚痴愈贪是愈贫啊!

29、发脾气是无能的表现,不生气就能消业障。

30、要看好人,自己要先做个好人。

31、拥有负担,不计较就自在。

32、不去想它,也就没事了。(能放下烦恼,才能快乐)

33、没有公德,就没有功德。

34、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35、逆境可遇不可求,要珍惜感恩,因为它才是成长的资粮。

36、有人缘则有福,结好人缘就是最大的修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扫地的功德

过去,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每天清晨,给孤独...

心外有法,生死轮回;心外无法,生死永弃

夫不体道本。没溺生死。处胎卵湿化横竖飞沈之类。于中...

凡夫心的几个特点

我们凡夫众生的心是生灭心,它有几个特点: 第一是攀缘...

不要急于求心念一下子能清净

从我们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来反省自己的心:当我和他人...

「心」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个心,有没有这个心?在《楞严经》的...

怎样能使心不要躁动

须菩提问佛说:一切发了菩提心的人,怎么样把他心住到...

心灵的佛堂

第一次跟婆婆一起去上香,走了十多里山路,又坐小三轮...

找到你生命的根本

我们强调修行的法门很重要,你是拜佛,你是持什么咒,...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推荐】印祖谈家庭教育中母亲的重要作用

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

永远都是自己的错

我们的生命中,可能还是有很多众生、有很多缘并不是投...

彼佛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

人的两大贵相和两大富相

咸丰八年(1858年)三月的一天,曾国藩在日记中记下这...

【佛教词典】真觉

真正究竟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

【佛教词典】阿奴谟柁

(杂语)Anumoda,译曰随喜。辞别施主时之词。见寄皈传...

昌臻法师《以戒为师》

结夏安居是佛陀传下来的,利用夏季三个月时间,不外出...

了生脱死,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

欲皈依佛法,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

为何寺院大门叫「山门」或「三门」

山门又作三门,乃大乘佛教及丛林之象征。本义为寺院正...

在这个时节世道,只可自守本分

原文: 当此时世,只可自守本分。其丧心病狂者,任彼所...

圣严法师《合乎因果的追求》

一般人常以为,佛法要我们什么都不求,其实这是一种误...

参禅与念佛法门是异是同

或问蕅益子曰: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同耶?异耶? 答...

佛陀证得的四种无畏

四种无畏, 第一是一切智无畏。 一切智就是不是那个声...

培养孩子惜福的思想

作为一名儿科中医师,每天接诊众多患儿,其中发病根源...

涅槃的含义

寺院所供奉的佛像,一般有立姿、坐姿、卧姿的不同。卧...

王阳明心学的四大智慧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

佛教徒找工作应该注意什么

一次,文殊菩萨化现人身路过一个屠夫家门,看见有几个...

梦参法师:不要评论僧过

这些大德们,大和尚们,他个人如何,你不要管。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