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是看您的用心而不是资历

道证法师  2015/05/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念佛是看您的用心而不是资历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后,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为念佛资历长的人功夫一定比较好,这是不一定的。因为念佛是看我们“当下这一念的用心”,并不是看年资和履历表。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了解,比如说用手打一块木板,有人是轻轻地打、散散漫漫地打,这样每天打一百下,连续打一年,都不可能把木板打断。但是如果有人很集中又很有力去打,只要伸手打一下,马上就可以把木头打断掉。念佛就像这样,是看您用心是不是集中、是不是虔诚,并不是看您资历加起来总共多久。

如果您念了一百年,但常常是嘴里念佛心里想别的事,想着锅子里煮的红豆汤不知道会不会烧焦,想着孩子要补习不知道给他吃什么?常常阿弥陀佛都不如您那锅红豆汤来得重要,也不如您孩子的琐事重要,像这样用心,可能念一百年都念不到一句“相应的佛”。有人一边念佛一边想着,那个人今天骂我爱出风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像这样挂念着人、我、是非来念佛,念一千年也不相应。

如秤两头,低昂时等

蕅益大师讲了一句话很有道理,他说:好比是一支秤的两头,一头如果放得比较重,另一头就比较轻会翘起来。我们如果把这个世间的杂事秤得很重,当然阿弥陀佛那边就会相对变轻翘起来。如果把阿弥陀佛秤得很重,世间的杂事自然就轻了,这叫“如秤两头,低昂时等”。所以并不一定念佛的年资愈老愈好,因为人有时候会老油条,念久了反而不专心,甚至还感觉到自己是老修行了,反而生起骄傲轻慢的心,不但没有功夫去降伏本来的烦恼,又加重了骄傲的烦恼和面子的挂碍。

一念虔诚,就可转变命运

如果我可以活到八十岁,说起来好像还可以练功夫练很久,似乎比较安全,其实不见得。因为夜长梦多,世事多变,也不一定比较好。如果有人宣判我们只能再活一年,表示我们只剩下一年的寿命好准备,这样也很好,因为短跑比长跑好跑。人只要集中心力的话,只要一个念头,就可以集中起来,不必担心时间不够用,功夫不够好。因为只要相信阿弥陀佛的慈悲,愿意去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信念坚持到临终都不动摇,即使念十念或一念的“阿弥陀佛”都可以往生西方,所以我们不必担心。如果能把时间真正用在念佛,一念乃至十念的虔诚,就足够转变我们的命运。

提起信心和愿力,把心真正放在“佛”

念佛是靠我们的信心和愿力,心清清净净地念,是要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如果明天我和世间的因缘就尽了,更是不能浪费时间去悲哀烦恼,我今天必须好好欢喜过一天,尽最大的心力念佛,把“阿弥陀佛”的电话打通就可以去极乐世界。我们如果可以自在欢喜得去西方,就可以安慰每一个在生死关头恐怖的众生,让他们知道有西方极乐世界可以去,不必怕死。

念“担忧”,念“怀疑”——错用心

佛神通广大,何须瞎操心!

有的人念佛数目念很多,但是并没有得到信心和欢喜,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把眼光注意在佛,都是放在自己的妄想上面,如果一旦发现自己有妄想就又开始烦恼,我念佛功夫这么差不知道会不会往生?其实这样的心都在“念担忧”、“念怀疑”,根本没有把重点放在佛上面,这样就是错用了心!要记得【信】与【愿】才是决定往生的因素,心里若是还有怀疑担忧,就是“没有信心”的表现。比如说:我们如果相信一个人,把事情委托他办,是不是一交出来,我们就不用操心了呢?如果我们委托一个人办事,交待了他又很不放心,就表示我们并没有信任他。“信佛”也是一样,有信心就不烦恼,有信心就不怀疑。我们如果相信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真正肯去西方,佛一定知道,会来迎接我们的,这哪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你难道怀疑佛会耳聋没有听见你在念他?或者担心到时候佛会不会打瞌睡,忘记来接您?或是怀疑佛会不会呆呆的不知道您有发愿要去西方?阿弥陀佛神通广大,哪有那么差,那么不值得信任!哪需要您经常在那里烦恼、怀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道证法师文章列表

水火二河白道喻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有这个水火二河白道喻,比喻...

往生论(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婆薮槃头菩萨 造 元魏菩提流支 译) 世尊我一心,归命...

【推荐】舍不得儿女,误了她一生的大事

一、肝癌病苦,拼命念佛,水肿消掉 另外一位病人。昨天...

大安法师:念佛人正确的目标定位

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每天系念佛号这很好,...

圆瑛法师:十种人正好念佛

念佛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无机不摄。有情众生,具...

可以跟着念佛音频旋律唱念佛号而不计数吗

问: 如果跟着念佛音频一起念佛,此时是否可以专心忆念...

一声阿弥陀佛,唯佛与佛能究尽

【原文】 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

在临命终之前,把所有的业力变成可携带式

作为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投生到极...

外面境界没有错,错的是自己

世出世间法都是因果的定律,若能明乎此理,见解就正确...

三滥不禁,佛法不兴

社会上有人说:披起袈裟事更多。事多不是指是非多,是...

宝静法师:略说天台宗大旨

天台宗教义,浩如汪洋,非一言所能罄,今仅作概要之叙...

佛者觉也,是觉悟到什么呢

我们前面讲到佛者觉也,那么到底觉悟是觉悟什么事情呢...

【佛教词典】受戒

指通过一定之仪式,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又作纳戒、禀...

【佛教词典】南海寄归内法传

Nanhaijiguineifazhuan   佛教史传。唐义净撰。4卷。...

买智慧

有一个国家很富有,拥有全天下的东西,但是他们的国王...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四种摄受

在经典上说,菩萨发了菩提心以后,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

能把娑婆空掉了,才有资格谈极乐是空

这个实有到底是什么实有呢?上个月有一批居士到东林寺...

美满的家庭,要做到尊重与包容

家庭如果要达到和谐,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尊重对方...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问: 解脱痛苦必须从心开始,那是被动适应环境变化吗...

以无心之法对治妄心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

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到底要靠什么

如何面对传统 作为今天的出家人,我觉得很不容易。首先...

修行为何要远离恶友

问: 师父,为什么我们修行要远离恶友呢?那些恶友,...

【推荐】外境都是你自己变现,自己去攀缘它的

蕅益大师的《相宗八要》里面提到:其实我们一念心性是...

如何看待师父的「不清净」显现

根据佛教经典的记载,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是末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