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原谅别人时,也为自己开了一扇门

2015/07/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原谅别人时,也为自己开了一扇门

人,总是生活在原谅与被原谅之中。原谅一个人是自己的意识,而被原谅的人作为被动的一方就会很痛苦。所以,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

人世纷争,无非恩怨。因恩生爱,因怨生恨,导致人际关系的巩固或破裂。在日常生活中,因一些具体问题处理不当而结怨的情况时常发生。如果不及时解决,轻则产生隔阂,影响团结,重则关系破裂,闹到势不两立、两败俱伤的地步。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如果冤冤相报,恩怨之争就没有穷期了。

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做到用正直之心报答怨恨是难能可贵的事,需要有理智,有涵养,有宽宏博大的胸怀。如果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必然是以怨报怨,睚眦必报了。

齐桓公重用管仲,可算是以直报怨的范例。齐襄公死后,两个异母兄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从鲁国和莒国回齐国争夺王位。管仲是辅佐公子纠的。在回齐国途中曾箭射公子小白,为公子纠剪除竞争对手。但公子小白并没有死,抢先回到齐国都城临淄夺取了王位。他就是历史上着名的齐桓公。

结果公子纠被杀,管仲被囚送回齐国。齐桓公本来对管仲有刻骨之恨,想杀死他,后来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劝告,不但没有杀管仲,还亲自出城迎接,任命他为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这和他不记一箭之仇,重用有治国之才的管仲是分不开的。

从这则故事中可以看出,不念旧恶,着眼于全局和未来,就可以化怨为恩,对事业产生积极的作用。

释怨不外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别人有怨于我,不可不忘,也就是说不要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必思报复而后快。二是我有怨于别人,要及时做好疏通化解工作,不能任其发展,使怨恨越积极深。疏通化解工作不外交流思想,消除误会;如果自己确有缺点错误,要主动检查,承担责任。此外,在结怨双方寻找共同点,求同存异,也是很重要的。

金兰生在《格言联璧》中说:"两惠无不释之怨,两求无不合之交。"先把旧怨放在一边,双方为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进行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建立新的友谊,这样旧怨也就自然消除了。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采取相反的态度。只记住旧的怨恨,忘记新的共同要求和利益;只记住别人的过失,忘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结果怨恨越积越深,导致关系破裂,两败俱伤。这是很不明智的态度。

原谅他人是一种豁达,一种美德,更是一种高尚的情操;被原谅是一种解脱,有一种如释重负后的轻松。原谅他人需要一颗宽容的心,乞求他人的原谅需要一定的勇气。

我们的一生,总会遇到许许多多令人生气的事情,假如我们总想以怨报怨,那么冤冤相报何时了智慧的人早就忠告:"爱你的仇人。"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自己一心都在思考如何报复,自己不仅没有生活的好心情,而且没有任何事业的追求。

布袋和尚有一诗偈:"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肠心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以德报怨需要很高的修养和宽广的胸怀,一般人难做到,我们可以努力靠近。

有慈悲的人一定会以心平气和的关怀心包容他人,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日子就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你会很痛苦。所以,你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学会了原谅别人时,你也就为自己的心敞开了一扇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尊重对方,检讨自己

见到在一起共事的人,埋怨对方不能和自己沟通。是别人...

修道者应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修持门中的第...

做个常不轻菩萨

佛经中一位常不轻菩萨,是我们生活中,学习的榜样!我...

尊重,从记住名字开始

面对一大堆人名,人们最关系、最感兴趣的,仍然是他自...

性尽人己参天地,心同日月耀阳春

你若能会得,就是百草头上祖师意。 末法时代,就是人心...

别人好坏是别人的事,不必带到心里来烦恼

清晨,有一位衣著入时的女士上山,入得大殿,四下张望...

损者三友与益者三友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见朋...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一进大学,蔚儿就觉得和同宿舍的梅梅很有眼缘,就主动...

有因无缘苦果不生,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

圆瑛老法师在十习因这段文,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佛教不是宿命论,而是创造命运

释曰:上句标下句释,谓诸圣人,名正性定聚。造五无间...

三界无安是火宅

我们以前有个例子说得非常好,千里来书为栋墙,让他三...

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快还是念咒快

问: 在修行上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来的快,还是念咒...

【佛教词典】变成王

又作卞城王、变性王、变城王。为冥界十王之第六。据预...

【佛教词典】三覆八校

三,指正、五、九月等各月之一日;八,指立春、春分、...

星云大师《佛教僧伽的十无思想》

各位新戒同学们: 我们在俗家时,过的是红尘的生活;...

【推荐】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

卷一 净土法门的缘起 第一章 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 1、南...

患难不必求鬼神

邪魔外道有一种非常蛊惑人的方法,就是他给你消灾,给...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在净土法门的修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我们佛教徒...

唯识学的因缘观

在佛教的教理当中啊,每一个教理都有它的因缘观。因缘...

星云大师《受持五戒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烦恼无明的众生,每日放纵身口...

内心充满对佛的信心,便能往生忉利天

心是所有法的先导,心是所有造作的主脑,一切都是心所...

诱惑与陷阱--上亿身家的老板是怎样沦落为民工的

2008年的时候我刚入行经商时,和一个老板有业务往来,...

学菩萨精神,走菩萨路

既然要学菩萨精神,走菩萨的道路,就必须时时立下善的...

【推荐】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必有容,德乃大, 做人一定要心胸开阔,涵容一切,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