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脾气爆发时,该如何化解

学诚法师  2015/08/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脾气爆发时,该如何化解

网友:师父,我遇到不欢喜的人、事、物时,瞬间就忘了学过的佛法教义,脾气爆发,有时握着拳头憋着气的发抖,我知道这样的习气不好,但是怎样可以化解、利人利己呢?

学诚法师:脾气要爆发时,告诉自己:“十分钟后再发脾气。” 力量不够时,勿与烦恼大敌正面冲突,避其锋芒、挫其锐气。

网友:师父,弟子发现自己容易动怒,如何在动怒时观缘起性空呢?

学诚法师:动怒时,可以找一面镜子,观察自己面部表情的变化。

网友:师父,如果知道做某些事是错的,可是知道还是按耐不住怎么办?

学诚法师:你知道做什么事情是对的吗?那就去做这些事情。心中没有更强的善的力量,想防烦恼是防不住的。

网友:师父,我看到恨的人过的逍遥,我就更恨,过的不好我反而会高兴,怎么消除这种阴暗的心理呢?

学诚法师:仇恨,让仇人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们把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最投入的心念,都放在了他的身上;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想着他,不惜失去自己的快乐与平静,不惜忽视自己所爱、所珍惜的人。

网友:师父,我打抱不平之心太重,却又对不平之事无能为力,受此困惑甚至形成强烈复仇之念,如何是好?

学诚法师:恶业要靠善业来净化,而不是用恶业来对抗,嗔恨、报复、怨恨之心,只能令恶业越结越深。杂染共业的形成,是人心一点点沦丧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净化、改善也决不能急功近利,只有遵循因果的规则,从净化自己的心开始,勤勤恳恳种善因、发大愿,并依靠善法团体,增长清净共业。

网友:法师,有时候一些事情让我觉得很生气,就想让对方更难受,这样自己才舒坦一些。这是什么样的心理?

学诚法师:“诸苦由贪自乐起”,正是因为处处都想着要让自己开心、舒坦,才造就了更多的痛苦,因为真正障碍我们获得自由与快乐的敌人就是“我执”。人之所以贪,是为了满足“我”的需求;之所以嗔,是因为“我”的需求受到了伤害——越是喂饱这个“我”,自己的痛苦就越多。

网友:师父,我最近总是爱发脾气,动不动就发怒,一不小心就把身边的人给伤害了,我该怎样调节呢?

学诚法师:人的心中有烦恼的存在,所以会有周期性的爆发。如果不能持续用功,只是在烦恼爆发的时候寄希望用某一种方法来调节,是徒劳的。一棵天天都向东长的树,要一下子让它向西生长,怎么可能呢?要在日常生活中点滴用功、坚持不懈,不断增长内心的善良和智慧,才能让烦恼越来越少、越来越轻。发怒时决不要轻易开口,此时一出口便是伤人伤己之言。此时最好能够远离境界,自己独处,慢慢静下来。不管心中有多勉强,要尽量念诵佛菩萨圣号;如果有佛像,拜佛效果会更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如何与难沟通的人一起工作》

我们在工作时,无论与谁互动,都要以尊重的态度,将对...

佛今在何处

唐顺宗有一次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

出家人给众生治病收费是否合适

问: 法师给众生治病收费是否合适? 大安法师答: 一个...

卧床默念佛号会有罪过吗

原文: 卧室若不洁,可将佛像供于净室,日请来熟视一二...

83岁的老母很怕死,如何帮她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

学佛的人可以练气功吗

问: 学佛的人是否可以练气功? 大安法师答: 学佛的人...

这样的学佛观念是否正确

问: 有些学人认为现世学佛没有办法得到解脱,唯有依...

爱生气的朋友看过来:毁灭百千劫善业的捷径

1、对凡夫和菩萨起嗔恨心的后果(大愿法师开示) 如果...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在家佛前自受五戒仪轨

(一)唱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

天地间自有一种抚慰的力量

唯有改变自己的做法才能让问题迎刃而解 有很多人常抱怨...

8个优秀人才必备的品质

岁末年初,许多人怀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这个苦谛很重要,你一定要从痛苦中觉悟

佛陀在诠释逼迫的时候,他是分成三个次第来诠释。就是...

【佛教词典】化生

【化生】 四生之一。谓依托无所,忽然而生者。如诸天,...

【佛教词典】权乘实果

为日本真言宗所说。真言宗立“十住心”之说,以前九住...

随遇而安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凡事都要随缘,人必须随着天定的因缘来处理事情。反之...

憍梵钵提得牛呞病的缘由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

斌宗法师《涅槃是什么》

前言 修学佛法最后的归趣在求证涅槃,那么学佛修行的...

只要老实下来,就能得到利益

【都言念佛是愚夫,得作愚夫亦已夫。龙树辩才还拙否,...

【推荐】念佛还要持戒

一、念佛,体会佛的心愿,就会照戒律去做 (一)以为受持...

三生石的故事

唐代有一个叫李源的,他的父亲是东都的一位地方官做官...

面对生死,舍身就能欢喜解脱吗

最近,一段关于安乐死的家庭录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没...

憨山大师彻悟心性的故事

彻悟心性 一五七五年,憨山大师三十岁。这年新春正月同...

调伏自心需要善法的扶助

我在十七岁的时候上山下乡,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和一些...

砍树取果

在一座宫庭中,有一棵非常高大且茂盛的树,结出的果实...

何以拜佛能罪灭河沙

佛教主张礼拜佛、菩萨圣像,当然它有很深的哲义存在。...

八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

第一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炽盛。 在此种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