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什么动力能让人少睡觉多做事

蔡礼旭老师  2015/09/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什么动力能让人少睡觉多做事

中国圣哲是最重视光阴的,最熟悉的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说是这样说,你有这个感觉吗?有没有这个感觉?有。我们去问问十几岁的孩子,他有没有这个感觉?很困难。所以一个人为什么这么珍惜时间?我们看看很多古代留名青史的这些读书人,对时间都非常的珍惜。比方说司马光,司马光用了十九年的时间完成了一部非常重要的典籍,叫《资治通鉴》。

他为了怕自己睡太多,所以用木头做了一个圆形的枕头。圆形的枕头睡起来怎么样?只要稍微翻一下,可能就滑下来。所以他只要醒过来了,已经稍微休息了,他就马上再继续工作。就是有这样的态度精神,所以他全心全意完成这一部巨作。什么样的动力让他宁可少睡觉也要多做事?诸位朋友,什么动力?为国家的动力,为往后子孙造福的动力。因为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只要他们肯熟读这一本《资治通鉴》,相信人生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过失,所谓鉴往能知来。所以就是他有这一分使命,才能推动他这样的积极精进把这一本书做好。

王阳明先生曾经提到一个人「志不立,无以成事」。一个人没有立志,这一生能不能把事做好?不可能。所以要能珍惜时间,首先还要先立定人生的志向。人生很短暂,我们运用这个短暂的生命,要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对得起兄弟姊妹的照顾,要对得起成长过程中非常多长者的提携,要对得起我们国家对我们的诸多照顾。所以,当一个人念念会念著这些恩德,他将尽心尽力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进一步奉献社会。所以一个人他要能珍惜时间,还要从对人的恭敬开始。当他对父母、对关怀他的人都能恭敬,他就不愿意糟蹋自己,而让这些关爱他的人伤心难过。所以当一个人他懂得去完成他人生的本分、使命,没有人去推他,他也会快步向前。

而人常常会忽略光阴,就是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敏感度不够。所以有一位智慧者曾经说过,他说一个人从生下来只有一件事没有停过,哪一件事?就是从生下来就一直往死亡的大路迈进,从没有停过。所以我们刚过完新年,代表新的一年又来了,另外一个角度是代表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了,我们还有多少重要的事、该做的事还没有做?明代有一个画家叫文嘉,他就曾经写到一首诗,也是给我们期许、提醒,他写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假如我们常常想著还有明天、还有明年,这个光阴可能就会在不知不觉当中就流失掉,这样就太可惜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上求下化皆不离的妙法

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

想要做大事,既要任劳更要能任怨

最难的是劳而不怨。大家常说,做事要任怨,经验告诉我...

读花识人生

1.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

始于立心,得于人和,顺于天道,成于勤恳

一、始于立心 立心就是立志,立下志向,心也就有了方向...

人生在世那叫业力的释放

一个人,落入因缘法的时候,会产生我、法二执。我、法...

我们的生命大都是历史不断的重演

佛陀说我们的生命就像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它不是一个...

佛教的价值观

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佛教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有神圣的使命,...

人生应该做到的十件事

一:孝敬供养父母师长。 一切善法都建立在孝道上,对...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最严重的颠倒就是「常见」

我们的五根、六尘种种的色法,其实是一念的心所相续变...

千万不要杀生增恶缘

冬至很多地区都有祭拜祖先的传统,但在美德之中也存在...

没有善根你怎么能听到佛法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居士叫做因儒童居士,这个...

净土行人什么程度才算得上真信切愿

问: 请问师父,净土宗的宗旨是信、愿、行,我相信阿弥...

【佛教词典】坐具受舍法

亦名:尼师坛受舍法、受尼师坛法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

【佛教词典】苦相

苦相者,谓内外身心二苦,此二苦成一切诸苦相,有三苦...

至诚恳切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很多人对于佛教净土理念,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艰,...

【佛学漫画】一代高僧悟公上人

悟公上人的一生建刹安僧,培养僧才,化导群迷,接引众...

大安法师:大悲悯念末法众生

原文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

圣严法师《信佛学法敬僧》

「佛」,是觉悟的意思;也是指大彻大悟、自觉又能觉他...

为什么要福慧双修

由于末世众生愚痴太坚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无法...

【推荐】嗔心会伤害你的菩提心根本

在我们的菩萨道,你的根本是菩提心,而对菩提心最大伤...

凡夫与圣人的判定标准在哪里呢

面对盲点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把生命归零。因为你在枝末...

普贤菩萨这次怎么没提极乐世界呢

问: 法师您好!《华严经》的最后一品中,普贤菩萨以十...

佛法的心要

当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后,曾自己感叹道:妙哉!妙...

为什么不应该买珍珠

珍珠、海珍珠事实上是一块从蚝肉溃疡而成!当一些寄生...

流传千年的中国四大智慧

四大智慧成就人生辉煌,四大智慧修炼人生坎坷道路;人...

善恶业因 果报自召

昔日,佛接受频婆娑罗王供养,住于杖林塔,为频婆娑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