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善恶业因 果报自召

2022/0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恶业因 果报自召

昔日,佛接受频婆娑罗王供养,住于杖林塔,为频婆娑罗王演说法要。

世尊问频婆娑罗王:“你观察色法是常?非常?”频婆娑罗王回答:“非常。”佛问:“是苦?非苦?”王回答:“是苦。”佛又问:“受、想、行、识是常?非常?”王回答:“非常。”佛又问:“是苦?非苦?”王回答:“是苦。”佛说:“色、受、想、行、识都是非常、是苦、是颠倒法,一切法无我。”

佛又对频婆娑罗王说:“大王!当以正智正慧观察五蕴真实本质,色、受、想、行、识,有过去、现在、未来否?有内外、粗细、贵贱、远近否?”频婆娑罗王回答:“色、受、想、行、识,非过去、现在、未来,亦非内外、粗细、贵贱、远近等。”

佛说:“善哉,大王!如果能如实了知五蕴是非常、苦、空、无我之法,且能以正智观其真实本质,知五蕴非过去、现在、未来,乃至非内外、粗细、贵贱、远近等,又能不着不舍,就是真解脱。大王!得此解脱者,是智解脱,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我生已尽,永不复趣轮回之道。”

佛说是法时,频婆娑罗王及八万天人,及在会的婆罗门、长者、百姓等百千人众,皆离尘垢得法眼净。频婆娑罗王得法知见、于法坚固,断贪爱心,去除疑惑、正信不退,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禀白说:“世尊!我心柔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受持五戒永不杀生。今祈请世尊常住我国,我愿尽形寿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常无匮乏,乃至尽形寿供养诸圣众。”佛当下默然。频婆娑罗王见佛默然受请,极为欢喜雀跃,立即至诚礼佛双足,右绕佛毕,告辞而退。

此时在会的诸比丘众,见频婆娑罗王蒙佛演说妙法,当下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心中皆生疑惑:“此王为何遇见世尊,便得闻法,证法眼净除去尘垢?”

诸比丘作此心念,佛即了知,告诉大众说:“诸比丘!此频婆娑罗王于过去世作大善业,所作业因决定感得果报,丝毫无差。今生得为人王,具足大福德,乃是宿世善因缘感得如此果报。诸比丘!地、水、火、风,蕴、界、六根,一切好坏,随其所作善恶之业,因缘成熟时,悉皆获得果报不虚。”当时佛即说偈言:“众生之所作,善恶经百劫;因业不可坏,果报终自得。”

“诸比丘!过去世时有佛出世,名阿啰曩毗,十号具足为人天师。当时,阿啰曩毗佛为众生说种种法,利济众生毕,即入涅槃。佛弟子们收其舍利,选择清净地建立舍利宝塔,又以种种香花恒常供养。

经过长久岁月,有转轮王出现于世间,名羯里计,统领兵众十八百亿。羯里计王常率领这些兵众飞行空中出巡,又有七宝常为前导。有一天,从阿啰曩毗佛舍利塔上空飞过,有虚空神捉住羯里计王之轮宝,使其停在空中不能前行。

羯里计王思惟:‘我正在行进,而轮宝却停在空中,恐怕是我福报已尽而现此感应。’此时,虚空神告诉羯里计王:‘大王!不是你福报已尽,而是下方有阿啰曩毗佛舍利塔,佛塔顶端指着轮宝,所以不得直行而过。’

于是,羯里计王与十八百亿飞空兵众,同时从空中降下,至阿啰曩毗佛舍利塔前,王及眷属众等,各以上妙衣裳擦拭佛塔,将佛塔擦拭清洁后,散众妙花及燃宝香,又作种种乐音而为供养,至诚顶礼阿啰曩毗佛舍利塔,并发誓愿:‘愿今日师事于佛所设供养种种功德,将来获得果报不虚。’

诸比丘!那时的羯里计转轮圣王及眷属众等,即是现今频婆娑罗王及其眷属。以其供养阿啰曩毗佛舍利塔种种功德,当感得后世无数百千亿劫受天上人间最上快乐。因其本愿力故,现今能值遇如来、又作供养,所获功德与供养阿啰曩毗佛平等无异。

诸比丘!一切众生,造作恶业者,恶业果相续,造作善业者,善业果不断;造作善恶夹杂之业,也是如此。诸比丘!一切众生所获果报,皆从所造作之业因而来,汝等当知因果不虚之理,并广为大众宣说。”

典故摘自:《众许摩诃帝经·卷第十一》

省思:

频婆娑罗王于过去世作大善业,以其供养阿啰曩毗佛舍利塔之功德,感得后世无数百千亿劫享受天上人间最上快乐。因其本愿力故,现世得值遇释迦如来,闻佛演说妙法,即远离尘垢得法眼净。如佛所说:“众生之所作,善恶经百劫;因业不可坏,果报终自得。”因果真实不虚,行者当知此理,断恶修善,广积福慧资粮,以六度万行之因华,庄严无上佛果,进趣菩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为什么你活着的时候要作恶

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

福慧双修的重要

过去在迦叶佛的时代,有兄弟二人一起出家求道。哥哥每...

真诚忏悔 消除恶业(图)

一、贫家之子,勤劳孝亲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隆...

举心动念行为造作,举头三尺有神明

谈到自然造化的法则,有时候你深信因果到这个程度,才...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为第一

原文: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为第一。食肉之...

美女放荡患宫颈癌,临死前现身说法警醒世人(图)

一名美艳的女子,有着扭曲而不幸的人生经历。她曾经因...

凡事推因验果,皆可论及过去与未来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有人爱拿自己的长处去揭别人的短...

阎浮提众生的业感差别

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三业能感得百千种报应。有现报,现世...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多行善事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贵人

一天夜里,已经很晚了,一对年老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

有禅心的人,不计人间毁誉

月船禅师是一位善于绘画的高手,可是他每次作画前,必...

果报还自受

一日,佛陀问目连尊者说:如果你的敌人怒目冲冠,来势...

宏海法师:佛陀的十大弟子们

一、舍利佛 好,阿弥陀佛! 各位与大觉世间有缘的同修...

【佛教词典】浮木

人身之难得,佛法之难闻,譬如海中盲龟之逢浮木,千载...

【佛教词典】阿那律天眼

(故事)佛十大弟子中各有第一。此人为天眼第一。增一...

佛为我们揭开了这个惊天秘密

一、揭秘之说 佛在本经中告诉我们法界中还有一个极乐世...

内心牢狱的煎熬

有的人犯法坐牢,狱中的铁窗关闭了他们的行动自由;有...

证严法师《解开嗔恚心结》

俗话说:相骂没好话。对人说了一句难听的话,别人也会...

两个念头,酬偿两次生死

为什么要无住呢?它的理由是说,我们一念的清净的本性...

【推荐】心有所住,才会对你产生干扰

【则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几乎所有古德在解释...

如何理解地藏王菩萨的「碎地狱」

问: 《地藏经》云: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

人体24小时的生物钟

引导语: 人体生物钟,什么时候适合做什么,6点血压回...

峨眉山万年寺北宋普贤铜像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为普贤菩萨应化的...

无所障碍,是从我们众生这边来说的

当知无障碍,约人民言,由众生与佛缘深,故佛光到处,...

如何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我们怎么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其实唯识学跟净土宗...

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份和敬

天地宇宙之间,所有生命群居之处,必定要求得一个和字...

这些词语竟然都源于佛经,你都知道哪些

赵朴初先生说: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如世界,如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