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克服交流障碍

学诚法师  2015/10/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克服交流障碍

网友:法师,我最近遇到了一些事情,也许应该结束了,可是和周围人的关系总是好不起来,我十分痛苦。现在有些人去找心理咨询师,我应该去吗?师父,我该怎么办?好害怕!

学诚法师:在辽阔的宇宙中,地球只是其中的微小光点。视野放大了,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就会发生变化;心放宽了,烦恼也就小了。

网友:师父,由于弟子的不智慧不善巧,做事太主观太强势,给别人以及团队带来了很大的烦恼和困扰。事情还是要继续,弟子应该怎么办呢?结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解。

学诚法师:调伏了内心的烦恼,事项上的分歧就容易解决。对同行要多观功念恩,多包容。

网友:师父,“沉默是金”这句话有道理吗? 应该如何理解?

学诚法师:每一种说法,都是对应某一个问题而产生,不是绝对的。

网友:师父,弟子不知为何,与人交往交流时总是很拘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如何对治?感恩师父!

学诚法师:与人交流很拘谨,是对自己有顾虑,对他人有隔阂,归根到底是想保护自己。改善的重点并不是外在的话多话少,而是要有一颗时时处处学习的心。

网友:师父好!前几天同学小聚,今天有个要好的同学告诉我,大家都说我变了,变得不爱和他们交流了。我以前也不太爱说话,这次聚会感觉也和以前差不多。我不知道是自己真的变了,还是他们觉得我信佛以后对我的关注多了。至少我做得不好,让大家误以为学佛的人会变成这样。师父,我一直以来都不爱和人交流,和他们找不到共同的话题,即使有也是几句话就聊完了。我挺困惑的,我不想让别人误会学佛的人会成为我这样,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学诚法师:话多话少都是次要的,关键是心要好。内心是真诚、关怀、欣赏,还是虚伪、冷漠、排斥,别人是能感觉到的。

网友:师父,我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存在一些障碍,该怎么解决?

学诚法师:理解源于了解,想通源于沟通。最有效的沟通不是言语,而是同做一件事。

网友:师父,我的表达沟通能力一踏糊涂,咋能提高啊?

学诚法师:沟通能力不足,要从用心上下功夫,放下自己心中太强盛的自我表达的想法,多去关注别人需要什么,将心比心、待人着想。沟通,是说对方能听懂的话,而不是说自己想说的话。

网友:感恩法师,我平日里喜静,对于烦杂的事情内心有一种抗拒感,下了班不想跟别人出去吃喝玩,只想回家安静的学佛或者干其他自己的事,可这样却显得不太能融入周围,这算不算一种执着呢?我应该怎么办呢?

学诚法师:和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键在自己的心态。尊重赢得尊重,包容赢得包容,内心不要对他人产生排斥,不要有自以为是的清高,与人相处时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什么意思

问: 《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邪师骗子都是利用我们贪婪的欲望

问: 法师吉祥,我最近遇到一位活佛,他能知道每个人...

印光大师:念佛人为什么还要遭受横死

有一天,印光大师收到一位周颂尧居士的来信,信的内容...

如何学习唯识

问: 请开示学唯识的学习方法? 惟贤长老答: 一是把...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具足了信愿

问: 弟子听您讲经已经几年的时间了,在您的教导中越...

以恶言骂詈,比丘堕为水牛

佛陀在骄萨罗国境内,带领着比丘们,将前往勒那树下。...

婆罗门女栴沙谤佛因缘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六神通具足的大罗汉比丘...

人死后为何要为亡者做功德

问:人死了以后,家属在七七四十九天内还要吃素念佛,...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在观想的过程中,生命产生了两道力量

我们要知道,在观想过程当中,当你起观,不管是观极乐...

以恭敬供养的心来听法,这样才能够得到利益

这以下说明应该避免的过失,看第二段: 又者不应作意五...

心正一切正,心邪一切邪

《法句经》中有两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小...

感应道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问: 弟子一直有个疑惑,就是感应道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

【佛教词典】谄曲有十二过患

【谄曲有十二过患】 p1342 瑜伽六十八卷五页云:问:如...

【佛教词典】弗如檀

(人名)放光般若译主无罗义之弟子,晋言法镜。见贞元...

永明延寿大师开悟的故事

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禅师,他从禅归净土,他知道禅不容...

十住位的「住」是什么含义

十住位言住者,慧住于理,名之为住。谓此位菩萨已历经...

以四力成就作意:境界力,忆念力,希望力,串习力

如理作意非常重要,什么因缘会决定我们如理作意呢?《...

行策大师《净土警语》

劝发真信 念佛三昧。其来尚矣。自远祖崛起庐山。肇兴莲...

利用自己的缺陷,给缺陷插上腾飞的翅膀

他的妈妈一共生下过19个孩子,可是,只成活了9个。他...

有人妄称自己是古佛再来可信吗

自古高僧,无论是古佛再来,还是菩萨示现,都以凡夫自...

小资型学佛和商人型学佛

似乎短短几年间,伴着新的传播技术和人们对心灵层面的...

一个人会破戒,前兆就是放逸

十五、放逸者。于染不防,于净不修,肆纵流荡为性;障...

穷书生的传家宝

佛经里有一段故事:有位书生以教书维生,但是家乡环境...

常用佛语的背后义理

你的业障重啊! 常听佛教徒讲业障,听久了实在让人害怕...

杀佛杀祖

临济有一天去拜访达摩灵塔,守塔的和尚问:你是先拜佛...

大孝中的大孝

佛世,大目犍连事母至孝。母死出家,精进行道,得六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