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克服交流障碍

学诚法师  2015/10/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克服交流障碍

网友:法师,我最近遇到了一些事情,也许应该结束了,可是和周围人的关系总是好不起来,我十分痛苦。现在有些人去找心理咨询师,我应该去吗?师父,我该怎么办?好害怕!

学诚法师:在辽阔的宇宙中,地球只是其中的微小光点。视野放大了,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就会发生变化;心放宽了,烦恼也就小了。

网友:师父,由于弟子的不智慧不善巧,做事太主观太强势,给别人以及团队带来了很大的烦恼和困扰。事情还是要继续,弟子应该怎么办呢?结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解。

学诚法师:调伏了内心的烦恼,事项上的分歧就容易解决。对同行要多观功念恩,多包容。

网友:师父,“沉默是金”这句话有道理吗? 应该如何理解?

学诚法师:每一种说法,都是对应某一个问题而产生,不是绝对的。

网友:师父,弟子不知为何,与人交往交流时总是很拘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如何对治?感恩师父!

学诚法师:与人交流很拘谨,是对自己有顾虑,对他人有隔阂,归根到底是想保护自己。改善的重点并不是外在的话多话少,而是要有一颗时时处处学习的心。

网友:师父好!前几天同学小聚,今天有个要好的同学告诉我,大家都说我变了,变得不爱和他们交流了。我以前也不太爱说话,这次聚会感觉也和以前差不多。我不知道是自己真的变了,还是他们觉得我信佛以后对我的关注多了。至少我做得不好,让大家误以为学佛的人会变成这样。师父,我一直以来都不爱和人交流,和他们找不到共同的话题,即使有也是几句话就聊完了。我挺困惑的,我不想让别人误会学佛的人会成为我这样,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学诚法师:话多话少都是次要的,关键是心要好。内心是真诚、关怀、欣赏,还是虚伪、冷漠、排斥,别人是能感觉到的。

网友:师父,我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存在一些障碍,该怎么解决?

学诚法师:理解源于了解,想通源于沟通。最有效的沟通不是言语,而是同做一件事。

网友:师父,我的表达沟通能力一踏糊涂,咋能提高啊?

学诚法师:沟通能力不足,要从用心上下功夫,放下自己心中太强盛的自我表达的想法,多去关注别人需要什么,将心比心、待人着想。沟通,是说对方能听懂的话,而不是说自己想说的话。

网友:感恩法师,我平日里喜静,对于烦杂的事情内心有一种抗拒感,下了班不想跟别人出去吃喝玩,只想回家安静的学佛或者干其他自己的事,可这样却显得不太能融入周围,这算不算一种执着呢?我应该怎么办呢?

学诚法师:和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键在自己的心态。尊重赢得尊重,包容赢得包容,内心不要对他人产生排斥,不要有自以为是的清高,与人相处时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怀孕的胎儿有缺陷该怎么办

问: 我和妻子都信佛,妻子怀孕五个月了,胎儿都能动...

哪里是我们真正的家呢

问: 我半生辛苦奋斗,为家人谋得一栖身之处,本该高...

口说爱语可助我们摄化众生

善护口业,不出恶言,可令我们内心保持清净无染。口说...

如本法师:如何避免火烧功德林

佛法中常以忍辱来对治憎恨,因有憎恨才有忍辱之法,一...

对境炼心才是真修行

问: 弟子听过一个公案,有位修行人一直在山上闭关修...

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佛陀成道之后,严格持守戒律,广为度化有缘众生。在弘...

净慧长老与企业家机锋对答三则

本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在柏林禅寺时,记者...

佛号助念过程中,可以夹杂其他吗

问: 常见一些出家师在荐亡助念往生过程中,以超度仪...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因爱则生忧,因爱便有畏

一、《圆觉经》: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

以今生之苦海,渡涅般之舟

苦难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时代。知苦识苦,...

【推荐】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重点

我想我们净土宗的目标在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

福报大的人怎么厌离娑婆

有些人厌离娑婆有困难,为什么他对于厌离娑婆有困难?...

【佛教词典】弥勒

菩萨名,华译为慈氏,这是他的姓,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华...

【佛教词典】空无

(术语)一切事物个个无自性也。注维摩经九曰:观于空...

圣严法师《课诵与拜佛》

修行最初的层次是礼拜、忏悔,以求得心灵的寄托和安定...

永明延寿大师开悟的故事

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禅师,他从禅归净土,他知道禅不容...

为什么要祭拜祖先

问: 民间一直都盛行祭拜父母先祖,这很重要吗。 方海...

能认识到妄想,这就是修道的收获

一天我们这个昏烦恼乱的事非常多,这都是由贪欲而起的...

十住位的「住」是什么含义

十住位言住者,慧住于理,名之为住。谓此位菩萨已历经...

【推荐】多少次我们与幸福擦肩而过

一位年轻人即将大学毕业。他一直渴望拥有一辆跑车。于...

释永信:僧人不要靠神秘来维持佛教形象

导语 寺院本来就是学校,是宣扬人生真理的学校,而且...

常用佛语的背后义理

你的业障重啊! 常听佛教徒讲业障,听久了实在让人害怕...

有人妄称自己是古佛再来可信吗

自古高僧,无论是古佛再来,还是菩萨示现,都以凡夫自...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人生在世,为贪恋财色名食,汲汲营营。时刻不断,争名...

佛说不敬、非议或辱骂老师的果报

阿难问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

大孝中的大孝

佛世,大目犍连事母至孝。母死出家,精进行道,得六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