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个人会破戒,前兆就是放逸

净界法师  2024/03/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个人会破戒,前兆就是放逸

十五、放逸者。于染不防,于净不修,肆纵流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即以懈怠及贪瞋痴四法为体。

放逸跟前面的懈怠有关系,不过它比懈怠又更严重;因为懈怠是对功课松散了,而放逸不但是懈怠,又加上贪瞋痴了,就是已经放纵自己的烦恼活动,所以说放逸比懈怠更严重。

于染不防,于净不修,肆纵流荡。

对于这些染法、染污的因缘,你不防止、生起了之后也不断除;对于清净的戒定慧也不修学,使令它能增长广大。你的内心是什样的呢?『肆纵流荡』,肆纵就是放纵,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不如理作意」,在五欲六尘的境界里流荡,到处攀缘。流荡的本质是肆纵,是你故意的。就是你起一种作意,这种作意是由“不如理作意”衍生出来的;不是说我们在打坐时,突然间起了恶念,不是;是故意的!故意去驱动你的心识,在五欲六尘中到处流荡,这个就是放逸。

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

前面的懈怠,会增长染法,但是对于善法还不至于损害到。但是当放逸的心所生起时,不但会增长染法,对于之前所成就的功德,还会加以损害。它的作用是双方面的,一方面增长染法、一方面损害你以前点点滴滴所栽培的功德,你的信、进、念、定、慧这五种善根,都会被放逸破坏掉。

在《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讲了一个小故事,来警告我们不可放逸:他说有一个人很贫穷,生活很困苦,他想要改变一下,希望能够得到富贵,就向天神来供养、礼拜、祷告,供养了十二年。有一天,因他至诚恳切因缘成熟,天神就出现了。这个贫穷人很欢喜,天神说:“你有什么祈求呢?”穷人说:“我希望你能赐给我财宝富贵!”天神说:“可以”。就给他一个瓶子,叫德瓶。天神说:“你需要什么,就向这个瓶子祈求,它就会给你变现出来!”天神离开了之后,贫穷人就至诚向德瓶祷告:“我现在需要一栋房子。”德瓶就出现一栋美丽的房子。“我需要车乘”,一下子又出现车乘;“房子里面,需要各式各样的珍宝装饰”,一些稀世珍宝就出现了。

当然,一个贫穷人突然变成富贵人,内心当中就志得意满,一般人都是这样的,有了财富之后,就要炫耀了,把他过去那些乞丐朋友,通通召集起来,请他们吃饭。那些贫穷朋友一见面,就喝酒吃饭,饭后大家就问他:“你过去跟我们一样穷,现在怎么有这么好的房子和珠宝啊?”这个穷人说:“我有一个德瓶,我向它祈求什么,瓶子就能出现什么!”大家说:“那你就当众表演一下,给我们看看吧!”他说:“可以啊。”当着众人,他就向德瓶请求,一下子就出现他心中所要的。

这时大众欢喜、拍手称赞。古人说: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志得意满的时候,就是要栽跟斗了。他一高兴,就在大众中跳舞,结果一不小心就把德瓶给踢破了。德瓶破了之后,从德瓶里面出现的房子、珍宝、车乘,一切东西全都消失掉,又恢复到过去贫穷的样子。

这个故事给人印象非常深刻!它就是要警告我们,要时时保护这个德瓶!我们能够出家修行不简单,点点滴滴,每天忏除罪障、积功累德,心中有一点小小功德,这个德瓶。如果我发愿,要得到人天果报,就有人天果报;要往生极乐世界,就有往生极乐世界的品位;这有一点功德力了。但是千万不要放逸!因为这些功德还没有入圣位之前,都很容易被破坏!你看这个贫穷人,能得到德瓶也不容易,他花了十二年供养礼拜,才得到的,却因为一念的放逸,把它给踢破了。

有很多人也是这样,刚开始修行,那是持戒、苦行,但是会栽跟斗的多数不是初学者,多数是出家有一段时间,或者说有点功德的人。因为刚出家,身心苦恼,你不可能放逸,也没有资粮放逸,等到内心有点功德,你的内心会有想要攀缘的冲动。就是刚开始你一直修习寂静,慢慢有点功德后,你会想要动,这时候你就要用德瓶的故事,来警告你自己──不可以乱动,要保任,不能弃舍!这个德瓶得来不容易,所以不能放逸啊!

通常一个人会破戒,前兆就是放逸;一定是先放逸才会破戒!有弟子问过的果清律师,他老人家持戒很谨严,问说:“老师啊,我们面对那么多戒法,到底持戒的根本精神在哪里?”律师说:“持戒的根本精神就是『不放逸』,你要抓住这个原则──身口意不放逸,就是持戒的根本精神。”不过话说回来,我们从刚出家、穿上这件袈裟,要把这件袈裟穿到临终,要不放逸,也是不简单。老实说,我们都是凡夫,凡夫就是有各式各样的烦恼,有贪、瞋、嫉妒心、我慢心…烦恼在我们内心一再的出现,而我们对治烦恼,主要就是靠对佛法的一念信心、惭愧心,好一点的话,就是曾经在寂静当中,所栽培的少少无贪、无瞋、无痴止观力量,我们对治烦恼的功德,大概就是这样而已。烦恼的势力是如此的强大,而戒定慧的功德,我们大都是今生才栽培的,所栽培的功德也不是很大,遇到烦恼的活动,要能够“心常觉照,不随妄转”,的确也不容易。在尽形寿的菩提道当中,一路走过来,要完全不放逸,的确是不容易。

既然不容易,怎么办呢?忏公师父有一个办法,是很好的一帖妙药,忏公师父强调依众靠众。就是刚开始修学,应该要依止僧团,不要一开始就住茅蓬。一开始住茅蓬,前三个月主动积极、精进用功,三点钟起床;半年以后,改成四点起床;一年以后多睡一会儿,五点起床;再过一段时间,啊呀,修行不要那么紧张,睡到六、七点才起床,就是这样。因为烦恼它会以各式各样相状来欺骗你,让你有很多借口,如果你没有经常跟烦恼作战,你会觉得烦恼实在是狡猾不得了,你看不到它的真面目。

所以依众靠众有一个好处,反正打板你就起床,不管什么理由,因为大众有一种力量,大家都往前冲,你跟在别人后面,就算你落后、也不敢落后太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出家人应该如何学戒

对于出家人来说,只有真正受了戒,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

如何对治烦恼

问: 人们都会有烦恼,有时烦恼到不得了,该怎么对治...

杀生偷盗及邪淫,会导致哪些共业

等流果是约着个人的个别的业力。增上果是大众的共业,...

你一造新殃,等于又添了一层污染

那时候在云居山,也有人偷懒,晚上也好白天也好,早板...

为什么要戒杀

为什么戒杀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世间一切,没有比...

要随缘不要随习气

学佛人最常用的一个词是什么? 不是阿弥陀佛,就是随...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去戒体

《业疏》云: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简单讲:...

你闻过世界上最妙的香吗

有一天,尊者阿难请教佛祖一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是...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净土宗的正念,是要刻意去栽培的

我们先把这个净土宗的修学,做一个总相说明,我们待会...

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

问: 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华语发音不准。 净界...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人生其实就那么简单】...

心中妄念纷飞,要用什么方法对治

问:心中妄念纷飞,应当用什么方法对治? 答:佛在《...

【佛教词典】宅识

(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了义灯四末曰:无相论云...

【佛教词典】二二合缘

(术语)谓于别相念住位,观身、受、心、法、四法之中...

把「空性」当成休息站

问: 请师父开示,为我指点迷津。比如今天一整天的尘劳...

参禅打坐应以什么样的精神来用功

祖师讲: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

我们为什么要修行

怎么个修行?怎么修法?怎么修怎么行?首先要知道我们...

圣严法师《生命的主人》

我们若不透过佛法来认识生命,那么,生命的事实,只是...

【推荐】最大的成功莫过于豁达的胸怀

楼下有个杂货店,开店的是位老人,面容慈祥,性情开朗...

石头和尚的十味妙药

云南昆明华亭寺内,存有一奇特药方,它是唐朝无际石头...

息心贞信之士

息心,就是把追求世间五欲六尘的那个心止息了,隔断尘...

欢喜心听佛法和赚大钱,哪一样比较殊胜

佛陀的姨妈为佛陀做了一件金缕衣,佛陀却要姨妈拿这件...

不观他人过,但观自身行

佛在《法句经》里说:不观他人过,不观作不作,但观自...

一发心诵经口就臭,是诵还是不诵

问: 弟子一发心诵《华严经》口就臭,不诵的时候,口就...

十件事会吓跑快乐之神

快乐之神为什么总是擦身而过?因为有十件事会吓跑它。...

钱财乃五家所有

过去,有一位仁慈的国王,以平等心爱护人民,却不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