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攻人之恶毋太严,教人以善毋过高

2015/10/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攻人之恶毋太严,教人以善毋过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改过迁善、提升灵性可以说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哲学、心理、伦理、因果、宗教、科学教育就从这里展开。对自己是这样,帮助别人也是这件事情。指出别人的过失,教导人向善,互相指正促进就非常有必要了。但是凡事都有分寸,不能过分,否则不但起不到作用,还会产生反效果。这一条就是告诉我们批评恶行和教人行善的尺度把握。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批评指责他人的坏事不可以太严厉,要考虑到他的承受能力。有的人性格坚强、心量较大,或许可以承受尖锐的指责;而有的人内向软弱、心胸狭窄,即使很温和的批评也可能让他不堪忍受;有的人恶习比较重,只有触到他的痛处才能猛然惊醒、回头;有的人习气比较淡薄,只需要点到为止就能很快改过自新;也有的人之所以犯错误是受环境逼迫,有不得已的苦衷,尤其要怜悯,不能过于严厉,触动他的伤痛。这里边种种情况、现象,都要用智慧判断,用最适当的态度言语,准确把握分寸,才能起到帮助人断除恶业的作用,而不会造成伤害。

“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教人行善不能标准太高,应当让他能够遵从跟上。每个人的根机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有聪明的,也有比较愚钝的;有善良的,也有坏习惯比较多的;有的受过良好素质教育,也有的没有机会接受作人的教育……各种条件都会影响他对善的理解和行持,决不能一概而论。教人行善要他能够做到才有实质意义。如果要求太高,对方做起来很吃力,就会丧失信心,一蹶不振,可能连低标准的善事也没有勇气去做了,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教他为善的目标。一定要因材施教才是成功的教育,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个性化教育”。实际上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成功经验,“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这句话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学习《十善业道经》有五方面的意义

十善业道就好比大地一样,能够出生一切,没有大地能有...

惟贤长老《论祸福之本》

世间现象是相对的,有空间的,有超空间的;有生物,有...

家长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懂事孝顺

问: 我侄子今年十七岁,父母已离异,学习、生活主要...

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

适接手书,并《大士集》,不胜欣忭。大士碑文,经黄君...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

有一天,有学僧问慧日法安禅师:如何是和尚为人一句?...

【推荐】一桩善举挽救了两条人命

光绪年间的故事,一位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

济群法师《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一、绪论 (一)、学习本经的意义 今天,我要讲的经典...

幼时就应当教育少儿因果报应之事

汝侄之不知努力做人,乃从小失教所致。小时失教,大了...

聪明女人有「三气」

聪明女人有三气,即骨气、灵气和大气。 骨气就是不因...

佛法的力量不会消失掉,它会不断引导你

为什么佛陀敢施设方便?往下看就知道了,佛陀他非常有...

忏云老和尚自述吃素经历

(一) 我最初受打倒孔家店、打倒迷信、打倒偶像的影响...

业力的累积,让我们看不到真相

我给大家讲一个记录在经典里面的真实故事,主角是佛教...

【佛教词典】南泉

(人名)唐池州南泉山普愿禅师,马祖之法嗣也。初习律...

【佛教词典】喝

(杂语)张势而叱吒其物之声。从黄檗临济以来,禅家之...

有我与无我

有一次,一位婆蹉族的出家外道游行沙门,到摩揭陀国首...

水陆法会有何功德

水陆法会是佛教中十分隆重的法事,是汉传佛教在寺庙中...

以三见阐明破三关

修行要在实行,不是口说就能起作用的。此事无形无相,...

以六根当所观境

这一大科是佛陀回答阿难尊者的疑惑。阿难尊者的疑惑有...

酒对大脑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酒被喝下去,一分钟直接扩散至胃壁内,至达脑部。酒精...

受持八关斋戒的12条利益

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有十二条: 一、脱离病苦 《...

未证无生法忍,浊世度众无有是处

证到无生法忍,你是法身大士,你来这个世间就有宏誓的...

一心三观和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问: 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净界法师...

80后工科博士的自白:我为什么选择念佛法门

末学于1986年12月生于河南的一个小乡村,2013年工科博...

信愿持名,去极乐莲华里安身

念佛法门虽然简单容易,但却是至圆至顿的。蕅益大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