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的两种忏悔方法

净界法师  2015/11/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的两种忏悔方法

当我们在修习忏悔的时候,有一个偈颂值得我们注意,在《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上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观实相。罪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佛教的忏悔有二个不同的方法:

第一个是事忏,事忏主要是依止我们的信心──我们对三宝的信心。当我们造了身口意的罪业,我们对于这个罪业是非常地厌恶跟诃责,因为厌恶跟诃责这样的一个作用,使令这个罪业的势力得到了减损。这样的忏法,基本上是在业的表层作用诃责,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拔除,所以,当我们遇境逢缘的时候,就很可能会有第二次、第三次造罪的可能,所以叫作事忏。我们刚开始忏悔的时候,都是依止这个方法来下手。

第二个是理忏。当我们造了罪业以后,或者我们在拜忏的时候,我们除了有三宝信心的资持,另一方面我们能够生起智慧的观照,观察业的体性,为什么会造业?为什么我们人会造业?树跟桌子不会造业?这个业是从哪里生起的?它造了以后跑到哪里去了?它得果报的过程当中,又起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个时候,我们透过佛陀的圣教量,能够观察业的本性是即空、即假、即中的,所谓“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观实相”,观察到业的真实相,是即空、即假、即中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从根本上,把罪业作一个彻底的扭转,这个叫作理忏。这个“理”就是有理性的观照。

因此之故,在我们佛教的修学当中,不仅是忏悔如此,其实像念佛、持咒等所有的行门,也都应该有智慧的观照来当引导,这样的修行才能够彻底地灭恶生善。所以身为一个佛弟子,我们不断地听闻大乘的经论,加强我们对生命的观照,使令我们所有的修行,都能够达到最好的灭恶生善的效果,这一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问: 请问,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大安法师答:...

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如何得生安养

第九,业重可否往生疑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

扩大心量与改命的方法

1. 吃亏: 吃亏是福。吃亏就是赚看不到的大便宜,经常...

如何消除业障与消业的征兆

一切法由心想生。罪由心起,必将由心忏悔。只有心地清...

《财富宝要》--改变财运圆满财富的原理与方法

《五福德经》云:说法之人因何大富,饶财多宝?因前世...

哪八种过失会让我们不能生起智慧

我们来看看,要什么因缘会生起智慧。有些人不能生起智...

【推荐】11种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是中国佛教共同特色 大乘佛教,不论显密,几乎...

打佛七是否最能够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问: 打佛七,克期取证是否是最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母鸡的爱心与智慧

欧洲一个专门研究动物的机构中,有位教授负责研究鸡,...

最适合在夏季食用的7种水果

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以及诱人的味道是水果能...

从佛经中看前世记忆消失之谜

《佛说见正经》白话译文: 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

印经说法有五种福报

(一)长寿: 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不造杀业,所...

【佛教词典】娑么啰

(杂语)Smara,译曰忆念。见大日经疏十八。...

【佛教词典】知事法

亦名:执事人差法 子题:差僧使从下起、僧使从下座差起...

浅谈戒色的好处

为何要戒色?也许初来乍到的人,对此还有些疑惑,也许...

【推荐】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所缘境,这才是重点

我刚出家的时候,经常听老和尚开示说:佛法的修学是心...

久坐对健康的伤害与吸烟相当

人人都知道吸烟伤身,犹如健康杀手,但可能很多人还没...

一生行善但不知道阿弥陀佛,最后会往生吗

问: 如果一个人从不知道佛教,也不知道阿弥陀佛,却...

比丘闻花香遭呵斥——香欲的过患

三、诃香欲者:所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薰...

生命感悟法语系列

生命感悟之一 佛陀教我们,好好运用今生为死亡早做准...

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只园精舍说法时,有位年轻的比丘进城...

病、死现前时,有何五欲可贪

前段时间,学习蕅益大师的一段开示感触颇深。蕅祖云:...

星云大师:供养的用心

随着佛教盛行,信仰佛教的人口普及,信徒的恭敬心也增...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本经的修行重点在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它是一种...

圣严法师《父母是家里的佛》

问:当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时,常会在兄弟姐妹间造成紧...

调马喻

从前,有一位长者畜养了一匹良马。起初,这匹马性情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