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从小要培养孩子的感恩心

蔡礼旭老师  2015/1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小要培养孩子的感恩心

恩德的“恩”这个字,上边是个因,因是万物因由。就如孩子怎么长这么大,原因都是父母长辈养育的,父母的这个因就是万物的源头,孩子要时常放在心上,学会感恩。

人要不知道万物因由,心上肯定不会想着任何恩德的。

孩子为什么不把感恩放在心上,这是因为没有人在边上给孩子说。父母的经验是很重要的,父母们要常常跟孩子说:如果孩子生病了,上一躺医院要多少钱,跑一趟爷爷奶奶多累,父母多辛苦。避免自己讲,要学会替别人讲。例如爸爸讲妈妈,妈妈讲爸爸,跟孩子说:“你知道你妈妈(爸爸)多不容易吗?” 等等…

培养感恩心,需要常常有人在身边讲。我们不讲自己、我们讲别人,家长们互相讲。大家都要懂,合起来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生活是多么的难,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这样好好培养孩子,他就自自然然知道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了。

就这样大家互相讲对方的不容易,就可以让孩子明白这些都不是白来的,孩子就会懂得感谢。这孩子就教好了,这都是感恩心教出来的。

视频中,传统文化学校的一位老师就讲述了自己的亲身事例:

老师从小到大就是缺失感恩的教育。小的时候,家里有一段时期是负债的,但是到了20多岁的时候,做了义工以后,老师才知道家里有过这段经历

——平时父母很辛苦,但是会满足她的需要,从来没有讲过家庭现在还是很艰难的。当时老师上小学一年级,爸爸为了中午给孩子做顿午饭,每天中午骑自行车在单位与家里来回跑。中午午休时间就那么一个多小时,可是爸爸来回骑自行车要四十分钟,爸爸有的时候还会顾不上吃饭,做完饭就匆匆忙忙要赶回去单位了。

就这样爸爸每天来回跑,一直把老师照顾到三年级,爸爸就患了高血压了,但是爸爸从来不说他有多么难受,导致以后老师自己对感恩没有概念,好像觉得也没有什么,觉得理所当然的,好像生活也都是风平浪静过来的。父母的付出,父母也没说多辛苦。

爸爸照顾孩子三年,三年之后生这么重的病。爸爸不讲,但妈妈应该讲;如果妈妈过于劳累了,那爸爸就要讲,这并不是说要得到什么回报,只是让孩子明白孩子是怎么长大的。

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作用,让孩子知道珍惜,知道感恩。如果孩子是白眼狼,那父母可就白教了,含辛茹苦养育孩子到毕业了,最后这孩子竟是一个狼心狗肺的人,到社会上没有人敢靠近,那这个教育就是失败的。

所以孩子的感恩之心,应该从小就培养,从小就让孩子知道所有的东西都不是平白无故得到的,都要怀有感恩心对待别人给予的福气。

时常告诉孩子,父母长辈们给予的不容易,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心,让孩子懂得珍惜,懂得报答。这样长久下来,这样孩子就不会有任何狼心狗肺的、冷漠的、自私的表现。孩子就很容易就成了个好人,常怀感恩心的环境下成长,会赢得大家的尊敬,大家都愿意与他交朋友。

当孩子以感恩友善对待他人的时候,周围的人也一定也会以感恩友善回馈的,父母的福气也会随之而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母亲往生记

末学母亲杨澄志于二〇一八年三月七日,在浙江省徳清县...

母亲离世的警醒

我出生在一个佛化家庭,家里三代人都有佛教徒,因此我...

育才之道

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礼好佛后,便信步到花园散步,碰巧看...

长者智教败家子

古时候有一位很有地位的人,他的事业开创得很好,累积...

五母同悲一子

昔日,有一个小孩,名叫沙弥罗,年七岁,喜好修学解脱...

为何有的念佛人临终前先感恩释迦佛

娑婆言释迦,西方言弥陀。先释迦者,教所由兴也。孺子...

学会用感恩心对待人和事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不能久住,都处于生灭成坏中...

放下我执偏爱 永离苦恼束缚

佛住世弘法时,有一位住在弥絺罗国中的婆罗门妇女名叫...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虚云老和尚最后的遗言

虚云老和尚上在云居山茅棚示寂,遗言开示: 农历九月...

朱斐:与大学生谈如何学佛

今天,欣逢贵社(指普觉学社)第二届第二次社员大会,...

从表相中看到真实的体性

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

火灾、水灾、地震、海啸的因果

这一次的灾难,我们就不禁要问,地震到底是什么因果?...

【佛教词典】真假八愿

(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有真实之愿与方便之愿。十一...

【佛教词典】理

【理】 指道理。即一切事物之存在、变化所准据之法则。...

算命的师父

一个居士问:师父,你会不会算命? 清净说:会,而且...

星云法师:修行的真义

「现在的人常说要修行,其实只不过是将修行当作『懒惰...

金色容颜转凡心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佛说无...

为何很少有人梦见前生事

夜梦中多现生事,罕梦前生,何也?盖梦以想成,想多现...

参禅与修净土的人,还需要研读经教吗

原文: 有自负参禅者,辄云达摩不立文字,见性则休。有...

悭财者世世贫穷,悭法者世世愚痴

这个悭就是耽,是爱的意思。不过耽比爱的势力更强大,...

印光大师: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

◎求子疏 伏以观音大士,誓愿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摄...

略述禅者悟后是何光景

悟前与悟后,从事相看并无甚区别。人人鼻直眼横,个个...

佛教法器的种类

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

洪水让路、乌鸦遮阳,虚云老和尚的境界

今天,有两个人问我:你那时候在虚老那里出家,虚老他...

因果报应不虚假

汉朝安世高,是南印度安息国的太子。童年即以孝顺闻名...

圣严法师《地观》

在平常的意识形态中,每个人都幻想着以为自己是很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