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非份之财不能要

惟觉法师  2015/1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非份之财不能要

佛法不离世间法,就生产事业而言,佛法讲正业与净业。所谓“正业”,是不违背政府法令、正正当当的职业;“净业”,则是指清净的职业,也就是不违背佛法所说的道德及因果的行业。如果每个人都能本着这两个原则来工作,自己的行为不但没有过失,而且还有功德。

方便修众具 安乐以存世

一个人的福德有些是前世修的,有些是现在修的。如果前世修了善法,累积了福德,今生只要稍作努力,一定是水到渠成,无论是名或利,都能有所成就;如果前世没有修善法、没有修福报,就得靠现在精进努力。第一,要从事正业与净业;第二,要积极地修善法、修福报;第三,要知惭知愧。只要能从这三个方向去努力,就能改变不好的命运;否则,想要成就功名利禄,是不容易的。

佛陀曾经对在家弟子开示理财的四个原则:在家弟子应将所有收入的四分之一,作为日常所需;再拿四分之一,发展事业;第三个四分之一,准备急用;第四个四分之一,用来行善,布施、供养。如果大家都能本着佛陀的四分法来理财,我们的社会一定是充满菩萨行的安定社会。相反地,如果以贪婪为原则,处处都是欺诈、骗财,不但自己得不到好处,而且社会一定会不安定。古人有一首诗:“酒色财气四堵墙,当中埋的是英良;若能跳出墙门外,此是长生不老方。”这四句话,实在值得我们深思、检讨与警惕。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带了几位弟子在外面托钵行化。走在路上,看到路边的土沟里堆了几个麻袋。一位弟子打开麻袋,看到里面装了很多的黄金。阿难尊者告诉世尊:“这里有许多黄金。”释迦牟尼佛却说:“这不是黄金,而是毒蛇。”弟子们实在想不通,明明看到的是黄金,怎么世尊说它是毒蛇呢?

过了一会儿,有一位流浪汉经过,看到土沟里的黄金,高兴得不得了,就雇请了一群骆驼,把黄金运了回去。流浪汉一下子成了暴发户,不但买了很多的土地,而且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庄园。他的亲戚、朋友看他突然变得很有钱,纷纷跑来向他借钱。但是他是一个悭贪的吝啬鬼,一毛不拔,当然是一点也不借。有人起了烦恼,就到县府里检举他,说这个人的钱财是无中生有,不是偷来的、就是抢来的。

县府衙门马上把这个案件转呈到皇宫里。经过调查,皇宫国库的确掉了几十袋的黄金。于是皇帝下令,不仅将这个流浪汉的所有黄金、田地、家宅全部没收,还判他死刑,以示警众。这个消息传到精舍里,佛陀告诉大众:“黄金就像毒蛇一样,能毒害我们的心,这个人是被毒蛇害死的。”这就是贪心的结果。

知止复知足 无求得解脱

贪心的人,什么糊涂的事情都做得出来;不贪心的人,自己有自己的主张,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这就是智慧。有了智慧,我们的心就能够净、能够定,一切行事都能够增长善根、福德。

人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有精神生活,这念心知足常乐才是重要的。一般人以为有钱就是富有,没钱就是贫穷,其实,很多有钱人的内心世界是非常匮乏的,就如同沙漠一般贫瘠。没有钱的人,假使能够知足常乐,心清净自在,就是最大的财富。

古德云:“人贫不是贫,心贫实是贫,人贫能养道,是为贫道人,心贫无智慧,堕入饿鬼身。”佛经里也说:“有财当布施,为善当及时;钱财五家有,不施悔恨迟。”有钱的时候不布施修福,等到遇到火灾、水灾、地震或遇盗贼,一切财富化为乌有,此时悔恨未能早积功德,就为时已晚了。

因此,自己的钱财要用在该用的地方,要用来修善积福。不是自己的钱财,就不要去强求。非份之财,尤其不能要。儒家云:“临财毋茍得,临难毋茍免。”如果每个人都能本着这个原则来做人做事,自然而然就能逢凶化吉,人生就会愈走愈光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惟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财富无常,终会用尽;地位无常,终会衰败

财富无常,终会用尽,应当舍弃吝悭,广结善缘;地位无...

如何解决工作中的困惑

问: 师父慈悲,弟子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困惑。如果...

如何看待职场上的公平问题

人人都希望公平,但世上有百分之百公平的事吗?譬如在...

曲折所带来的财富

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诗中写道:莫...

心田中的野草与菩提种子

在没有修学的那些年,我为金钱忙碌,为名声忙碌,为了...

即使雨金钱,欲心仍不满足

即使雨金钱,欲心不满足。智者知婬欲,乐少而苦多。 世...

这个咒语让您无病无灾财源滚滚

从前有个有钱人,他很愿意去帮助那些穷人。大家都知道...

开始似乎是吃亏,后来还是会得大便宜的

天道是什么呢?《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阴...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注音版】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一切都是幻化不实,若执着即生烦恼

修行须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一天过一天,无挂无碍、无忧...

极乐世界可以活着去吗

一般来说普通大众对佛门中的求生西方、或求往生,就以...

念药师佛圣号,灭无量劫生死重罪

药师琉璃光如来,过去因地发了很多愿,主要是十二大愿...

说话要说到用处,废话无益

禅宗提倡不立文字。为了说明宗旨,不得不用了文字这一...

【佛教词典】东女国

【东女国】 p0832   西域记四卷十六页云:婆罗吸摩补...

【佛教词典】大香

(仪式)瓣香之谓也。敕修清规曰:再插大香一片。...

慧律法师《增进快乐的三个要件》

释迦牟尼佛说人造十恶。身体有三种恶业:杀,杀人、杀...

如果这个离不开,你修什么都危险

我们在末法的时候,哪有善知识呢? 实在没办法的时候,...

除了自己,谁也不爱

佛陀曾遇到这样的事:有一天国王来到佛陀跟前听法,并...

我们最该多说的两个字

一个周日的早晨,我刚行堂回来,看着同学在水池边弯着...

【推荐】大悲咒和千手千眼的由来与功德利益

大悲咒的影响:汉传佛教中,有一个知名度和普及率最高...

人生要有理想

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

行时正好念弥陀,心头念念绝娑婆

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 足下时时游净土,心...

清净乞食住

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一日清晨,舍...

忏悔有这三种方法

忏悔有几种方法,有取相忏,有作法忏,有实相忏。这里...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

曾国藩(1811-1872)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

「清珠投于浊水」与「喊破喉咙也枉然」如何理解

问: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

是什么力量让轮回相续的

业力是第六意识造作,果报是第八识释放。本来是独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