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淡泊人生,需要我们精进不怠

2016/0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淡泊人生,需要我们精进不怠

“淡泊”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面的解释是:“不追求名利”,如:淡泊名利、淡泊明志等。《东观汉记·郑钧传》载曰:“好黄老,淡泊无欲,清静自守。”这就是道家的一种处世态度:淡泊无欲,清静无为。宋代诗人秦观在《送蔡子明襄用蔡子俊韵》中写道:“故人淡泊处天性,鹪鹩巢林一枝足。”这同样是说,淡泊是一种知足、不逐名利的心态,其实古往今来的先贤哲人们,无一不以“淡泊”二字为座右铭。淡泊人生,方能不忘初心,有始有终。

淡泊人生,需要我们少欲知足。少欲知足在佛经中多有论述,是佛祖希望信众们持有的一种生活态度。对于自己尚未得到之物不贪求,谓之少欲;对于已得之事法,即使少得亦觉满足,谓之知足。《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经中是说,多欲多苦恼,知足才能富乐。唯有少欲知足,我们才能不为名闻利养所累,才能不为权势利禄所羁绊,才能真正淡泊人生,福乐相伴。

淡泊人生,需要我们勤修福慧。诸葛亮云“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人生,需要我们明志、达远,放下身心的束缚与障碍,追求自由与洒脱。这就需要我们勤修福慧,培植自己的福报,长养自己的慧命。一个有福报的人,是需要广结善缘才能去成就的;一个有智慧的人,是需要面对很多困苦和挫折才能成就的。我们想勤修福慧,就不必患得患失,只需要勇敢地去面对,去承担,去付出,去创造,就能在人生中找到真正的乐趣。“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当我们福慧具足,就会活得轻松、自在、洒脱,也就达到了淡泊人生之境。

淡泊人生,需要我们精进不怠。佛陀曾说:“诸事无常,精进不怠。”即是说,我们的人生如同光怪陆离大千世界,倏然多变,生老病死等人生“八苦”一直在我们身边。如何才能淡泊这复杂多变、无常的人生呢?那就需要我们精进不怠。精进不怠就是要求我们发出离心,发勇猛心,不忘初心,誓不退转。《了凡四训》中讲到“天下聪明俊秀不少”,聪明的人太多了,为什么不能成就自己呢?“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就是大部分人常常陷入因循苟且之中,容易懈怠散乱,被无常多变的人生所困顿、桎梏,而耽误了自己,所以,我们要时刻找个心念,精进不懈,时时观照自心,修正身心,才能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失初心,淡泊人生。

淡泊人生,需要我们心无旁骛。何谓心无旁骛?即是说,心中没有太多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常言道:“一心不可二用。”我们若想做成一件事,就不能有二心,就不能分心。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只要我们能集中精力地去做一件事情,就能获得圆满。实际上,我们心很容易散乱,思想很容易散漫,以致我们很难去关注一件事情,很难去成就一件事情。唯有物我两忘,心无旁骛,才能专心致志,集中心念和思维去完成任务;唯有心无旁骛,心系一念,才能摒弃身心之外的一切烦恼,破除妄念与执着,达到淡泊人生之境。因此说,淡泊人生,需要我们心无旁骛,去克服人生中的种种困惑、疑虑等等。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淡泊人生,是一种轻松愉悦的处世态度,是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豁达情怀,是一种“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的怡然之境。只要我们能少欲知足、勤修福慧、精进不怠、心无旁骛,就能达到物我两忘,淡泊人生之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去自如。淡泊人生,人生淡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蕅益大师开示学道要门

学道要门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

星云大师《小草精神》

小草,不能轻视! 你看!墙头上、峭壁间,一根小草从...

现在偷的每一个懒,都是给未来挖的坑

最近单位在搞各项突击检查,大家都忙得手忙脚乱的,因...

圣严法师:顺境与逆境

工作中难免有顺境、逆境,很多人都怕碰到逆境,觉得挫...

古代高僧的嘉德懿行

翻开中国历代的高僧传记,我们会发现这些高僧都具有常...

不做物质奴隶的小人

我们处于这二十世纪六十年的今日,大多数的人,物欲薰...

人之一生——六入缘触

缘触这是谈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个接触,但是六尘...

【推荐】以诚待人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贵人」

真诚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敷衍和欺骗...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命运的好坏是如何产生的

有人说:胎儿一旦离开母体,呱呱落地之时,就注定了一...

果能摄心一处,则无事不办

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楞严经》 当知摄心二...

有楞严咒就拥有一切

楞严经云:十方所有的佛就是持着楞严咒而成佛,可以看...

用慈悲忍辱的精神来对待谩骂

通常被人骂者,少有不起烦恼,乃至瞋恚心,佛在世时,...

【佛教词典】诫罚

即对有过失之修行僧,给予严重之惩罚。大宋僧史略卷上...

【佛教词典】诺健那

(神名)Niragra??rha,又作荼健那,诺伽那。梵音Nagn...

佛陀开示美色

雨季安居结束前两个星期,一个异常美丽的女人造访佛陀...

在三界火宅中化热恼得清凉

由于受到吹袭台湾超强热带气旋的影响,这两天香港气温...

各宗要略——禅宗

源流 佛教分显密和教宗之别。宗指禅学,禅宗是以心传心...

学佛人须以躬行实践为事

汝既发心皈依,今为汝取法名为德熙。谓以大菩提心,俾...

无诤三昧的须菩提尊者

须菩提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他豁达自在,被众比丘敬...

「修持法」和「供养法」的利益和妙用

问: 各个法门有修持法和供养法。请细说这二种法的利...

涅槃的含义

寺院所供奉的佛像,一般有立姿、坐姿、卧姿的不同。卧...

星云大师《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1》

各位同学: 大家都是佛教的青年,一个佛教青年就应该...

素食男的六大好处

一、爱心指数高 素食男的爱心指数是超五星级的。一个...

舍利弗尊者得聪明利智的因缘

昔日,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出家不久,就漏尽烦恼,证得阿...

佛开示布施应有的三因缘

布施应有的三因缘(物净、心净、福田净) 布施,梵语音...

果报有四种,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

《优婆塞戒经》这部持五戒的经说报有四种报: 第一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