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淡泊人生,需要我们精进不怠

2016/0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淡泊人生,需要我们精进不怠

“淡泊”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面的解释是:“不追求名利”,如:淡泊名利、淡泊明志等。《东观汉记·郑钧传》载曰:“好黄老,淡泊无欲,清静自守。”这就是道家的一种处世态度:淡泊无欲,清静无为。宋代诗人秦观在《送蔡子明襄用蔡子俊韵》中写道:“故人淡泊处天性,鹪鹩巢林一枝足。”这同样是说,淡泊是一种知足、不逐名利的心态,其实古往今来的先贤哲人们,无一不以“淡泊”二字为座右铭。淡泊人生,方能不忘初心,有始有终。

淡泊人生,需要我们少欲知足。少欲知足在佛经中多有论述,是佛祖希望信众们持有的一种生活态度。对于自己尚未得到之物不贪求,谓之少欲;对于已得之事法,即使少得亦觉满足,谓之知足。《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经中是说,多欲多苦恼,知足才能富乐。唯有少欲知足,我们才能不为名闻利养所累,才能不为权势利禄所羁绊,才能真正淡泊人生,福乐相伴。

淡泊人生,需要我们勤修福慧。诸葛亮云“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人生,需要我们明志、达远,放下身心的束缚与障碍,追求自由与洒脱。这就需要我们勤修福慧,培植自己的福报,长养自己的慧命。一个有福报的人,是需要广结善缘才能去成就的;一个有智慧的人,是需要面对很多困苦和挫折才能成就的。我们想勤修福慧,就不必患得患失,只需要勇敢地去面对,去承担,去付出,去创造,就能在人生中找到真正的乐趣。“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当我们福慧具足,就会活得轻松、自在、洒脱,也就达到了淡泊人生之境。

淡泊人生,需要我们精进不怠。佛陀曾说:“诸事无常,精进不怠。”即是说,我们的人生如同光怪陆离大千世界,倏然多变,生老病死等人生“八苦”一直在我们身边。如何才能淡泊这复杂多变、无常的人生呢?那就需要我们精进不怠。精进不怠就是要求我们发出离心,发勇猛心,不忘初心,誓不退转。《了凡四训》中讲到“天下聪明俊秀不少”,聪明的人太多了,为什么不能成就自己呢?“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就是大部分人常常陷入因循苟且之中,容易懈怠散乱,被无常多变的人生所困顿、桎梏,而耽误了自己,所以,我们要时刻找个心念,精进不懈,时时观照自心,修正身心,才能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失初心,淡泊人生。

淡泊人生,需要我们心无旁骛。何谓心无旁骛?即是说,心中没有太多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常言道:“一心不可二用。”我们若想做成一件事,就不能有二心,就不能分心。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只要我们能集中精力地去做一件事情,就能获得圆满。实际上,我们心很容易散乱,思想很容易散漫,以致我们很难去关注一件事情,很难去成就一件事情。唯有物我两忘,心无旁骛,才能专心致志,集中心念和思维去完成任务;唯有心无旁骛,心系一念,才能摒弃身心之外的一切烦恼,破除妄念与执着,达到淡泊人生之境。因此说,淡泊人生,需要我们心无旁骛,去克服人生中的种种困惑、疑虑等等。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淡泊人生,是一种轻松愉悦的处世态度,是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豁达情怀,是一种“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的怡然之境。只要我们能少欲知足、勤修福慧、精进不怠、心无旁骛,就能达到物我两忘,淡泊人生之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去自如。淡泊人生,人生淡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佛子之行

我给大家讲个真人真事吧!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名为《...

以上十事,都是做人失败的原因

朋友好心对我们说:你做人非常失败,我们听了不必生气...

用觉悟奉献来提升我们人生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今天,我们相聚洗心禅寺,这是缘...

越努力就越幸运

一个人经历的越多,他会思考的越多。越是优秀越是努力...

曾国藩是如何成就的

湖南有个人叫做唐浩明,唐浩明研究曾国藩。他就写了一...

合理地舍弃,才能得到更珍贵的

有一只狐狸,看到围墙里有一株葡萄树,枝上结满了诱人...

胜利了人家就会恨你,落败了则带来愁苦

【胜者招致憎恨,而落败带来愁苦,唯有放弃胜败之心,...

【推荐】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的角度去面对人生

如果你的情执是很重,把世间的事情,每一件都看得很重...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宗舜法师:灾难来时是念阿弥陀佛还是念观音菩萨

崔明晨: 那么法师,刚刚您谈到了,就是说在危难时刻...

受持菩萨戒的心得体会

我受菩萨戒的经历和感受 某天,引领我入佛门的大师兄说...

学佛后有病还要不要看

一些学佛的人听到别人有病就会劝人专心念佛,不要在意...

四无量心

菩萨须内具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

【佛教词典】功德田

(杂语)三福田之一。三宝也。在宝具无上之功德,自此...

【佛教词典】诸家宗派

全一卷。清代僧守一空成编。光绪十六年(1890)与著者...

伐树取果

人是万物之灵,有智识,有才能,有远见,有良心,有道...

居士如何在生活中落实和传播佛法呢

随着现代弘法方式的改善和弘法途径的增多,当今社会,...

如何使人际关系不复杂

答案只有四个字,即「用情用理」。意思是说用慈悲、用...

圣严法师:为何要皈依三宝

我们相信,在所有的佛教徒中,大部分是没有皈依过的;...

识神随业走

《大智度论》里面有个偈子:鸟来入瓶中,以縠掩瓶口,...

「天地人合一」是否回归本源

问: 天地人合一是否回归本源?它与圆成佛道是一还是...

有多大智慧,就得多大的解脱

供僧如供佛,你能至诚恳切恭敬,以清净心供养三宝,完...

福报是自己努力得来的

常常有人羡慕:某人的福报真好,家世风光,子孙多又孝...

圣严法师《最好修学哪一宗?》

在前面已经说过,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是由于学佛者的根...

微笑会给你带来好运

一天,布恩去拜访一位客户,但是很可惜,他们没有达成...

从医学的角度看堕胎对身体的危害

上天有好生之德,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医学报告指出堕...

不小心谤法还能往生吗

问: 谤法的罪很重,我们都很害怕。我们是以好心来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