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放弃主宰,因为一点好处都没有

净界法师  2022/09/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放弃主宰,因为一点好处都没有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妇人,跑到河边准备要跳河自杀。正当要跳的时候,佛印禅师一看赶紧过去把她拉住。佛印禅师说:“你怎么回事呢?”她说:“师父啊!我没法活下去了。”“这怎么回事呢?”她说:“我本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但是后来我小儿子生病了。生病后,因为我一时的疏忽就死掉了。死掉以后,我先生就怪我了,就跟我离婚,所以我家什么都没有了,先生也没有了,儿子都没有了,所以这个日子我没法活了。”

佛印禅师是高人,他没有教她说怎么去对治,他只问她一句话,他说:“你结婚多久了?”她说:“我结婚三年了。”“那你三年前是怎么回事呢?”她说:“我三年前过的日子还行,我就是一个还没结婚的少女。”那佛印禅师说:“你现在生命就是回到三年前的没有结婚的因缘嘛!你三年前活得还不错,那你为什么现在那么痛苦呢?”

因为她面对这三年因缘释放的时候,她的心“仁者心动”。她跟她的家人结了三年的因缘,这是一个现实,但是我们一般人不愿意面对现实。我们一般人面对因果,最可怕就是不愿意认命,我们心中对因缘有一种过度的期待,我们希望因缘跟着我们心中期待的结果去走。

诸位!我再讲一次,人生不是你说了算。人生如果可以主宰,那佛陀就不要我们离开轮回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人生充满了变化,怎么变你是不能控制的。人生只有到了涅槃、成佛以后,你说了算,因为成佛以后,常乐我净,这个清净的快乐带有这个“我自在力”。

世间上只有一个人是自在的,就是佛陀。九界众生说了都不算,因为都带有微细的业力,尤其是凡夫的业更重。所以,我们在业力的掌控之下,最好是不要想去主宰,因为主宰对你是一点好处都没有,而你的过失极重。

我们合理地推论,这个妇人三年的因缘,本来她跟她的先生、跟她的子女过去生就结了三年的因缘,这是一个事实。它的种子就这么多,它的能量就这么多。但是,因缘释放完了的时候她不甘心,她想主宰这个因缘,她希望这个因缘能够照她心中的规划走。我们合理地推论,这个妇人会继续轮回下去,因为“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在唯识学提出一个问题,天亲菩萨说,本来因果是生灭的,是片段的,我们造业的时候是一段一段造,得果报也是一段一段的因缘,人生本来就是很多水泡的结合。天亲菩萨说,为什么前面水泡破了以后,我们会马上有一个水泡出来?为什么阿罗汉的生命结束以后,他的水泡结束,他后面的水泡不会启动,他能够落入无生?因缘是片段的,是谁把它串起来?这个很关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因为你有所得心,就使令因果把它串起来。

就是说,本来你造了业就已经犯了第一个错误了,你不应该给阿赖耶识造那么多业种子,但这个错误还可以原谅。不可原谅的是,你造了业以后你又想要掌控业果。这件事情不可原谅,因为你会让业力无穷无尽地相续下去。这就是为什么你死了以后马上又出现一个水泡,因为你自己不想结束。人生就是你自己不想结束,你的那种有所得心永远在追求一个你想要的结果,所以轮回就永远不会结束,因为你的心也不想结束。

所以诸位!我们现在的现实是这样,我们现在的阿赖耶识有很多的业力,但是临命终的时候你不能让业力活动,你的心就开始要stop,你的心要开始停止了!你必须要做“今生是收尾”的打算,你必须要知道,你今生是生命的最后一生了。如果你的心不想收尾,你的业力是不会收尾的。

很多人的心态不对,这就是为什么他念佛念这么久,还是没办法往生。因为你没有成功让业力沉淀,所以你不能达到带业往生的标准。业力,从一种强大的牵引力要转成一种寂静的可带式的业力,前提是你自己的心对未来的果报要放弃主宰。好,我的生命到此为止了,你自己的心喊停。你自己的心真的想要停止,那个业力才会停止。就是,我不想再主宰,后面的因缘,不管对我是快乐是痛苦,反正我不要了。你的生命就有变化了。

所以我们看到,善导大师的皈依也好,蕅益大师的正念真如也好,其实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放弃主宰。因为你不放弃主宰,阿弥陀佛拿你一点法子都没有。我们必须要让自己的业力沉淀。你要走出过去的业力,你才有办法面对弥陀的光明。这个房子你都走不出去,你可别怪太阳照不到你。你自己喜欢窝在房子里面,你不能够说阿弥陀佛光明不照你,不能这样讲。

所以你看善导大师是什么概念,善导大师是怎么告诉我们放弃主宰。他说,你业障深重,求出无门;弥陀大愿,必定救拔。所以他是用怖畏心,反正你业障深重,你再轮回下去对你也没好处。所以善导大师的意思,就是让你“不敢主宰”。

就是说,你有本事,你再主宰,你再轮回下去,试试看!所以善导大师的思想是让你不敢主宰。反正你看透了,轮回,你付出代价太多,快乐太少。我再这样轮回下去,对我也一点好处都没有,我赶紧撤,到极乐世界去了。这种思想也不错,叫作不敢主宰。

蕅益大师的思想是:没有必要主宰!他告诉你:“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本来没有生死。所以,这个人生是如梦如幻的,你本来就没有,你只是在虚妄的因缘里面“自心取自心”。你自己打妄想,变现一个业力的果报,自己去打妄想、去受用。所以蕅益大师的思想是没必要主宰,因为它本来就是假的。

不管你是不敢主宰也好,不管你是没必要主宰也好,反正效果是一样,就是不能主宰。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两位祖师的善巧不同,但是结果都一样,就是让你断除来生相续的主宰。

这一点对净土宗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你成败的关键。也就是说,你没有处理好你的生死业力,你根本没有资格谈往生。你业力都没有沉淀,你怎么往生呢?阿弥陀佛没有来之前你就被业带走了,你怎么往生呢?连助念都来不及。

我们必须要处理好我们的过去。一个人不能走出过去,根本没有资格谈开创未来。你哪有什么未来呢?你必须走出过去的业力,才有资格开创未来的净土。

那么怎么走出过去呢?你自己想结束。这很重要!你的内心不想结束轮回,你对来生还有所期待,还想要去主宰它,那对不起,那你就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因为你自己去招惹业力的,那你就不要怪业力对你无情,就这样子。

所以我们过去造了很多业力,现在都有弥补的机会。但是你现在只有一次机会,只有一次机会,就是别再去刺激它了,赶快把对来生的爱取、主宰放弃。你可以用痛苦的果报来激发自己,说,我再轮回下去也没好处了,没准还到三恶道去,划不来,我赶紧到净土去得了!你用怖畏心放弃主宰也可以。你也可以告诉自己,人生本来就是在做梦,再做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一生一生的都是没有真实性。所以,你不管是不敢主宰还是没必要主宰,总而言之就是放弃主宰。

你一放弃主宰以后,“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你的愿力就产生作用了。你本来是由业力主导的人生,转成由愿力主导的人生,你的净土的功德就出现了。这个道理就是这样,我们看善导大师的概念,蕅益大师的思想,都是这种想法。

当然,蕅益大师的东西讲得更彻底,它把人生从一种业果的思考提升到真如的思考。那么从真如的角度来看人生会看得更透彻,从真如的角度提起佛号,当然操作起来更自在。

《禅观与净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是众生出轮回的捷径

净土行人要努力让自己念出的这句阿弥陀佛,如沉舟溺子...

星云大师《小草精神》

小草,不能轻视! 你看!墙头上、峭壁间,一根小草从...

不要把事物看成你可以永远拥有的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

人最大的障碍从哪里来

我们修行人很怕听到障碍这两个字,你知道障碍是哪里来...

「半」的处世哲学

明末清初的硕学鸿儒李密庵,有一首《半半歌》 看破浮...

【推荐】无事是贵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被戏称为事儿妈。望...

人生三百岁

最近常有信徒对我关心,他们有两种问候方式,一种是:...

耀一法师的出家因缘

在没有出家之前,我是从事戏曲艺术工作的。一个偶然的...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一次喝醉,身体九个器官都受罪

几杯酒下肚,你可能有一些自信满满,飘飘欲仙的感觉。...

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

我们中国人经常要去算八字、算命,其实这个是有道理的...

【推荐】颠倒凡夫如何得到临终的正念

我们佛教的修学,相对于其他的宗教来说,算是比较多元...

专治想不开的21句话

1.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不要害怕...

【佛教词典】如意轮陀罗尼经

全一卷。唐代菩提流志译于景龙三年(709)。为密教用以...

【佛教词典】变成男子愿

(术语)诸佛有一切女人各变成男子之愿。无量寿经上曰...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总共经历了两千年的时间,我们回顾...

怎样检验出离心及出离三界火宅

检验出离心 佛说死无常,死来无定期。若已经得到人身,...

山道上的小虫

清晨登山的时候,在山道阶梯上,看见一只被人踩扁而黏...

修行中的三种错乱过失

在修行当中,我们一般凡夫有三种过失。 第一种人,凡夫...

你是否已经忘了金钱最初的意义

在你愁眉苦脸度日之际,是否已经忘了金钱最初的意义,...

慈悲是佛道的根本

古人说,慈不掌兵。孙子也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

必须觉悟的三层道理

我们在没有学佛之前,我们的内心状态是跟着感觉走,你...

一念淫心祸无央

一日,邻近舍卫城的村庄中,有位妇人抱着孩子、拿着水...

未来不由你计划,业果来安排

此世不执著,他世也不要执著,过去也好,未来也好,都...

生命是我们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生命观,《华严经》讲到应观法界性,...

如何以礼待人,显见自心中佛

礼是礼貌,待人的礼节,礼仪等,第一堂课已讲过。现引...

大安法师2022新年开示

初一开示 南无阿弥陀佛,大家新年吉祥!今天是虎年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