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面对痛苦的正确态度

衍慈法师  2016/03/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面对痛苦的正确态度

苦是由前生身语意三业作恶的因,今生所招来的果报。因果之道,丝亳不爽。《大宝积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由此可知,面对苦果问题,便不该怨天尤人,愤世嫉俗,甚至偏激行恶等。

经云:「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所以应当断恶行善,使令恶报转善。从古至今,由积善改造命运的例子,不胜枚举。袁了凡先生的一生际遇,就是一个好例证。知道命中注定自己无褔、短命、无子送终及一事无成等,故立志专做善事,以后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寿命增长,功名中举,并且丁财两旺,

所以说知道苦,若能断恶修善,这就是一件好事了。若能进一步仰慕涅盘之乐,便要勤修戒定慧之道。当知如是因如是果,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此是面对果报正确的态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衍慈法师文章列表

有病方知身是苦

有人说可怕的是痛,痛得非常难过,如果病了不痛,病也...

恳切至诚念佛诵经,决定可以消除宿业病苦

世人病苦,多属宿世杀业所感。无论何病,若能恳切至诚...

多生欢喜,莫生烦恼

一般社会上讲精神战胜物质,佛教讲心生种种法生,心灭...

业障的来源与对治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罪在哪里?或者叫:业障在哪里?...

学佛人要透过这关,不需要去求

这个世间还有求不得苦。由于我们有欲望,对外部世界有...

圣严法师:随时要有面对无常的心里准备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有面对无常的心理准备,走完第一...

星云大师:工作的态度

工作即生活!所以,世间每一个人都不能没有工作。要工...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岂可轻言自杀

以佛教的立场来看,杀人的定义,包括杀别人与杀自己。...

佛陀为何要制定戒律

从声闻律上看,是因事而制。在家众要确保人身不失,故...

宏海法师:净土或问

第一讲 好,各位正法学堂的同修,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

我们念佛为什么不能感应

大乘佛法的一个观念是这样,诸位要知道,你要修圆顿止...

《法华经》中的七种比喻

《法华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被佛教界称为经中之王,...

【佛教词典】樗蒲

博戏之名。又作摴蒱。此物或如枣核状。掷樗蒲赌之,以...

【佛教词典】回忌

指人死亡后每年之忌日。如三回忌、七回忌、五十回忌、...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这...

酿酒卖酒者应当这样忏悔

【原文】 卖酒者当自念云:五谷本以养人,今糜烂为酒,...

任你有多大能耐,也留不住这三样东西

《心经》里有一句心无挂碍,意思是内心没有任何的牵挂...

慧律法师:世间任何的东西,只是暂时借你用的

圣人告诉我们: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这就是说,世...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第一》

人的身材有高有矮;人的力量有大有小;人的智慧有深有...

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的

有个小孩子,在读小学的时候,他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

如何看待佛教的咒语

问: 我曾在网上查过咒语的来历、定义和作用,但说法...

父母为你点亮的那盏灯

总有一些故事让人心动,总有一些文章让人泪流。请看下...

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何还要破妄显真呢

问: 有人说末法时期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破妄...

【推荐】星云大师《放下身段》

处境愈顺遂的人,一旦不如意的时候,他就放不下。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