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对待被社会的各种愚弄和不公

学诚法师  2016/03/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对待被社会的各种愚弄和不公

问:师父我觉得自己被这个社会各种愚弄和待与不公,我依旧相信美好,但我的内心沉沉的,很难再点燃起热情。

学诚法师答:“社会”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不是一个实体,所谓“被这个社会伤害”,只是自己内心的一个感觉,是自己内心攫取了种种境界,并落到心中形成的一个印象。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内心扮演了最重要的导演角色,它如何去选择、理解、判断信息,决定了这出戏是什么色彩,心若忧郁负面,看到的“社会”就是阴沉的;心若积极乐观,眼中的“社会”就是美好的。自己不是一个被动的存在,社会也不是一个所观察的对象,要记得“自己是主人翁”,从自己内心开始改变、开始努力,那就完全不同了。

问:师父,是不是人的自信和自卑都要与外界相连?那对来源于别人的赞美和批评又该怎么做呢?

学诚法师答:因为我们的内心不够强大,才会心随境转;也因此,修行初期我们需要借助清净、善良的外境来帮助内心成长。要让自己内心具足正念,善于借境修心,而不要被境界牵着鼻子走。譬如他人的赞美,听到后要增长信心而不是傲慢;他人的批评,听到后可借以警策、降伏高慢,而不是自卑懊恼。

问:师父,无欲无求是放下一切吗?

学诚法师答:人要有高远的追求,才能对浅狭的境界“无欲无求”。古人云“所欲有甚于生者”,要找到这个“甚于”五欲、娱乐,甚至生命的东西,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放下一切”。

问:年纪小一点的时候就是很极端很分裂的性格,日子过得要么自闭要么夜夜笙歌,但那个时候还是热衷于倾诉的,渴望被认同和了解的,可是现在已经不大喜欢表达了,觉得其实说什么都是毫无意义的,还容易祸从口出。师父,我是太悲观了吧。

学诚法师答:活得比较迷茫、情绪化,要多读书、多思考、多亲近善友、行于善业。

问:跟父母聊天,谈到了因果,会不会很伤他们的心,求师傅指点。

学诚法师答:因果不是这么去用的,不是用因果去解释说明一个人现在的境况,尤其是不好的境遇。对于自己,如果深信因果,当遇到困厄、逆境时,可以用因果来转化内心的痛苦,激发力量;对于别人,特别是不懂因果的人,不能这样去想、去说。这样想,会丧失自己的慈悲心;这样说,会很伤人。

问:师父为什么人对至亲之人的容忍度和耐心要差过其他的人,有时候一发脾气就告诉自己这是考验这是考验,可是还是容易起脾气,对别人基本不会啦,都不会陷入到事情本身里去,亲人却不行,这是为什么呢……

学诚法师答:是我们故意想对亲人不好,而是面对亲人时,我们的烦恼无处掩藏,谁和我们朝夕相处,我们的烦恼就最容易伤害到谁。当我们面对最亲近的人时,也就是自己的烦恼最没有伪装的时候,也是真正能够看清自己的时候,“敌人”就是自己的烦恼。

问:法师您好,通过发现别人很多很多的缺点能提高智慧取得胜利,还是发现别人很多很多的优点能提高智慧取得胜利?我看到很多人都是发现了对手的弱点缺点取得胜利的,我觉得这样的人就很有智慧。所以我觉得,发现别人的过失就能增长智慧。朋友介绍刚刚接触佛法的菜鸟,还请您多多指教

学诚法师答:先有了智慧,才能知人知彼、看清形势,从而取得胜利;不是通过看别人的缺点、过失来增长智慧。有智慧的人,看到别人的缺点也能增长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没有智慧的人,看到别人的过失只会增长自己的愚痴与黑暗。初学者,看人过失就如收垃圾,看人优点犹如聚宝盆,你愿意收垃圾还是聚珍宝?

问:法师您好。从小被教育努力考学,找好工作。工作后,明知应继续深造,充实技能,可总提不起兴趣,缺乏动力,得过且过,行尸走肉一般,不知心在哪,不知忙忙碌碌的意义,烦请法师开示。感恩您。

学诚法师答:学习是为了找工作,那么工作又是为了什么呢?吃饭为了活着,那活着又是为了什么呢?人的迷茫是因为缺乏宗旨,没有信仰之光照耀的内心就没有方向和力量。所以,寻找人生的意义,是值得每个人认真思考的问题。

问:顶礼法师,法师,那如果理想和责任相悖怎么办呢?

学诚法师答:那说明自己没有真正想明白责任是什么。

问:大师,为欲念深重,妄想执着所折磨,求开解!

学诚法师答: 一个病人,若求取了很多药方,却不肯服药,再多药方也没有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人可以有霉运,但不可有霉相

美国从事个性分析的专家罗伯特菲力浦有一次在办公室接...

这里不是我们的久留之地

小时侯读《一千零一夜》,记得里面有这么几句话:尘世...

如何最大限度的改变命运

问: 师父说,今生的命运只能做局部的改变,很难做整...

是否不能妄生度众生之心

问: 弟子冒昧请法师开示,在听法师讲的《佛说阿弥陀...

恨了邻居十年,我收获了什么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那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有幸...

第一念是哪里来的?如何让它不起

问: 当自己遇到人或事儿,刹那间就会一丝贪嗔闪过心头...

不做物质奴隶的小人

我们处于这二十世纪六十年的今日,大多数的人,物欲薰...

若明一切境界都有前因,则自然能够放下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把心安住在向往美好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

佛给在家人提出的五条基本规范

在佛教里面,释迦牟尼佛给在家人提出五条基本的规范,...

新年吃素增福增寿 舌尖上的素食中国年

中国许多地方都有新年第一天吃素的习俗。古人有言,一...

持戒破除四种「障」

破烦恼障: 戒如金刚,持戒可以破坏烦恼,而不被烦恼...

【佛教词典】尸罗四义

尸罗,为防过止恶之意。其四义即:(一)清凉之义,乃远...

【佛教词典】大雁塔

乃我国名塔。原十层,今存七层。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慈...

有两种人念佛最老实

念佛是我们的生命,那什么是养分呢?就是法义的学习。...

不要和诱惑较劲

一天,大鱼问小鱼们:在一个钓钩上挂着一条又肥又嫩、...

圣严法师《多闻与所知障》

凡人多半眼高手低,能说不能做。聪明人和知识分子尤其...

居家的过患

居家之人,富贵者有守护、维持、增上财富的辛苦,贫穷...

罗汉鞋的鞋洞有什么含义

平时在与信众的接触中,有很多信众对出家人穿的罗汉鞋...

对自然界心存敬畏

现在各大旅游区风景点也被过度开发。本来去旅游去登山...

【推荐】世间上什么寿命最长

奋勉不放逸,克己自调御, 智者自作洲,不为洪水没。 ...

法显大师历时十五年的西行求法之旅

大愿力行无胆怯 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 这是《佛...

做自利利他的佛弟子

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开始转向精...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我家附近的十字路口,是这条街的商业中心。路口对面的...

普陀山的「磐陀石」表何法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应该此时呢看到我身后的这块著名...

谁能调伏众生的心

一天,四众弟子、诸大国王、臣民在舍卫城给孤独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