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聪明之人与智慧之人的区别

衍慈法师  2016/05/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聪明之人与智慧之人的区别

世间上很多人不能认识到自己。例如生是从哪里来的,死后又去到哪里,在世上几十年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等等问题。所以说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叫做欲界,人只有一口气存在,所面对的欲望,离不开财、色、名、食、睡,其实这五欲是罪恶的五条根。外界五花八门种种的物欲,如果没有定力,我们很容易盲目地跟着境界走,产生很多妄想,什么我见、我喜爱,我慢,乃至我痴等烦恼,令人心灵动荡。这些欲望,只要接触到,人都希望追寻得到、乃至占有。拥有之后,更不会安于现状,总会与人作比较,更会用尽种种方法去争取更多及更好。

聪明人常常运用自己在世间上所学到的知识去处理事情,不知道聪明只不过是根尘和合所产生“识”的作用,这种世智辩聪,不惜一切去争取,会令自己产生很多烦恼,人变得越来越迷惑,给自己制造很多痛苦之余,甚至会走错路,最后令自己堕落。吸毒是一个例子,环境污染又是另一个例子,有人为了赚钱或升官,用尽种种利己害人之手段去达到目的,这些人生百态,举目皆是。

有智慧的人就不同了,他们已觉悟到人生之真理,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懂得从正业中去获得金钱,孝顺父母、奉侍师长,以回馈社会为己任,把快乐带给大家,他人快乐即是自己快乐,他人有烦恼就去为他们解决。做这些事情不是为了名闻利养,而是尽自己在世上的因缘,付出一分绵力,所以不会把个“我”字放在第一位,用随缘随份这个心态去做有益他人之事,不论成功与失败,都不会得意或埋怨。失败之时,懂得用惭愧心去反省检讨,有错则改,下次会做得更好。与此相反的有另一类人士,他们不论对与错,为了保护自己,只要心内烦恼指数升高,便马上为自己辩护,产生更多的不满与瞋恨心。

你们认为后者有智慧吗?有智慧的人,即使事情成功了,会感恩大家不分彼此,众缘和合,才会成事。所以说有智慧的人,每当面对见闻觉知时,都会留意心中产生的感受,要自己觉醒。佛法不竟是从众生身上求。我们要得到进步,也是要在众人里不断去磨练。又能明白六道轮回,所谓如是因如是果,种善因得善果之道理,那么,对身口意就会谨慎用事,生活也自然过得开心自在,人生才有意义和价值。

在佛门里就有学习智慧这一科,所谓得究竟解脱的三无漏学,智慧,是从戒与定开发出来的,我们用戒来管理违犯之心,用定来指挥散乱之心,用慧来开导愚痴之心。先学做人,学如何去管好自己的心猿意马,对人上恭下和,处事明辨是非,做到处事恰到好处。不断去改善圆融自己的修养,把正直之人格树立起来,令自己做人处事合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至于定之修习,方法很多,总要经过一轮训练,简单来说,面对境界之时,先行深呼吸,停一停、想一想,找回自己的心,才不会恼乱行事,在顺境时,不会生起骄慢的心,也不会被快乐所转,这样就会容易找对应付贪瞋痴三毒之方案。

学不成功的,都是因为没有智慧,不愿意把“我执”放下,不愿意接受别人之意见,更不愿意把自己拥有的,好的东西让给别人;但不要忘记,人们的烦恼只因有“我执”,导致终日郁郁不乐。所以说要解脱烦恼,必须修戒定慧,发菩提心,有佛法智慧才有办法,这才是真智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衍慈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要空,才能有》

佛教讲空,是要空诸执著,空诸两边,空诸假相,空诸对...

圣严法师《爱情的智慧》

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

曾国藩的七副对联,说尽人生大智慧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这是一副自诫自勉...

慧律法师《佛心慧语》

(一)自觉篇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

世智辩聪与般若智慧

世间人书念得多,接触的事物多,看得多、想得多、观念...

慧不贪欲

佛陀在舍卫国的只洹精舍度众时,城中有一大富长者,育...

圣严法师《慈悲的智慧》

有许多人跟我谈到,他们旅行到贫穷国家时,经常看见满...

巧媳妇的故事

从前,舍卫国的波斯匿王有一个大臣,名叫梨耆弥,拥有...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没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

怎么样能够战胜自己呢?当然佛陀是用智慧,不是强忍,...

遇到逆境时,应存三种观想

我们看第三段的历事练心,转逆缘成菩提道。我们先念一...

心理素质不好,顺境也会产生障碍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三辈往生中上辈者要舍家弃欲而做...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问: 尊敬的师父您好,现如今人与人之间有好多矛盾,...

【佛教词典】觉魔子

(杂名)西藏新志中曰:藏民笃信佛教。所生子女,出家...

【佛教词典】梁栋

【梁栋】 p1039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页云:梁栋者:谓彼依...

弘法利生需要剿灭个人的私欲

摧灭嫉心,不忌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

受苦能消业的前提是什么

问: 《文钞》中说,受苦时作消业想。弟子的困惑是,受...

佛教的弘法人才太少了

中国的宗教市场非常非常的广大,很多的居士包括潜在的...

因为不知道,所以勇敢

一个下雪的晚上。农村有户人家,半夜里有人敲门。主人...

心不知心,如何万虑休

在不念阿弥陀佛名号之前,我们每天都在打妄想,都在念...

聂光坚的往生故事

聂光坚,乃湖南聂云台居士之侄子。曾留学美国,天资聪...

星云大师智慧法语

1、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

大乘佛法为什么叫「大」呢

先看大乘,先解释乘这个字,乘是指车乘,车乘有运载的...

食肉是人类既残忍又自残的贪欲

美国素食者协会调查显示:粗饭素食在美国渐成风尚,全...

【推荐】难道您还没有玩够吗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民国高僧谛闲法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给大家介绍了这么多的净土祖师,几...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