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净界法师  2021/12/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第一讲)

我们今天能够暂时放下世间的尘劳,大家在一起研究佛法的课程,这件事情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是非常的稀有难得。

基本上,我们佛法的修习目的是追求身心的安乐。这当中也包括了现世的安乐,也包括了来生的安乐。那么这种身心安乐的出现,必须有两个主要的因素:

第一个因素就是善业。换句话说我们的身口假设造作了善业,就会使令我们身心出现安乐的果报;假设我们身口的造作是一种恶业,就使令我们的身心出现痛苦的果报。所以我们追求安乐的第一个修行,就是必须要持戒,透过戒法的修持来断除我们的身口恶业,来积集广大的善业,所谓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这是我们追求安乐的第一个条件。

其次就是我们内心的善念。假设我们的内心是扰动不安,这种情况也会引伸我们痛苦的果报;假设我们的内心是一种寂静安详,它也会引伸安乐的果报。所以决定我们安乐的第二个因素就是我们心中的念头。所以我们在持戒清净以后,进一步要做的就是以止观的修学来调伏我们心中的妄想,使令我们的内心能够安详寂静,寂静安详,这样子才能够达到究竟的安乐。

我们这次研究的课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天台智者大师的慈悲,他总共利用十科,从止观的具足条件到止观的方法,乃至于到止观的功德相貌,总共有十大科,很清楚的有次第的引导我们如何地修止,如何地修观。我们透过这样的一个修学能够使令我们今生乃至于来生得到身心的安乐,这是我们学习这个课程的目的。

现在我们看讲义:《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将述此义,大科分四:

甲一、解释标题

甲二、作者略史

甲三、随文释义

甲四、结示劝修   今初

我们解释这个课程分成四大科来说明:

甲一、解释标题。首先我们解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这八个字的题目。

甲二、作者略史。第二科我们介绍天台智者大师的一个生平、一个简略的历史。

甲三、随文释义。我们就随顺本文来解释其中的一个义理,这是正文的一个主要的内涵。

甲四,结示劝修。我们最后以一个简单的表解来总结这个止观的意义。

现在我们看第一科,解释标题。解释标题,我们分成两科:第一个是总释标题;第二个是别释止观。先一个笼统地解释,第二个再各别地解释。

甲一、解释标题

乙一、总释标题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这次的标题是《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这个标题是个单法立题。就是一个法,没有人也没有譬喻,就是以法来立题。这个法有两个法:第一个法是止观;第二个法是坐禅,这也是一个法。有两个法门,我们先照次弟来解释,先解释修。

修:磨练身心,对治习气名之为修。

就是说我们以清净的佛法来磨练、来锻炼我们的身心,来对治我们的烦恼习气,叫做修。所以这个修有修正的意思,把错误的颠倒的习气,用清净的法门来改造它,使令它变成清净,使令它变成不颠倒。修,有修正的意思,麿练身心,对治习气,名之为修。

习就是:数数造作,不令间断。

数数造作,不令间断,就是说我们这样的一个修行,它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是一次一次地重复,要长时间地数数地去造作,不令使它间断,叫做习。由生转熟,由生疏,这个法门的运转在内心当中是生疏的,但是你强迫它一次一次的在心中运转,它就变成熟,由生转熟,由熟生巧,它就有力量。

修习两个法门,这当中第一个是止观的法门,第二个是坐禅的法门。这两个法门的关系,一个是总相,一个是别相。止观我们过一会会特别的解释,它是一个总相,就是这个课程的主要内涵,就是在讲止跟观,以止跟观来调心。

那么为什么又要安立一个坐禅呢?

这个事情是这样,这是一个别相,这是初学者的一个下手方便。虽然止观的调心是通于行住坐卧,因为它是一个心地法门,不管你的身体的动作是在走路或者是站着或者是躺在床上或者是坐,行住坐卧都可以在内心当中去修习,都可以在心中去运转,但是就着初学者来说,你以坐姿最容易相应,因为你如果是在身体的活动,身劳神动,你身体的活动会带动你内心的扰动,所以它容易引生掉举。虽然你躺在床上身体不动很舒服,但是你容易造成昏沉,睡着了。所以就着一个初学者来说,这个坐姿是最容易相应的。

所以这个地方,它在讲完止观以后特别地标出他的一个下手方便——坐禅,以坐姿来修习止观。

禅就是静虑,寂静就是止,思虑就是观。禅事实上就是止观,以坐姿来修习止观。换句话说呢,标题当中就是要我们修习止观跟修习坐禅,一个是一个广大的法门,一个是下手方便,这个是一个简要地解释这次的标题。

看乙二,别示止观。第二段我们就要详细地来解释止观的内涵,看丙一、止观功德。我们先解释为什么要修习止观?修习止观对我们的身心有什么好处呢?我们看第一段:

乙二、别释止观

丙一、止观功德

一、《解深密经》云:慈氏,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

佛陀在《解深密经》当中,他招呼了一声慈氏,这个慈氏就是弥勒菩萨,他说世间上的三乘的圣人,不管是声闻、不管是菩萨、不管是如来,这种三宝的境界,这种三宝的功德,这种三乘的圣人当然内心当中有很多很多的功德法宝,这当中提出了两个功德:第一个世间的善法,第二个出世间的善法。

圣人他还没有入涅槃之前,他有时候会入三昧,显出种种的神通变化,这种有为的境界,有生灭变异的境界。其次他由于入涅槃了以后,他一念心由于甚深法性三昧跟一个毕竟空的真如法性相应,那是一种无相的真如的境界,无为的境界,没有这种生灭扰动的这种相貌。

为什么圣人会有这样的功德呢?圣人的内心当中他为什么能够显出种种的神通,他又能够入无余无为的涅槃,我们凡夫就不可以呢?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不是上帝给他的。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毘钵舍那所得之果,是在因地的时候,因为他曾经努力地修习止、修习观所引生的功德。

换句话说,我们讲心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我们在经典当中在看佛陀赞叹法宝的殊胜,读《楞严咒》读过一遍以后,你现世所造的杀、盗、淫、妄的罪业当下就消灭,能够转地狱的火成金莲花,转地狱的火成安乐果等等。

的确,这个法宝、这个法,真的有这样的力量,但是,所有经典赞叹的这个法宝的功德,它决定不是在散乱心的时候出现,它一定是在一种寂静的三昧当中,去运转这个法,这个法才有这样功德。换句话说,我们这一念心可以去操作很多的法宝,当然,我们这样子一天散散乱乱的,也能够出现少份的功德,但是如果我们今天有广大的理想,要成就大功德,那你一定要修习寂静,你要用止观的法门来调伏你的昏沉掉举,把你内心的力量、内心的堪能性加强起来,这个时候法宝在你心中运转,才能够生起广大的力量。

所以这个地方佛陀就是勉励我们,说圣人的世间出世间的这一切的功德庄严,他们都是在因地修行奢摩他和毗钵舍那所引生的果报。这个地方佛陀就直截了当地说出止观是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功德的一个因地。

我们可以这样子讲,我们一个佛弟子,刚开始断恶修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刚开始应该好好地持戒,以戒法来对治我们身口的罪业,进一步就要开始有止观的修学,每天在家里面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有一定的时间,来自净其意,这个是得到更深、更广大功德的一个因缘。

看第二段:

二、《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习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

第二段是引用《佛遗教经》来开示,说汝等比丘,包括了所有的七众弟子。说佛弟子,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就我们经常的在一天的工作之余,每天晚上或者早上有一定的时间来干什么呢?做一些摄心的功夫。摄心的功夫有什么好处呢?你内心容易安定,不要让你内心当中一天到晚扰扰动动的,生命就在扰动当中度过了,不要这样子。

那么佛陀你要我们修定有什么好处呢?佛陀就解释修定的好处。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习诸定。就是说假设你能够让内心当中保持寂静住,你能够知,知就是能够深入地观察生命的真相,你能够观察到生命有种种的这种生灭变异的相貌。

我们一个人内心当中经常心外求法,在广大的色香味触法里面跑来跑去,这样子纷纷扰扰这个境界,我们很难看到生命的真相。佛陀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我们这一念扰动的心跟这个法一接触,一点都没有感觉,就像汤匙放在汤里面,我们不能去尝到汤的味道。

但是我们的心寂静下来,到佛堂当中先拜拜佛,忏悔业障,然后经行一下坐下来修止、修观,修观、修止,让内心寂静,这个时候我们再以这样的一种法宝,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来观察这个身心,你会有强大的感觉,你会觉得佛陀是一个真实语者,他讲话是这么的真实。这个时候你对三宝的皈依就加强了,这个智慧会增长信心,就像说舌头和汤接触,你能够明白这个汤的味道。

所以说我们能够经常地摄心在定,我们就容易依止佛陀的指导去深入观察世间的生灭法相,所以佛陀勉励我们,说汝等常当精勤修习诸定。

这段是一个总说,在以下讲出一个譬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若得定者,心则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说我们经常在定,心就不会扰动,讲一个譬喻,说一个人他非常爱惜这个水,这个水指的是智慧,因为这个水能够洗除我们身上的污垢,就像是智慧它能够洗除我们心中的烦恼。那么这个水怎么能够保存呢?善治堤塘。堤塘就是做一个围墙,说下雨了,有很多的水,但是没有堤塘没有这个围墙,水就分散掉了。

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

修行人亦复如是,我们为了要成就更深入的智慧,更广大的功德,应该要经常修习禅定这个堤塘,使令智慧不漏失,这是一个修定的目的。

这个地方,从这段的开示,我们也知道一个消息,就是说这个止观,它是要先成就止再成就观。就是说你一定是先把堤塘做好了,才能把水累积起来。就是说我们去观察生命的真相,你一定不是在扰动当中观察,你一定是先让心寂静住,再观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为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你的内心寂静的时候呢,你把这个法宝在心中运转的时候,你就能够去深刻地体验。

所以这个地方是说,这个止观的修学,先修止,再成就观,佛陀有这样的一种意思。看第三段:

三、《大宝积经》云:

满设恒沙界,珍宝供养佛,

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

佛陀在这当中做了一个比较,说这当中有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布施,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布施呢?满设恒沙界的珍宝,用满是恒河沙世间这么多的珍宝,这么广大的财物来供养谁呢?来供养佛,来供养最殊胜福田的佛。那么你做这样广大的布施呢,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你不如在一天当中出家,当然这个出家也包括出世俗家,也包括你能够出烦恼家。就是你在家里面,你能够拔出一个小时的时间,不要一天到晚跟烦恼在一起,我一个小时要解脱烦恼。干什么呢?修寂静,这个寂静就是修止修观。

这个地方,我们很难明白佛陀这段话的一个本意,不过我们简单地做一个解释:

基本上我们这个安乐有两种的安乐:第一个是属于色身的安乐;第二个是属于内心的安乐,这两种差别。色身的安乐就是我们这个眼耳鼻舌身去接触色声香味触,会有一种快乐的感觉,感官的感受,但是这种感受有两个过患:

第一个,它是扰动不安的,就是这个感官的快乐虽然有乐受,但是让你扰动,让你弟子心不安,就有这个过患。

第二个它是杂染性的,就是说你在受用色身安乐的时候,它会增长你的烦恼跟罪业,这件事情很严重,会增长你的烦恼罪业。就好像说桌子上有美好的食物,里面放着毒药,你去尝这个美好食物的当下,你也必须要去承当它所夹杂的烦恼罪业的毒药,因为你不吃不行,药已经放在里面了。

所以说色身的安乐它有扰动性,有杂染性。

这个内心的安乐它的本质是寂静的,就是说我们在佛堂当中的用功,出家修寂静,你的拜佛,拜完佛以后静下来诵一部经,或者思维一下经典的法义,这种甚深的法宝,内心当中产生一种法喜的安乐,这种内心的安乐它是寂静的,虽然安乐但是它还寂静,它不扰动。其次它是清净的,它是随顺于涅槃的,它不会增长烦恼。

所以内心的安乐,哪怕是短暂的,就是说你这么一个短的时间,一日当中能够修寂静,超过你以这样的一种扰动的境界去修供养。一个是杂染性的,它是随顺于生死的;一个是清净性的,随顺于涅槃的。所以这个地方佛陀做了一个比较。这个地方我们等于是引用了经典的三段开示来赞叹修习止观的一个殊胜。

好,我们接下来看丙二、止观的体性,这是讲到正式的内涵。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止观的修学你第一个要懂得方法,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它一定要遵守这个轨则,就是说你内心能够遵守这个轨则,它就会出现这样的功德;你内心不遵守这样的轨则,你就不能出现这样的功德;这个叫做因缘所生法。你有这样的因缘就有这样的果报,你不遵守佛陀这样的因缘就没有这个果报。所以说这个体性一定要弄清楚,你才知道怎么去操作。

这样的体性我们分成两段,先一个简略地解释,再一个详细地解释。看第一段:

丙二、止观体性

止:以善缘心,心一境性,诸三摩地,悉皆摄为奢摩他品。——《菩提道次第略论》

这当中我们分两段来解释。第一段是一个修因,第二段是一个证相,一个因地一个果相。修因是以善缘心,心一境性。先解释心一境性。

心一境性是止的真正的体性。就是说我内心当中怎么知道我安住在止的功德呢?就是你内心当中面对一个所缘境,如果是数息观,它就安住在这个息,呼吸的息;如果是念佛人,他的所缘境就是佛号。你的内心当中对于你的所缘,能够专一相续的安住,这个就是心一境性。

就是你把你过去那种攀缘的心,欢喜在色声香味触法活动的心,强迫它一次一次的安住在你的所缘境,这个叫作止的一个体性,心一境性。

这种体性是在什么情况下完成呢?以善缘心。你内心当中必须跟善心相应,就是无贪无嗔无痴。换句话说,假设你是跟贪嗔痴相应去做某一件事,虽然这件事情非常地专一,非常地安住,不能够成奢摩他,当然没有奢摩他的功德,因为它是和烦恼相应。就是奢摩他一定跟无贪无嗔无痴的善心相应,这是基本定义。

这样的一个因地的造作,有什么功德呢?

诸三摩地。这个三摩地翻成中文叫等持,平等的等,执持的持。就是平等持心于一境转。就是你内心当中经过你这样的一个操作以后,你内心的状态,它也不会掉举,内心也不会太高,在那个地方浮动;但是它也不会太低,不至于昏沉,他内心当中是平等的,明了又寂静,寂静又明了。那么平等持心,于一境转,在一个所缘境当中呢,相续地运转,这样子叫三摩地。

三摩地当然很多了,念佛三昧、首楞严王三昧、法华三昧,就是你的所缘境不同,他就有各式各样的三昧,但是他三昧的本质都是等持,都是平等持心,于一境转。这样子的一种因地跟他的果相叫做奢摩他品,品就是这一大类的,这是一个修奢摩他的一个因果。

再看第二段,第二段就讲得更详细了,把修止的一个内涵讲得更详细了。

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解深密经》

我们也分成因跟果。因地有两个,第一个是独处空闲,这个是一个修止的环境。我这个修止在什么环境下去修呢?独处空闲。

独处,就是说你这个修行,最好是一个人,或者是同见同行的大家共修,大家都共同修习一个法门,这个也叫独处。就是说要么我一个人在佛堂里面用功,拜佛,赞叹礼拜,礼拜赞叹,你不可以跟不是修行的人在一起。就是说你在修行的时候,别人在客厅里面看电视,你在客厅拜佛,不可以!初学者不可以,没有那种功夫,所以说独处。

空闲,就是说没有吵杂的环境。一天当中你计划一下,一天当中我需要耗损多少精力应付在这个现实的环境,然后我一天当中想办法拔出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在自己的佛堂,没有佛堂也无所谓,找一个空闲的环境,不受干扰的环境,这个是你要先准备一个环境。独处空闲。

那么他的方法呢?以下讲他的方法:作意思维,这四个字很重要。

先讲这个思维,这个地方的思维,是说善取所缘境的的相貌。就是说你今天修止,你有一个所缘境,比如说我们净土法门有一个佛号,万德洪名这个名号,你必须要透过你的身口的造作,或者是礼拜或者是赞叹,一句弥陀念诵听,心念口诵耳听,经过这三个阶段,把你的佛号的相貌,在你的心中分明地显现出来。你念佛的时候你可以创造很多很多的佛号,他也创造佛号,大家共修,别人怎么样我们不管,就是你自己要把这个佛号的声音在你的心中分明地显现出来,而不是把佛号念出来而己,就是这个佛号它要你把你外面这个佛号转成你心中的一个佛号,把心中的所缘境显现出来,这个叫做善取所缘境的相貌,叫做思维。

这样的思维怎么能够成就呢?作意。这个作意在《百法明门论》,我们上一堂课在讲《百法明门论》,说作意有两种作用:第一个它有警觉的作用;第二个它有引导的作用。就是说它能够把你这一念散乱的心警觉,我现在要念佛号了,这个时候它能够警觉,它能够提醒你,然后引导你这一念心去趋向于你所要攀缘的境界,引心令去自净,引导这一念心跟佛号相应。

这个意思就是说作意,我们刚开始在修止,不是自然的,是违背我们的习气,我们刚开始就是我们这念心的习惯,就是无量劫来这个串习的习气,我们不喜欢受约束,我们喜欢自由自在的在色身香味触法里面跑过来跑过去,现在不可以,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这个作意就是有强迫的意思,这个警觉讲白话就是强迫。

你思维名号的功德,我不能够再这样散乱下去,我临命终时怎么办呢?心中没有皈依处,弟子心不安哪。我不行,我一定要让这个佛号的力量在心中生根。这个时候你这么一想,就产生一个警觉的功能,我不能在这个六尘境界跑来跑去,就像一个人没有家一样,在外面到处流浪,狮子、老虎就把我吃掉。这个时候呢,你透过你的作意产生思维,一次一次地去取到你的所缘境。

那么取到所缘境以后,该怎么办呢?复即于此能思维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你这个动作,这样作意的思惟,去取所缘境要相续作意,一次一次地重复,不是短时间的,你必须经常保持警觉,经常注意你的佛号在不在,经常注意你的心是不是跑出去了,相续作意思维。

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这个是一个成功失败的关键。

说这样的一个去取所缘境,这样的事情不是三天两天的,忏公师父勉励我们所有的在家弟子做定课,这个定课就是一个固定的作息,今天你坐半个小时、念佛半个小时,明天还是半个小时,一年坐半个小时,十年坐半个小时,这件事你就不可思议,这就叫滴水长流,久能穿石。屋檐上的水滴虽然它很小,这个水又如此地柔软,但是它又一次一次地滴在石头上,它一次一次地同时的滴在同一个石头上,这个石头会被它穿破一个洞,所以这个地方的关键就是你要专。

修行要有成就,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就是你选择一个所缘境,你专修大悲咒,你就好好地持大悲咒;你专修阿弥陀佛法门,你就好好地跟你的阿弥陀佛的本尊相应。

最怕你是怎么样呢?今天持大悲咒,明天念观世音菩萨,后天念往生咒,各式各样的法宝,什么样的法门都没办法成就三昧,什么法宝在你心中操作起来都没有力量,这个就不好了。

不过当然,我们允许有正行助行的,允许的,但是你的正行的时间一定是多的,有些法门是可以兼修,但是你内心当中所皈依的法宝那一定有一个固定的法门。所以这个地方讲,如是正行,这个正行就是你的根本法宝在心中的操作,这件事情不是短时间的,多安住故,常时间地这样子操作。那么这个地方讲到因地,这样子有什么样好处呢?

起身轻安及心轻安。这个时候,我们一次一次地强迫自己在我们的根本法宝当中安住,刚开始会产生心轻安,就是你过去的这样一个内心的一种粗重,我们内心打妄想打多的人呀,他能够明白什么叫粗重,妄想打多的人,就是内心的负担很大。

那么这一层粗重的境界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种内心的轻安,感到内心当中轻松安详,安详轻松,这个时候喝一杯开水都很快乐。所以刚一开始是有心轻安,然后还有身轻安,色身的四大你会觉得很轻安。这个是一个奢摩他的一个因果,是名奢摩他品。

这个奢摩他这个止,主要的就是两个内涵:

第一个你要善取所缘境的相貌。不管是什么法门,你绝对不可以说口念弥陀心散乱,你一定要把法宝的相貌在你的心中现出来,这是第一个。你的内心一定要取到你的所缘境,就是善取所缘境的相貌。

取到所缘境以后你做什么事呢?心于所缘,专一安注;心于所缘,相续安注。你要专一的,一次一次的去安住在你的所缘境,这个是一个修止的一个内涵。

关于这个所缘境,我们也解释一下:所缘境,智者大师他提出了有三个主要的所缘境:

第一个是众生法。

众生法就是你的所缘境是你的五蕴,色受想行识,或者是以色身为所缘境,或者是你的感受,乃至于你的想乃至于你的识,色受想行识。那么一般的小乘的修行者,他的所缘境都是扣着现前的身心,身受心法。这样的一种所缘境,他起观的时候,这个时候观察身心的时候,他主要是一种诃责的,厌离的,观察身受心法是不净是苦,是无常无我,他主要是依止这样的心情,诃责性的,厌离性的,这是第一个所缘境,就是你的众生法界,这样一种杂染的境界。

第二个所缘境就是佛法界。

佛法界大部分是大乘的净土跟密宗,他欢喜观佛法界,就是观察佛的身像或者是看看密宗画的唐卡、檀城,把佛菩萨的依正二报画出来,这个时候就本尊相应,或者是阿弥陀佛、本尊释迦摩尼佛,内心当然先取所缘境的相貌,如果说是观想观像,眼睛要看佛相,看完以后你把佛相在心中把他现出来,善取所缘境的相貌;现出来不清楚,眼睛再打开再看一次,把影相再记下来,然后眼睛再闭起来,再把心中的佛相现出来,直到很清楚为止。

如果是执持名号的就是一句佛号念诵听。

我们面对佛法界的心情就不像是前面的众生法,一个诃责厌离的心情,这个时候的心情是赞叹皈依的,这个心情不同。须求本尊的加持,这个内心当中是通身靠倒的,这种时候一般都是属于他力法门,就是属于这种心中所缘的法界是一个清净庄严的佛法界,佛的功德、佛的相貌、佛的名号。

第三种是心法。

这个心法它是通于染也通于净。这个心如果是颠倒就落于众生法界,如果心是清净他就落入佛法界,就是以心为所缘境。一般的唯识跟天台都强调观心,不过天台宗他比较偏重于观察清净心。所以天台宗跟禅宗的观心它都是要你直接去照到你内心深处的清净心,要你直下承担。

唯识宗的观心法门它要你偏重在观察妄想,观察妄想以后怎么办呢?诃责对治,是这样的熏习。这个是第三种所缘境是以心为所缘境。

基本上我们在修止观有这三种所缘境:第一个众生法界,第二个佛法界,第三个是心法。站在净土的角度偏重在佛号为所缘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中的中断障碍

不管是念佛法门也好,乃至读诵大乘也好,禅定也好,随...

莲池大师论出家与在家

莲池大师(1535-1615),字佛慧,自号莲池。俗姓沈,浙江...

慧律法师《慈、悲、喜、舍》

我慢是障道的根本,古德云:我慢高山,不留德水。一个...

在家女众哪方面最难突破 该如何下功夫

问: 在家修行的女众在哪方面最难突破?该如何下功夫...

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引导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

修行不是为了了生脱死,你还谈什么呢

现在我们修行为什么很难成就?烦恼重,一念佛就昏沉,...

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弟子

一、学佛首先要念苦 你们今天能够皈依三宝,走向学佛之...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净行品》的大致内容是,在华严法会上...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牛过窗棂,为何尾巴过不得

禅宗公案中有一则牛过窗棂的著名典故。五祖法演禅师说...

最殊胜的法

证悟无我之义的人即是最殊胜的智者。 最殊胜的持戒即...

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是怎么来的

众生在迷,贪著、攀缘、妄想执著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

【佛教词典】释提桓因

(天名)又云释迦提婆因提,释迦因陀罗,释迦罗因陀罗...

【佛教词典】周忌斋

(行事)一周忌之法会也,供僧斋食名曰斋。...

医者应戒杀生

陶隐君①取生物为药,遂淹滞②其上升。夫杀生以滋口腹...

念佛人还需要做还寿生、破血湖吗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

修学时间少的人怎样定功课

问: 对于修学时间少的人该怎样定个合理的功课? 大安...

不应以职业论贵贱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这平等指: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

五方佛

五方佛代表五种智慧,五方佛各住一方,依愿修行,最终...

要学佛道,先结人缘

兜率从悦禅师,参访密行的清素禅师,非常礼敬,有一次...

脸白就是修的好,脸黑就是修的不好吗

问: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

六种灭除贪欲的方法

第一种就是学习不净观。 内心记得十种不净,也就是有识...

厨房也是修行的道场

佛教不但把煮菜、烧饭的工作视为一项修行,还把厨房当...

天竺十二祖马鸣菩萨

今天要讲的这位祖师是西元一世纪时期的中天竺国人,人...

楞严经里是如何对治妄想的

《楞严经》它不对治妄想,它认为对治妄想产生一种对立...

念佛病愈,誓往西方

二〇一二年,末学经朋友介绍相信佛法。现在想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