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净界法师  2021/12/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十五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七面,壬二、调息。

这一科是说明调五事,调五事当中的调身、调息、调心,调三事。在调三事当中,智者大师把它分成三个部分,就是入禅、住禅跟出禅。这个所谓的入禅,就是我们在正式修止修观之前,叫做入禅,在止观的前面叫入。

在入禅当中,智者大师提出来说,我们应该在开始要有一个逆作方便。就是说,你在修止观之前,你可以先拜拜佛,经行一下,把你的身心调到随顺于止跟观的相貌,虽然它不是止跟观,但是它可以作止观的方便,叫做逆作方便。拜完佛,经行完以后,你就开始调身。这个调身,就是你准备一个座位,很舒适的座位。准备好以后,坐上去,开始从下而上,把你的脚准备好,手、腰部、脊椎、颈部乃至于舌头、头部,把它调的很正直而且放松,放松而正直。这个就是所谓的在入禅的时候,调身,把身体的状态调好。

这以下就调息,调和我们气息。我们看它的内容:

四、初入禅调息法者,息有四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

智者大师首先说明我们呼吸的这个吸。这个吸,就是从鼻孔到丹田,这是一个吸,这叫入息;从丹田到鼻孔,这也是一个息,这个叫出息。这种息,智者大师说,有四种差别相貌:风、喘、气、息。前面的三个是不调和的相貌,第四个是我们所需要调和的相貌。

什么是风、喘、气、息呢?智者大师以下解释:

云何为风相?坐时则鼻中息,出入觉有声也,是风也。

所谓的风相,就是你在坐的时候,鼻中的气息,它从鼻子到丹田,丹田到鼻子的过程,它会发出一个音声,这个音声主要是来自于气管或者肺部,发出的一种声音,这是风相。这个风相在四相当中是最严重的相貌,就是说你的呼吸系统有毛病了,有的肺有毛病,或者是气管有毛病,使令你这个气在活动的时候,这个气管或者肺发出声音。这种风相都是应该要看医生的,不是调而已,这是有严重的问题了。

云何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也。

这个喘相,就是你呼吸的时候没有声音,但是它这个息在出在入的时候,结滞不通,这个结滞就是阻碍。气息在活动的时候,它不是很顺,它有阻碍,这是喘相。这种结滞不通就是你的气息不足,气虚,就是中气不接下气,这个就要调。当然这个调有时候是一时的,一时的就用吐纳法,如果是长时间的,就要吃一些补中益气的药丸来调,把这个中气给它补足。喘相主要是气息不足。

云何气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也。

这个气相,就是你的气息没有声音,而且也很顺畅,气在活动的时候也很顺畅,但是出入不细,就是你这个气息很粗很急,这个是气相。这种情况,假设你前面有逆作方便,你已经在打坐之前有慢慢的拜过佛,有经行过了,还是有这种气相,表示你的性格比较急躁,你在拜佛的时候就要慢一点,刻意去调整你这个急躁的心性。就是说我们这个气息喘的太快,当然也可能你刚刚工作完,或者就是你的个性比较急躁。

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隐,情抱悦豫,此为息相也。

这个息相,智者大师先做一个检别。它不声,出息入息的时候没有声音出现,静悄悄的,而且它也不结,它没有阻碍,它呼吸很顺畅。第三个不粗,就是不急促。

它到底是一个什么相貌呢?这个息是一个什么相貌呢?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这个绵绵,就是它很深长,绵延不断。就是说这个呼吸它能从鼻孔一直深到你的丹田,绵绵不断,深长。若存若亡,是指它的相貌不粗糙,微细而不粗,非常微细,微细而深长,深长而微细,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这个是息的相貌。

这样的呼吸,如果能出现这样的相貌,它有什么好处呢?资神安稳,情抱悦豫,它能够滋养我们的神,能够滋养我们的心识,使令我们的心神安稳,情抱悦豫,使令我们精神旺盛,心情快乐。道家说我们的身体,有地水火风四大,四大当中,最重要的就是风大——气,风大一调,你的地水火就调和,所以说这个气息在四大当中是最重要的。智者大师他调身以后,又特别把调息又标出来,气息。

古人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说你用这个药物来补,不如用调饮食来补,对身体来的好;饮食的补不如你能够调和气息,这个气息对我们的色身,资神安稳,它能够滋养我们的身心,使令我们的身心安而且稳。而且你这个气息调的好,情抱悦豫,心情特别的快乐,打坐能够坐的久。

这个气息的调和在道家上说就是吐纳。这个吐纳,我看道家的说法,他特别注重在这个吐,吐气。我们一般人总是认为说,我要好好的吸气,把这个气吸饱,但是你发觉很困难,你怎么吸都会觉得吸有困难,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吐气不彻底,所以道家的吐纳法,他特别强调吐气。他说,你这个吐气要吐的非常的彻底,把肺部里的浊气要完全吐出来,你才能够彻底的吸气,你没有彻底的吐气,不能彻底的吸气,所以他把这个吐字放前面。

这个吐纳的法的关键就是说,你这个吐气要慢,吸气要快,它的比例是一比三。就是说你吐气的速度,你所要花的时间是吸气的三倍。他还讲出一个数目,说你吸气的时候,刚开始,我们可能吸的比较慢,数一到四,一二三四,心中默念,你这个吐气,就要数到十二,慢慢的慢慢的,你的气长了以后,你能够一次吸气可以到七,那吐气就到二十一。就是使令你吐气的时间是吸气的三倍。

我们看印光大师的念佛方法,他的念佛法跟吐纳调息是相配合的。他说这个吸气的时候不要念佛,吸气的时候念佛,你的气调不好。吸气的时候,你就专一的吸气,吸气的时候当然是时间比较快,嘴吧闭起来,用鼻子专心的吸气,吸完以后,他要你慢慢的吐,三三四,慢慢吐,有规律的,不要一种躁动相,缓慢而有规律的把这个气彻底的吐干净,这个是吐纳法,你经常用这种吐纳法吸气,你那个气息调到这种情况,心也容易寂静,你气息调的好,心容易寂静,这个气息跟心的互动非常密切,所以他这个调身息心,身体影响气息,气息影响内心,它这三个是一个扣一个。你气息调不好,你心要静下来,非常困难,你会发觉非常困难。

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则定。

智者大师,他是用数息,数息就是以这个息为所缘境,所以加一个守字。如果你是一个风相,这种风相,你不调它,还把它当所缘境,守住这个风为所缘境,时间久了,有什么过失呢?则散,你心就容易散乱,不容易专注。

守喘则结,你气息不调,气已经不足了,你这个中气不接下气,你还以这个气为所缘境,则结,你总会觉得,这一坐下来,心中会闷闷不乐,非常的沉闷不快乐。守气则劳,你的气很粗,守久了以后,就是劳,就是很疲惫,这一堂课坐完了,很辛苦,很疲惫。

守息则定,你能够以这个息,出入绵绵,若存若亡,那么你内心能够安定,因为它资神安稳,情抱悦豫,你容易安定下来。这个是四个不同的结果。

坐时有风喘气三相,是名不调;而用心者,复为心患,心亦难定。

这以下总结前面的话,我们打坐的时候,你的气息,假设出现风喘气三相,这个就是不调和了,你心专注在你气息的不调和相,复为心患,反倒是你的内心又出现了毛病,或者是散乱,或者是沉闷不快乐,或者是疲惫,当然这样的情况,心亦难定。你要能够专一的在你的所缘住安住,就有困难。那怎么办呢?

若欲调之,当依三法:一者下著安心。二者宽放身体。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同无障。若细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

这个调和的方法,智者大师提出了三个:

一者下着安心。智者大师很重视这一点,后面讲到心缘所境,他也讲到这一点。就是说你这个所缘境不能太高,不能在腰部以上。智者大师他特别赞叹以丹田为所缘境,他这种说法跟中国的道家的说法是一致的,就是欢喜丹田当所缘境。这个丹田是气海,你经常注意丹田,你的气容易足,而且内心容易安定,就是这个肚脐以下两到三公分的地方,叫丹田。就是说你不调的时候,你的心放在丹田或者放在大地都可以。

二、宽放身体。有时候我们不调是太过紧张,有时候你修行求好心切,念佛越念越快越紧张,肌肉绷紧,肌肉绷紧的时候,气息就急促,这个时候你要求你自己放松,这个肌肉放松下来,这个宽放身体,使令你的肌肉放松下来。

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同无障。你可以先吸气,吸的时候嘴吧闭住,然后用嘴吧吐气。吐的时候,你观想这个毛细孔,把这个气吐出去,出入通同无障,把那个有障碍的地方,把它吐出去,这个就是吐纳法。吸气,比较快的吸气,然后吐的时候,你稍微克制一下慢慢的吐,一方面观想,你还不是嘴吧吐气,鼻孔也吐气,全身的毛细孔都吐气,慢慢慢慢把这个气吐出去,然后再吸气,然后再全身的吐气,这样的吐,弄个三次,气息就容易调。

若细其心,令息微微然。若,就是或者。就是说,可能你这个跟心的急躁有关,把心静下来,心静下来你的气息就能慢慢的微弱。总之,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风大调和,则四大调和,四大调和,则身安道隆,所以其心易定。

是名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举要言之:不涩不滑,是调息相也。

调息的相貌,智者大师提出两个:第一个不涩,就是呼吸的时候不会觉得有阻碍的感觉,很顺畅。它也不滑,它也不急促,顺畅它又缓慢,缓慢而又顺畅,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这是息调和的相貌。

这个调息,从我过去的经验当中,我觉得调息,不应该等到入座才调息,这个逆作方便的时候很重要,就是你在拜佛的时候,拜佛的时候,忏公师父一再强调,拜佛的时候,脚掌要抓地,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下实上虚,他这个方式是来自于太极拳的方式。你看,他整个太极拳的打法,从刚开始到结束,他的下部都是用力的,太极拳,落地生根,他那个脚掌它是抓地,但是他的上半身一定是放松柔软的。太极拳的打法,是下实,就是腰部以下肌肉是绷紧的,上虚,上半身是完全放松的。我发现这个忏公的拜法跟太极拳是非常的类似。他这个完全是调气息的方法。

所以你在拜佛的时候气息能够下实上虚,你再入座,它就容易调,就算有一时的不调,就算是出差错,稍微用一点吐纳法,它就能调过来。所以这个拜佛不要拜的太快,你拜佛拜的快,贪求那个数目多,你一入座,你的气息就很难调。

其次,如果说你开始要修止观,拜佛的时间也不能太长,你拜的太多,你耗损精神体力,你待会打坐,你要去操作止观,你会发觉有困难,精神体力就不够。你逆作方便的时候,你就必须要为你下一个阶段的打坐,你就要为它做一个前方便。

壬三、调心

他是调身、调息、调心,由粗到细。

五、初入定时调心者有三义:一、入。二、住。三、出。初入有二义:一者调伏乱想,不令越逸。二者当令沉浮,宽急得所。

我们在出入禅的时候,调心有三义。就是一、入;二、住;三、出,分成三个阶段,这个是讲到入禅。入禅的时候有二义:一者调伏乱想,不令越逸。二者当令沉浮,宽急得所。

这个调伏乱想,不令越逸,它是一种正念的功夫,念力,正念。我们在修调心的时候,刚开始你要能够善取所缘境的相貌。比如说你念佛,你一定是经过一句弥陀念诵听,经过念,心念、口诵、耳听,去取到你所要的所缘境,那么善取所缘境相貌以后,其它的工作做什么事呢?就是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这个就是调伏乱想,不令越逸,正念。

正念以后,还要正知,当令沉浮,宽急得所。你在专一所缘相续安住的时候,这个过程,它有时候很顺,有时候就不顺。就是,它中间会有一些状况出现,可能是浮,可能是沉,可能是宽,可能是急,这个时候,你的正知,就经常的保持一个觉察的功夫,来觉察你的心,是不是沉,是不是浮,是不是宽,是不是急,虽然你的所缘境是专一相续的安住,但是你的内心状态,必须保持在一种明了跟寂静的状态,简单就是这样。就是你在修习禅定的时候,除了你的心一境性以外,你还要使你的内心保持明了,寂静明了,宁静而住,这是一个禅定的相貌。

智者大师,他讲这个调心,他在二十五方便讲调心,正观的时候也是调心,这两个有所不同。智者大师他认为,禅定是前方便,他在前方便讲调心是偏重在禅定。他讲正观的时候,他讲调心主要是修观,偏重在我空法空观。智者大师他认为,禅定是观的前方便,你这个观察诸法的实相,绝对不是在躁动的状态,一定是在寂静的状态,是在明了而寂静的状态。所以他这里的调心,事实上是在修禅定了,修止。你看他的后面就知道。

何等为沉相?若坐时,心中昏暗,无所记录,头好低垂,是为沉相。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住在缘中,无分散意,此可治沉。

这个沉相,就是昏沉的相状,虽然你内心当中专一相续的安住在所缘境,但是你心中已经昏沉。什么叫昏沉,心中昏暗,无所记录。你的内心已经是昏暗,那个明了性已经是退失了,一片黑暗。无所记录,念力也会失掉。那么身体呢?头好低垂,这个头垂下来,垂头丧气的,这是沉相,昏沉的相貌。

那怎么办呢?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住在缘中,无分散意,此可治沉。智者大师说,这个时候你可以专心的注意你的鼻端。这个鼻端的所缘境是相当的高,但是它可以作为一时对治昏沉的方便,你这个昏沉是头部的氧气不够,气血不够。你这一注意鼻端,把这个气血,把它调上来,使令脑部的气血多一点,它就不容易昏沉。他这个地方只是一时的方便,你不能老是从头到尾注意鼻端,这不可以的。

不过这个在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他说你可以打开眼睛,去取这个光明相,这个非常好。我们打坐的时候,经论上说,你这个房间里面不要把所有的灯光都关掉,不要这样,否则你一定会昏沉。刚刚打坐的时候,如果你得到禅定,完全没有光明相,你一定会昏沉。

所以我们的大殿,忏公师父设计的非常好。我在看,忏公老人家完全是配合修行在设计的,他地上放上莲花灯,地上每隔几步就有一个莲花座,他这个一方面帮助你修观,因为极乐世界的观察门,主要是观察莲花庄严,因为莲花是我们受身的处所,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这段经文,我们修净土的人,应该经常观察这段经文的内涵,因为它是我们受身的处所,莲花观。

这个莲花观,它因为有光明,它还能够对治昏沉。所以我们如果在自己的佛堂打坐的时候,当然灯光太亮了会刺眼,太刺眼的时候会让你分散,你不容易专注在你心中的所缘境,你把这个日光灯关上以后,你最好在地上安排几朵莲花灯,一方面他能够观想,一方面能对治昏沉。你完全在黑暗中打坐,你很容易昏沉,你一开始不注意,养成毛病以后,非常麻烦,你养成这个昏沉的毛病,非常不好对治。

何等是浮相?若坐时,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念外异缘,此是浮相。尔时宜安心向下,系缘脐中,制诸乱念,心即安住,此则心易安静。

前面是内心太过于沉,太低了,这个是内心太高,太浮动。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内心当中不能在你的所缘境专一安住,它或者是飘,或者是动,这个心一动,身体也跟着动,当然这个身体会动,主要是心动。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所以你看这个人他坐在那个地方,他东摸摸西摸摸,这个人心一定静不下来,这个心动,就会身动。

他为什么会心动呢?因为念外异缘,忆念其它的所缘境。他本来心中的所缘境,应该是安住在佛号的境界,在佛号的境界中专一相续的安住,但是他现在离开了佛号的所缘境,跑到了另外的境界活动,可能是五欲的境界里面活动,可能是其它的境界里面活动,念外异缘。那怎么办呢?尔时宜安心向下,系缘脐中,制诸乱念。智者大师告诉我们,把这个心安住在丹田,集中在丹田,它能够制诸乱念,对治妄想,心即安住,此则心易安静。

举要言之:不沉不浮,是心调相。

昏沉跟掉举是我们修习禅定经常会出现的毛病,智者大师他这个地方的对治,主要是事相上的对治。

这个昏沉,当然就是眼睛打开,取光明相,或者拜拜佛。但是这个掉举,系缘丹田,有时候还不够。这个掉举的生起主要跟贪嗔的烦恼有关系,如果这个贪嗔烦恼的势力比较猛利,你完全用止的力量,就是心系丹田是不够的,得用前面的诃五欲。

就是说你现在放弃了你的所缘境,跑到了五欲的境界活动,但是肯定有贪烦恼在那个地方支持你,这个时候你要诃责,智者大师说要思惟它的过患,思惟贪烦恼的相貌:譬如大火,它会使令我们热恼不安;譬如毒蛇,毒害我们的法身慧命;譬如怨贼,偷取我们的功德。而这个时候你应该用种种的过患,来诃责你这种攀缘的烦恼,是这个意思。这个是在对治掉举的时候,你可以用诃五欲的方法来对治。

其定心亦有宽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摄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当宽放其心,想气皆流下,患自差矣!

这个地方讲宽急相,先讲急。这个急,就是你用功太过急切。在坐中摄心用念,这个是正确的方法。我们要能够摄心,主要就是念,用念摄心,用你的念力,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明记不忘的念力,来摄持这一念攀缘心,这个时候是很正常。但是他下面出了毛病:是故上向胸臆急痛,就是上面的胸口痛。

有些人他念佛越念会越快,刚开始做的时候,速度很正常,调和他的气息,但是他念一阵以后越念越快,这个人多数个性比较急躁。或者他个性不急躁,但是他求好心切,要赶快有所成就,这个时候用功过猛,胸口就痛。

那怎么办呢?当宽放其心,想气皆流下,患自差矣!这种急躁的人,你看打佛七的时候,他一开始他坐的很正常,念个十分钟以后,他肩膀就耸起来了,这肩膀一耸起来,表示他开始紧张了,他的心开始急躁了,他心中越念越快,这种情况就容易胸痛,再严重的话就头痛,这个时候,当宽放其心,想气皆流下,患自差矣。

如果是修行引生的病痛,如果有这种情况,比如 说是你自己,或者是你的同参道友,因为修行产生了病痛,只要你暂时不修行几天,它就好了。因为本来佛法的专注它是要你在放松的状态、寂静的状态专注,但是有些人他一专注,肌肉就绷紧,就紧张,肌肉一绷紧就容易有问题,所以你这个时候让他放松,你放松个几天不修行了,它就好了,它自然就过去了。

若心宽病相者,觉心志散慢,身好逶迤,或口中涎流,或时暗晦,尔时应当敛身急念,令心住缘中,身体相持,以此为治。

这个是宽,就是这个身体太宽了,心志散慢,身好逶迤。这个急病相,大部分都是初学容易发生;这个老参,老修行,他就容易有宽相。修行久了,他也提不起劲了,心志散慢,身好逶迤,内心对于这个佛号,你说,他有没有念佛?他可还是在念佛,嘴吧也在念佛,但是嘴吧念佛,他没打妄想。你说他打妄想,他心中也没有其它妄想,但是心志散漫,就是那个能念的心,那个念力薄弱,他对佛号那个明记不忘的念力,没有那个念力,很薄弱,他心中有佛号也没有妄想,但是念力也薄弱,就是这样,心志散漫,执持佛号那个执持的力量非常薄弱。

身体萎靡不振,身体坐的也不正直了,看起来坐在那个地方没什么气势。严重一点,口中涎流,嘴吧流口水。嘴吧流口水非常不好,你打坐的时候嘴吧流口水,你的身体太寒冷,温度不够,这个都是有问题了。

或时暗晦,明了性不够。尔时应当敛身急念,令心住缘中,身体相持,以此为治。这个时候把身体再振作起来,把念力再生起,专一的相续的在所缘境当中去忆念你的佛号,这个是宽相的对治。

心有涩滑之相,推之可知。是为初入定,调心方法。

这个涩相,就是心中有一些挂碍。有些人他念佛念久了,他有挂碍,或者是很沉闷,这个时候你要想一些让你欢喜的事情。所以这个七觉支——喜,喜除涩,就是你想想你现在的辛苦,将来能够到极乐世界,受用种种庄严的功德庄严,正报依报的功德,想一些欢喜的事情,来对治这个涩,这个涩就是阻碍跟沉闷。

这个滑,就是心中妄想太多了,收不住了,这个刚好相反,要用收涩的法门来摄取。推之可知,是为初入定,调心方法。

夫入定本是从粗入细,是以身既为粗,息居其中,心最为细静。调粗就细,令心安静,此则入定初方便也。是名初入定时调三事也。

入定的时候,是从粗到细,他先调身,把身体调好,再用吐纳法把气息调到深长而微细,这是调息。然后再调心,调到内心当中明了而寂静,寂静而明了,这个是我们在初入禅的调三事的方法。

我们菩萨的修学法门有六度法门,这个六度法门,一般把它分成两类:

一个是布施持戒忍辱这种善法,一般是讲到凡夫的法门,一般凡夫的法门。就是说,你要去修布施持戒忍辱,不需要什么调不调,身息心都不需要调,你要做,就去做了。身体粗重,内心散乱,都无所谓,只要有一念的善心,有一念的意乐,就可以去做了。

这个禅定跟智慧这两个法门,那是一个过人之法,就是超越凡夫的法门。就是说这个止观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在你内心那个有漏的无明的心中,要栽培一个无漏的功德,这种修行的方式,是逆生死流。布施持戒忍辱还不能够逆生死流,虽然你布施虽然你持戒虽然你忍辱,你内心能够生起善法,但是这个方向还是随顺生死流。就是说,在一个生死当中成就一个善业,成就一个可乐果报,如此而已。

这个止观就不是这种境界了,那是逆生死流,那是要解脱生死的一种功德,所以它的过程,它特别的复杂,身体要注意,气息要注意,内心的状态随时要注意。因为它这个地方是一个大事,这是一个大事业,生死的大事业。所以我们在前面说到:

满设恒沙界,珍宝供养佛,

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

你用这个布施波罗蜜满设恒沙界,用恒河沙的珍宝来供养佛,这种功德比不上你在一天当中修习止修习观。因为你的满设恒沙界的布施,它不能成就解脱分,你用这个一日修寂静,它能够成就解脱分,它对于解脱生死,它有一分的功德力。你这个布施持戒忍辱对于解脱生死是没有功德力的,它只能是说是修止观的一个基础,所以这个地方不同。

辛二、住禅

二、住坐中调三事者,行人当于一坐之时,随时长短,十二时,或经一时,或至二三时,摄念用心,是中应须善识身息心三事,调不调相。

前面是入禅调三事,这个是坐中调三事。

住坐中调三事者,行人当于一坐之时,随时长短,这一坐的时间,随着你打坐的长短,在十二时中,中国古代是十二时,我们现在是二十四小时。这个十二时,一时当中是两小时,你这一坐或者是一时,就是两个小时,或者二三时,或者四个小时六个小时,那么这六个小时当中,摄念用心,一念心,正念正知,正知正念,这当中也应该要去善识身息心调不调相,随时要注意。怎么调法呢?

若坐时,向虽调身竟,其身,或宽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觉已随正,令其安隐,中无宽急,平直正住。

你刚刚打坐的时候,你是从下面往上把身体调好,但是你的身体有时候变成太宽松了,突然间变宽松了,放松了;或者是太急切了,肩膀都耸起来了;或者脊椎骨有偏,偏左偏右;或者是弯曲,或者头部有低,或者高昂的情况,那么你马上要调和。

这个前面我们在调身的时候,它是由下而上,有次第的调上来,那么这个时候你在住禅的时候,调身它是不一定要有次第,随着你哪一个地方不调,你就去调整。要经常打坐你会有经验,你知道你哪一个地方容易出毛病,你知道你的脊椎经常弯曲,你的头部会经常的高昂,或者你的手会经常出状况,你就经常要注意那个地方,它自然而然就会有偏差,那你就随时调整过来,不必照前面的由下而上的次第。

复次一坐之中,身虽调和,而气不调和。不调和相者,如上所说,或风或喘,或复气急,身中胀满,当用前法,随而治之,每令息道绵绵,如有如无。

这个气息的调和也是这样。我们在住禅的时候调气息,说你的气息本来是调的很好,但是,你在打坐的时候,你这一念心安住在所缘境,它不是很顺利,烦恼会障碍你,你无始劫来所薰习的贪嗔痴烦恼会障碍你对所缘境的安住。你的罪业会障碍你,你无始劫的罪业,杀盗淫妄的罪业,你现在要成就一个清净的功德,跟它的相貌是相违背的,这个罪业跟功德是互相对治的,所以你在内心当中要栽培无量的功德,你的罪业也会障碍你。你身体的果报,你这老病之躯,这些病痛,老毛病,它也会障碍你。

所以你这一念心,说简单点,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有三种障碍一直在干扰你,所以你这一念心在操作的时候非常辛苦,刚开始非常辛苦,你心经常辛苦,心动,这个气息就会动。

你本来在入禅的时候,气息调的非常好,但是你这个止观的操作,内心的障碍在排除的时候,内心的奔波又使令你的气息又变成不调,心一动,气就跟着动,所以这个时候随时的再用这个吐纳法,深呼吸,再慢慢用吐纳法,吐纳的时候观想全身的毛细孔在吐气,慢慢吐慢慢吐慢慢吐,把它吐光,然后再深呼吸,然后再慢慢的吐气,如是三次,再把气息慢慢的调整一下,然后再继续打坐。这个是在住中的时候,气息不调,随时再调整。

次,一坐中,身息虽调,而心或浮沉,宽急不定。尔时若觉,当用前法,调令中适。

当然这个跟正知有关系了,随时觉察,心是浮沉宽急,随时调整。

此三事,的无前后,随不调者,而调适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心三事调适,无相乖越,和融不二,此则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可克!

三事就是身息心三事。的无前后,随不调时,而调适之。前面在入禅的时候,我们在调身息心它是有一定的次第,由粗而细,先身,然后调息,然后调心。但是你在住禅的时候,正式修止观的时候,它就不一定要有次第,那这怎么调法呢?随不调者,而调适之,看身体的哪一个地方不调,就调哪里就好了,不要再经过先调身再调息再调心。

使令一坐之中,身息心三事调适,无相乖越,和融不二。和融不二就是指身息心三事融成一体。这个身息心怎么能融成一体呢?主要的是融归到你现前一念心性,所以真正功夫上路的时候,你身体也不可得,气息也不可得,只有现前一念明了的心性,这个佛号历历分明现前,这个是最标准的,如果你还感觉到身体跟气息的存在,那就不对了。

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在调整身息的时候是注意一下,但是功夫操作的时候,和融不二,所以这句话很重要。真正功夫相应的时候,只有现前一念心性,明了寂静的一念心性,摄持了一句佛号现前,其它的身息都不存在。这样子能除宿患,你身体的老毛病会减少,当然不可能完全消灭了,这个身体的病有时候跟业力还有关系,不完全是四大不调。但是你能够调和,能够使令这个病痛减到最低。妨障不生,定道可克,你的禅定,道就是智慧,就容易成就。

这句话就是说,调身调息调心,最后就是汇归到一念寂静明了的心性,清楚分明的现前。你在操作的时候,你随时有问题,随时调整,没有问题,这个身息都要忘掉,是这个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中的中断障碍

不管是念佛法门也好,乃至读诵大乘也好,禅定也好,随...

莲池大师论出家与在家

莲池大师(1535-1615),字佛慧,自号莲池。俗姓沈,浙江...

慧律法师《慈、悲、喜、舍》

我慢是障道的根本,古德云:我慢高山,不留德水。一个...

在家女众哪方面最难突破 该如何下功夫

问: 在家修行的女众在哪方面最难突破?该如何下功夫...

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引导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

修行不是为了了生脱死,你还谈什么呢

现在我们修行为什么很难成就?烦恼重,一念佛就昏沉,...

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弟子

一、学佛首先要念苦 你们今天能够皈依三宝,走向学佛之...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净行品》的大致内容是,在华严法会上...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牛过窗棂,为何尾巴过不得

禅宗公案中有一则牛过窗棂的著名典故。五祖法演禅师说...

最殊胜的法

证悟无我之义的人即是最殊胜的智者。 最殊胜的持戒即...

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是怎么来的

众生在迷,贪著、攀缘、妄想执著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

【佛教词典】释提桓因

(天名)又云释迦提婆因提,释迦因陀罗,释迦罗因陀罗...

【佛教词典】周忌斋

(行事)一周忌之法会也,供僧斋食名曰斋。...

医者应戒杀生

陶隐君①取生物为药,遂淹滞②其上升。夫杀生以滋口腹...

念佛人还需要做还寿生、破血湖吗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

修学时间少的人怎样定功课

问: 对于修学时间少的人该怎样定个合理的功课? 大安...

不应以职业论贵贱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这平等指: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

五方佛

五方佛代表五种智慧,五方佛各住一方,依愿修行,最终...

要学佛道,先结人缘

兜率从悦禅师,参访密行的清素禅师,非常礼敬,有一次...

脸白就是修的好,脸黑就是修的不好吗

问: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

六种灭除贪欲的方法

第一种就是学习不净观。 内心记得十种不净,也就是有识...

厨房也是修行的道场

佛教不但把煮菜、烧饭的工作视为一项修行,还把厨房当...

天竺十二祖马鸣菩萨

今天要讲的这位祖师是西元一世纪时期的中天竺国人,人...

楞严经里是如何对治妄想的

《楞严经》它不对治妄想,它认为对治妄想产生一种对立...

念佛病愈,誓往西方

二〇一二年,末学经朋友介绍相信佛法。现在想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