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弘法利生需要剿灭个人的私欲

大安法师  2014/12/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弘法利生需要剿灭个人的私欲

摧灭嫉心,不忌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志无疲倦。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暗。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进,心不退弱。为世灯明,最胜福田。常为师导,等无憎爱。唯乐正道,无余欣戚。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功慧殊胜,莫不尊敬。(《佛说无量寿经》)

前面用了二十二个比喻,喻表极乐世界诸菩萨自行化他的胜妙功德。这段经文又进一步赞叹极乐世界诸菩萨这种广大的菩萨德行。

嫉妒心是二十种随烦恼之一,特征是,于他人荣盛之事,心生嫉妒,能障自利利他功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的随喜功德与恒顺众生,即具有对治嫉妒心的神效。今极乐诸菩萨住平等心,摧灭嫉妒心,随喜赞叹一切众生的功德与福德,不会嫉妒胜过自己的众生。这些菩萨在极乐世界唯一好乐的是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法能任持自性功德,能作为十法界普遍的立法原则,能令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契证涅槃乐。法的功能无量无边,是故诸菩萨专一好乐地从事这一重大而神圣的、最有价值的事情:求法,学法,修法,证法,讲经说法。

佛法即心法,心无尽故,法亦无尽。是故诸菩萨学法修法,不疲不厌,不得少为足,为普遍利益诸众生故,求学无量法门,这即是慈悲心、菩提心的表达。菩萨求法的目的,就是安乐利益一切众生。如果众生能够闻法得利益,赶紧宣说。在这个广说佛法的过程当中,不疲不厌,捍劳忍苦。诚如《阿弥陀经》中的常精进菩萨为度一众生故,无量劫来,随形六道,种种善巧化度,曾无一念弃舍。亦如善导大师弘传净土之精神:“欲得舍此娑婆世界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恶道苦等,闻即信行者,不惜生命,急为说之。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是名真报佛恩。”

极乐诸菩萨在广说佛法过程中,为诸众生作不请之友,主动广弘法音,犹如鼓声传扬甚远,威德摧伏外道邪魔,高树法幢。佛法智慧犹如杲日升空,普照大地,灭除一切众生的无明愚痴暗冥。如是菩萨真可谓轮回苦众生之大导师、大善知识。

这些菩萨在他方世界建立三宝,尤其建立僧团住持法道。而一个有力量的僧团一定要修六和敬。六和敬不仅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建立僧团的原则,乃是阿弥陀佛所教化的菩萨们于十方世界建立僧团的最高理念原则。六和敬首先是“见和同解”,僧团知见要相同,宗旨要统一,以圣言量为准,达成共识。“身和同住”,僧团的每位比丘要遵守共住规约,要随众。在作法界内,要上殿,僧众都要去上殿做功课;要作羯磨法,僧众不得无故缺席;要出坡,僧众一起劳作。

“口和无诤”,相互口业没有争吵,总是说令对方欢喜的话、赞叹的话。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你尽量看人家闪光点,赞叹他的闪光点。不要专门指责他人的不足,口业要清净,要厚道。“意和同悦”,见面相互心生欢喜,一团和气。“戒和同修”,大众僧都奉行二百五十条戒。“利和同均”,十方的供养,大众僧平均分配。由六和敬组建的僧团,具有无形而巨大的力量。而僧团力量乃是推动佛法传扬的必要前提。如果僧团诤论坚固,心行不一,才便是涣散的团队,也就注定弘法的佛事难以成就。

菩萨们在他方世界以六和敬原则建立了强有力僧团,恒常广行法布施,在作法布施的过程中,精进勇猛,碰到任何困难要不退转,不怯弱。须知以菩萨心去传播佛法,利益众生,如是发心就有佛菩萨的加持、龙天护法的护佑。所以要心志勇猛,精进努力地去作弘法的事业。尤其是目前中国大陆的弘法现状,广大信众与社会有缘人士,对佛法之渴望,如大旱之望云霓。佛教四众弟子宜发大心,随分随力承担弘法的佛事,于弘法之事,要发勇猛心,精进努力地去做。

极乐诸菩萨五眼圆明,观机逗教,为诸众生作不请之友,恒转无垢法轮。在法弱魔强之世,面对种种障难,不生悔退之心,无有怯弱之念。以代众生受苦之心,荷负众生的烦恼重担,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不疲不厌地济度众生。以佛法慧光及自己的慈悲德业,作世间之灯,慧光破除众生之愚痴黑暗。须知在浓重黑夜中,明灯何其重要。哪怕这盏灯的光甚为微弱,也能令众生清楚一点道路。若一团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的话,那走到悬崖峭壁边,也曚然不知,就万分危险了。所以,只要吾人通过修行佛法,开启心光智慧(或信愿之光),便要主动为黑暗中的众生作明灯。若能为世间作明灯,即是惠予众生了生死成佛之究竟大利,那就堪为世间人天最胜的福田。世间众生供养到这样的菩萨,就能生长他的福德。

这些菩萨分身到他方世界,常为一切众生作导师,引导众生出离生死险道,对一切众生具有大平等心,没有憎爱之情,慈心对待一切众生,生生世世的示现就是为了专乐求法、常行法施这个事情,唯一好乐的就是佛法——正道。思惟的就是怎么把这个大乘佛法传播出去。心志趋向大道,自然远离世间荣辱得失恩怨,无有或欣喜或忧戚的情绪反应。菩萨欲饶益众生,自己得离欲清净,安住无为,同时亦以同体悲心,拔除众生财色名食睡之五欲刺。三毒五欲伤人,如以针刺肉,痛苦难堪。今菩萨说法,而拔众生爱欲瞋恚愚痴之刺,令众生安住寂静法性,安乐一切众生。菩萨如是积功累德,其功德、智慧才能到达殊胜无伦的地步,自然能得到一切天人的尊重、尊敬,能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天龙八部的护持,其弘法利生的佛事才能顺畅圆满。可见,自利利他菩萨的修持,关键在菩提心。如果一个人借着弘法的名目,追逐名闻利养,那就行不通的。

是故,佛教的事业,确实需要剿灭个人的私欲。有个人的欲望就干不成佛教事业,是很难利益众生的。弘法者一定要具备如《法华经》所示的三要素,入如来室(大慈悲是),坐如来座(一切法空是),披如来衣(忍辱柔和是),才能成办弘法度众生的佛事,这是放之法界而皆准的真理。极乐世界诸菩萨弘法利生的心态和作略,乃是我等净业行人效法之楷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法布施能得三十二种功德

首先讲讲什么是法布施,所谓法布施就是布施佛法,比如...

从净土宗角度看器官捐赠

现在有很多人提倡器官捐赠,器官捐赠在佛教界有多次地...

具缚凡夫,欲度众生,无有是处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个结论,就是具缚凡夫...

潜伏在你身边的「菩萨」们

宋朝太平兴国年间,有一位法名辨聪的僧人,游方到五台...

只要能这样做,地藏菩萨都度脱你

佛又呼一声地藏菩萨,说南阎浮提众生他没有自性、不定...

什么时候可以面露金刚怒目之相

问: 师父曾于说法时开示:必要的时候可以面露金刚怒...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 分身尘刹度众生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分身尘刹,随缘教化众生。据史书...

见一切众生,都给它说三皈

有智慧没有大悲心,那个智慧不叫称性的智慧,是二乘人...

禅秘要法经

尔时王舍城中有一比丘,名摩诃迦絺罗难陀,聪慧多智,...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失眠该怎么办

问: 我多年来,每晚亦睡亦醒,最多睡三、四个小时,...

不念弥陀更念谁

念佛一法具有这么大的利益,阿弥陀佛以他的同体大慈悲...

祖师在生死关头,尚且要示现恳切念佛

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上八相成道就是要饶益众生,在给众生...

为什么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却没走

问: 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走...

【佛教词典】现世

【现世】 现在之世。指人有生命之间。...

【佛教词典】王种姓不高

【王种姓不高】 p0380 瑜伽六十一卷二页云:云何名王种...

修学净土法门要具备诚敬的心态

修学净土法门要具备诚敬的心态。竭诚尽敬,便能显发明...

如何把一句佛号不间断地念到专注

问: 我知道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每天走路静坐...

如何供养出家人

僧者为众生之良友福田,所以称为福田僧,能令众生植福...

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

【原文】 我若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自丧...

节约时间的20个方法

1.对于过去失败或未做的事情不要有内疚感。 2.提醒自...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无常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前后变化的,而这变化...

从顽劣凡夫骤然摇身成为一代高僧的澍葊法师

澍葊法师在清朝道光(公元18211850年)和咸丰(公元18...

一代高僧梦参老和尚于五台山安详示寂

当代佛门耆宿梦参长老,于2017年11月27日下午16时30分...

佛教徒如何过父亲节,报答父亲的深恩

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就要到了。佛教徒怎样才能过好父亲节...

在名利的海上航行

清朝的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镇江的金山禅寺,由住持法...

丈夫有婚外情该怎么办,是否可报复

问: 丈夫有了婚外情,妻子该怎么办,是否也可报复?...

【推荐】种种佛事,念佛功德最大

我们要做种种佛事,无非是消灾延寿、祈福、超度,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