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人对饮食的态度

学诚法师  2016/06/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人对饮食的态度

对饮食的态度甚至人生的态度,会影响到自控力。对部分人而言,健康是第一位的,为了健康,他们能够很好地控制饮食;对修行人而言,饮食只是用以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饮食的目的是为了修道。具体方法上都是相似的:知时知量而食。不可随贪欲而转,饮食无度,对自己的行为要有理性把握。

世间的素食不禁五荤(葱蒜韭菜等具刺激性气味的植物),但佛法中谈到的素食包括不吃五荤。

财色名食睡,一关比一关难过。好比游戏通关,先学习基本技能、准备好装备、找到互助的小伙伴,一关一关地过,刚开始能力比较弱时打小妖怪,慢慢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大,对手也一个比一个强。修行亦复如是,打好基础(正见、信心)、融入团队、积累资粮,慢慢就有能力调伏烦恼。

先调伏粗猛的烦恼,再对治细微的习气。饮食、睡眠都属于细微的习气(非粗重的贪吃贪睡),是不容易一下子斩断的,也不是要只盯着这一个烦恼对治。修行是一个完整、长期的过程,有了前面的积累,自然会走到这一步,而非片段独立地对治某个烦恼,每一步都要把握重点。

智者大师《金光明经文句》:“饮食得病者亦有六:一、过量食;二、少食不足而止;三、过饥食;四、逆时食,未饥强与也;五、妨食,如食肉饮生乳使人癞;六、不曾食而强食,如南人饮浆、北人饮蜜。”

我们的饮食、生活、环境,都是人与人之间业力互相咬合、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法不孤起,仗缘方生”。回向也是一种缘,是能够产生一定作用的。

心情压抑、作息不规律等都会造成抵抗力下降,就容易得病。常诵经典很好,但不要急求果报,一旦有所求,心就会动荡、苦恼,“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心不要一直执著在身体的痛苦上,要渐渐打开,从自己的苦体会到众生的苦,发愿使自他离苦,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去帮助更多人。

身体不好,一方面有宿世杀生或伤害众生的业因,另一方面也有今生饮食、作息等不适当的外缘。现在要多造善业,随缘慈悲放生护生、素食、布施医药、照顾病苦,并遵医嘱保养身体、注意锻炼等。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当酒肉穿肠时,自己心中是佛祖,还是酒肉?学佛人吃素,是出于慈悲心,也是培养慈悲心,并不是硬性要求(汉传佛教的出家比丘必须素食,在家人则无此规定),但因此学佛人不愿意也不宜分享肉食的“美味”。佛教乐于鼓励大家吃素,无论对自身身体、外在环境还是从业果来看,多吃素都是有益的。圣人不出,万古如长夜。没有人教的时候,我们不懂得去造善业。

物力艰难,要知吃饭穿衣,谈何容易;光阴迅速,即使读书行善,能有几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20道美容养生素食汤

1、双莲百合圆肉汤 安神,健身,预防心悸失眠 材料:莲...

用五色豆来补五脏

民间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的谚语,意思是说如...

植物性蛋白才是优质的蛋白质

许多人想要改吃素,但有些人担心蛋白质摄取不够或营养...

让你变更美的七种食物

很多研究都发现,某些营养素会让你变得更迷人,有一些...

星云大师分享素食烹饪经验

说到素食比荤食更好,当然煮菜的人也要能把素食煮得好...

二时临斋仪中的「三德六味」是何含义

佛教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临斋仪...

餐桌上4种最不起眼的长寿菜

山珍海味虽然可口,却不一定健康。如今人们吃东西,营...

佛弟子吃饭时应观想哪五件事

在寺院里的五观堂,吃饭之时要观想五件事,名为食存五...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不侵犯他人妇女,能得五种善报

佛言人于世间不犯他人妇女。 这个很重要哦。这个妇女还...

宏海法师:安士全书

(第一讲) 好,各位同修,我们一起先合掌。 南无本师...

【推荐】机深祸深,量大福大

古人说机深祸深,量大福大,劝诫世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推荐】佛说有七种布施,不用一分钱就可得大福报

一者,眼施: 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恶眼...

【佛教词典】波罗提提舍尼篇置四所由

亦名:提舍尼篇置四所由 子题:内外眷属 戒本疏·四提...

【佛教词典】先陈

(术语)因明之语。宗法中有法之言也。以必先陈有法而...

工作生活忙碌,怎样达到念佛三昧

问: 如果工作生活忙碌,怎样达到念佛三昧? 大安法师...

明旸法师:出家有三种不同的意义

佛陀普度众生,跟他出家学道的有五众弟子,一、沙弥...

不入心的「修行」

当我们朝着光亮行走,除了保持好姿态,更别忘记内在的...

飞来佛

南京栖霞山的栖霞山寺,被誉为是六朝圣地,千佛名蓝的...

为什么有些大修行人转世后不如前生

问: 禅宗有些大德悟处很高,如五祖戒禅师、海印信禅...

凡夫的障怎么就这么重呢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国,闻佛法。 这里我等也就印祖说把...

树立素食的正知见

问: 请益法师一个问题,世间有这样的观点,认为维生素...

什么是佛法

问: 什么是佛法? 慧律法师答: 佛法很深、很广也很...

佛为父亲担棺

古印度舍夷国(迦毗罗卫国)国王,也就是佛陀的生父净...

不食肉戒的由来

佛陀在印度波罗奈国的时候,有一病比丘害了肚痛腹泻之...

切勿为了睡眠,将一生空过

佛陀教诫,「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昼」...

越是你困难的时候、越要这样去发心

无灾无害地过这一生,平平安安,吉祥如意,这个谁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