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别小看为动物畜牲念一句咒语的功德

2016/09/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别小看为动物畜牲念一句咒语的功德

我们为它们诵经持咒,令它们得闻佛号及佛咒,在心识中种下一个种子,将来必会成果。我们也要回向:祈愿它们能于未来转生善道而得遇佛法,最终能得成佛境。这些是对它们更长远及实际的利益,也可视为是"法布施"。

此外,有些人也会为它们授予三皈依。一般畜牲听不懂我们所念的内容,所以也无从生起真正的皈依心。如果严格地说,并不能说它们真的得到了正受皈依,但念诵皈依之过程却肯定在它们的心识中种下了皈依的善种子,所以仍然是很有意义的事。

我们宜对放生的对像念诵各种真言、诸佛之赞文及经文等,这能令它们与佛法结下因缘,令它们于未来来生得遇佛法,我们同时亦种下了佛法布施的善因。最适用的咒是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之大悲咒、观音六字大明咒等。此外,对被放生的动物诵念佛号、经文之咒句等都甚为有益。总而言之,大家懂什么咒或经文都可以为们念诵,诵时应朗声令它们听到为宜。

有些佛教团体在放生前,会为被放生动物授三皈依。在佛法定义上,如果不明皈依的内容及意义,就不可能构成真正的皈依。畜牲道中,除少数如龙族外,并无摄受佛法义理或明白人间语言的能力,所以并不可能在心中生起依止的觉受,无从皈依三宝。然而,上述的授三皈依仪式仍可被视为法布施的一种。虽然被放生的动物并不真正就成为了三宝弟子,但在仪式中起码曾令们听闻佛号及皈依文,在它们的心识中种下了皈依的种子,这利益也是很大的。所以大家在放生时,不妨也为这些动物诵念皈依文。它们心中虽不明白佛法,也不知道我们在诵念什么,但在听闻咒语、佛号或皈依文后,在它们的心识中会种下了一个善种子,这个种子将来决定成熟,令它们在未来来生中遇上明师及佛法。

在佛教历史上,曾有一位龙树祖师,他很喜欢大声诵读正在研究的经论,在他的居处恰巧常有一只鸽子流连忘返。这只鸽因为长期听到大师诵读佛典,心中种下了得遇明师及佛法的种子,后来在死后生为人身,更凭前世的记忆而找到龙树祖师,成为了大师的其中一位弟子,大师为他取名「龙觉」,这个弟子后来学识及证量都很高。我们大家也可能正是像龙觉一样,在过去某生中刚巧听闻了一句佛号,今生才得遇佛法,有机会去修持,所以大家千万勿小看为动物念一句咒语的功德!我们并不需要成为登坛说法的大法师才能作法布施,对别人说一句善语、为动物念一句佛号,这些都是佛法布施的一种,对授受双方皆能带来很大很大的好处,而且这正是我们天天可以轻易做到的善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十方诸佛的功德都在这个名号里面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这...

观音菩萨能令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

《楞严经》卷六载,观世音菩萨闻熏闻修,以金刚三昧无...

读楞严经、持楞严咒的功德

读《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因为《楞严经...

如果有人不理解素食,你可以这样回答

01. 只要心地善良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吃素? 答:听...

吃素即是放生

佛教经典和历代祖师都主张为佛弟子要戒杀素食,这样做...

消灾免难应当吃素戒杀

我们还是都讲吃素好、戒杀放生好。祖师说:「千百年来...

家人不信佛,可以以他们的名义做功德回向吗

问: 家里人不信佛,也不学修,弟子经常以他们的名义...

【推荐】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适合一切修行人

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的这个特点是适合一切人去修...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各种水果的保健与养生功效

莲雾: 解热、利尿、宁静神经作用。 凤梨: 对人体组...

开悟的十个标准

人人动辄谈开悟,所谓的开悟,究竟如何?标准是什么?...

能造的心,所造的境全部是虚妄的

在唯识学当中它告诉我们说,人生的无奈来自于第八识的...

宏海法师:云水见闻九华山

缘起 好,阿弥陀佛,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诸位有缘,大...

【佛教词典】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

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佛教,属巴利语系,亦即南传的上座...

【佛教词典】一字咒

密家念诵真言时,以种子当作真言来念诵,或于种子之上...

慧律法师:老实念佛制心一处

如果有人问我:法师,我今年七十几岁了,随时可能会死...

念阿弥陀佛有什么益处

首先直接的益处,由于相信阿弥陀佛,由于愿意往生极乐...

死牛食草

有一对老年夫妇,惟生一子,不幸在二十岁时得了绝症,...

同登彼岸,不为渡河,是为度梦

好,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现在我们站在的地方呢,是佛...

念佛时妄想很多该怎么办

问: 弟子在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怎么办? 明安法师答:...

【推荐】《杂阿含经》中居士的修行方法

《阿含经》是佛灭度后首次结集的教法,属于佛教的根本...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离苦得乐超越生死: 别不平、莫抱怨...

临终接引愿对我们非常重要

勤修我皆接引愿,亦称临终接引愿。这一愿表达的是:十...

这样算是厌离娑婆的表现吗

问: 弟子今年三十岁,因患有心理疾病,经济条件可以...

鳖谋猴肝失挚友

昔时,释迦牟尼佛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随大比丘众,游化...

昌臻法师《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同修: 今天下午想讲的问题是《地...

为善不欲人知,布施不求回报

有僧人问石霜庆诸:「如何是和尚本份事?」石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