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老去,其实很残酷

2017/06/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老去,其实很残酷

有因缘去福利院看望了那里的老人。

大家都要老,但是,心里却不容易生出自己将来也会老的认知来。通常就会觉得,老人是老人,而我离老还很远,好像我是不会老的。

也许是在寺里用功久了,渐渐也能体会到一些自己也会老去的事实。

老去,其实很残酷,年轻时,不管自己多高的地位,多么风光,多少的财富,人一老,就都蔫了。现在有些福利院物质条件都不错,饮食、安全、医疗各方面都很好,但是,隐隐地还是有更深刻的悲伤。

我见过一个老人,住在一个很好的福利院里,我去的时候,他正坐在电脑前搜索着门户网站的新闻,见到我,很认真地说,这里一切都好,什么都好,就是在等死。

还有更加不幸的老人,他们的肉体还活着,但是意识却不行了,我只能用“意识不行了”这个词,否则,便不知道如何表达。

他们躺在床上,接受着很好的护理,每半个小时就要翻一下身,以免长褥疮,我见过最长的,已经躺了九年。

呼吸还有,意识不够清醒,有微弱的反应。我不知道,老人在想什么,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还有一位是曾经比较有权势的人,如今也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有微弱的意识,需要很复杂和高规格的护理。人,已经骨瘦如柴,躺在那里的人,很容易让人想到尸体,只是还有一口气。

他旁边还有一位,年轻时也不一般,现在一样不能动了,靠别人照顾,手里还攥着一坨卫生纸,那是为了防止他自己的手指甲掐伤自己的手心而特意塞的。

老人半张着嘴,微闭着眼睛。能感受到死亡随时都会到来。

一般人不太有机会见到这样的情景。生命要落幕的时候,就是这样。不管我们有多么的不情愿。

我在医院里见过很瘦很瘦的人,无法想象,人可以瘦到那样,骨瘦如柴,真的很形象。之前,我都不太敢正视。感到很恐怖。

物质条件差一点的,就是环境比较脏,一位长期做慈善的居士告诉我,她们一直帮助农村留守的孤困老人,屋里实在是脏,如垃圾堆一样。

我没有亲眼见过。但可以想象的到。这些居士们很了不起,亲手帮老人们收拾了房间,清理垃圾,粉刷墙壁,购置床铺,留下必备的生活物资。

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了信仰,我们可以不再害怕死亡,我们可以认识和了解生命的真相。

在养老院,我见过没有卧床的老人,有的满脸愁云,有的很光彩、很慈祥,有的充满了疑惑,有的是无奈、纠结,也有面带怒气、怨气等等。其实,看面目,还是觉得愁苦的占大多数,有的来自过往生活的苦难,也有来自对衰老、死亡的恐惧和未知。

不管如何,总是要结束了。这一生。

我开始确凿地相信,真的有三宝的加持力,真的。作为一个出家人,走到这些老人们的面前,我看到那些慈祥的老人会变得更加慈祥,疑惑、怒气、怨气开始慢慢瓦解,彼此的目光开始温和,开始充满信任,有的人会有泪水。他们真心的接受出家人的每一个问候和祝福,真心地接受哪怕微不足道的一个小礼物。真诚地接受你念出的那句:“阿弥陀佛”。

我完全相信,三宝的功德,是真实的。并不完全在于语言,也不完全在于你带去多少物质的帮助,仅仅是因为,一个出家人,就有这样的力量。

也许,这种信任和祥和并不能保持太久,毕竟衰老的痛苦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交流确实是一个好的开始,善根好的,可能从此就打开了一扇觉悟的门;善根不够的,至少也是一个很好的机缘。

生命,如果没有佛法,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那些无法预知的苦难。

师父也会让我去参加一些养老院组织的活动,目睹和耳闻了很多暮年的故事。有一位年轻时声名显赫、风流倜傥的达人,面对衰老和死亡的时候,是那样的无奈、悲伤和绝望,万幸的是遇到了佛法,老人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通过念佛,平静而从容地接受了死亡,很豁达,很潇洒。

我可能理解了古来出家人为什么豁出命去弘法。

因为生命需要。光靠物质是肯定不行的,还得需要正信的精神力量。有条件和因缘的,真的是要修行。不然,以后怎么办呢?

衰老,是无法逃避的苦难。老话说,人老是个宝。还是要看是什么人老,我见过有的老人,人老了,身体需要照顾,一般世间的善人都可以做到。但是,摊上一个老人整天骂人,还打人,这个就不太好办了。哪里找到那么多心宽似海的世间人来照顾他们呢?

师父跟我们讲过,出家人老了真的就是宝,越老越是宝,哪个庙有个八、九十岁的老和尚,就是镇寺之宝了,一百岁的,那更是宝上加宝了。而且,就我的观察,非常多的出家人越老越清醒,越老越有修为,越老越明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世间的一切如梦幻泡影

我当时要出家的时候,我冷静了一星期,我就拿起笔写着...

念死无常

大家知道,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无常的自性。经上说:呜...

始于立心,得于人和,顺于天道,成于勤恳

一、始于立心 立心就是立志,立下志向,心也就有了方向...

人生旅途要随缘

生命是一个缘生的历程。有过去的因,还得有现在的缘才...

人间如剧场,个个是演员

要出家就没有远和近,就要发起心来,慈悲喜舍四等心遍...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对苦与乐看法的层面不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样,关键在于...

机智无私的老人

几十年前,在日本一个临海的小山村里,发生一件很感人...

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别让坏情绪毁了你

我们常说认识感情动物,人有七情六欲,欢喜、愤怒、痛...

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闲人念佛正优游,莫把光阴空里投。老有音书头渐白,死...

诵持楞严咒就是赚黄金

楞严咒是所有咒的咒王,作为咒中之王的楞严咒,修学诵...

不可妄自尊大而轻视古德,又不可甘心暴弃而不为豪杰

【原文】 本朝尊宿①,自洪武②至今,殆不多见。无论唐...

慈舟法师:死心念佛

修净土法门,必须切实用功,应该死心念佛。古人所谓打...

【佛教词典】无垢识

【无垢识】 阿赖耶识异名之一。此识有染净二分,从有漏...

【佛教词典】四种根律仪

【四种根律仪】 p0446 瑜伽七十卷四页云:复次依二种对...

什么是佛

佛是佛陀一词的略称,古时也写成浮屠或浮图,是Buddh...

二鸽喻

从前有雄雌两只鸽子,住在一个巢里。秋天果子熟的时候...

【推荐】不管念佛与否都希望你抓紧时间

一声磬响,烦恼顿息。我与弥陀,是二是一? 也许有些人...

昌臻法师《正助双修与理事双修》

这一期念佛七明天就圆满了。为了便于大家讨论,今天提...

大安法师:念佛就是醒梦

大家来东林寺,如果从法的精神来看,东林寺传达了一个...

决不可拿僧宝开玩笑

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然体性同一。一切佛像为佛...

惟贤长老读诵《大般若经》的感应事迹

我二十三岁的时候,在开县大觉佛学院教书,那时,刚从...

佛教素食观对于改善生态的巨大价值

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出...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三祖大师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所谓至道,一是至极...

莫让泥沙迷住眼

近日网上一则有趣而又发人深思的帖子,引起了网友的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