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生的快乐是跟因缘借来的

净界法师  2017/1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生的快乐是跟因缘借来的

我们看通教。通教的人是比较利根,“知一切法,当体全空,非灭故空,生死涅槃,同于梦境——体空观。”

藏教人他远离三界,是从无常败坏的角度契入;通教的人是从因缘。他的空性的证得是认为人生的所有快乐是跟因缘借来的。生命中快乐的出现,要很多因缘具足。比方说,你吃一个美好的东西,要有善业:生长在有美好东西的国度;你必须把东西买到手上;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要有一个美好的心情。如果你刚跟人家吵过一架,哪怕再美好的东西吃了也不会快乐。

所以,在整个通教的思想来看,快乐的生命要出现,是跟因缘借来的。既然是跟因缘借来的,你就不得自主,不得自在。所以,“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既然是借来的,它的本性就是空。

比方说,你口袋里有一千块,但是这个一千块是个结果。你怎么有一千块呢?喔,是你跟某甲借三百块,跟某乙借三百块,跟某丙借四百块,所以你才有一千块,你的一千块是这样来的。不是说你是自性有,你是因缘有。所以人生的快乐是不得自在的,要很多条件配合。

所以,通教人看得更彻底,他不仅仅是看到无常败坏,就算没有无常的干扰,你并不是有福报就有快乐,还需要很多环境跟你配合。你们一家人如果都不想快乐,你也不可能快乐的,你的快乐要具足很多的因缘才行。所以,他从“因缘所生”,悟到“无有自性,当体即空”,他的空观是这样建立的,这样子利根就更利根了。

所以,他从这样的角度来看,生死是借来的,涅槃也是借来的。因为要假借修空观才会有涅槃,你假借这个有漏的、有所得的心修善恶业才有生死嘛,所以生死涅槃都是借来的。但虽然同样是借来的,涅槃这个东西还比较安稳。虽然涅槃也是借来的,但是相对安稳,所以它是体空观。

我们把体空观也举一个例子,比方说禅宗里面的洞山良价禅师。洞山良价禅师在第一个结夏安居结束时开示说:“东去西去,不如到万里无寸草处去。”这句话就说明了体空观的真义,他认为因缘的东西,向东追求,向西追求,所有的追求都是不牢固的,只有到万里无寸草处去。所以,他这个体空观就是只有空性是人生唯一的价值。他从因缘的变化,而看到本性是空寂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一切都是假,唯有修道真

世间一切幻化,如露如电。故祖师说:一切都是假,唯有...

穷人也会过得很快乐吗

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在海滩上相遇了,富人问穷人:你在...

能让在家人获得现世后世安乐之八法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

证严法师:惜时惜命

无论是学业、事业、道业,一切是时间的累积;好人活久...

乐观是可以传染的

有这样一位女士,她已经六十多岁了。在农村应该是满脸...

常念「生死无常」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这是印光大师警示我们学佛者的佳...

比丘为塔作枨因缘

过去在竺叉尸罗国有一座塔寺,波斯匿王时期,门柱被火...

无常的四座大山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一天中午,波斯匿王...

白骨观实修法

一般人忌讳白骨观这几个字。修白骨观,不单纯为了修不...

达摩大师悟性论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

以和为贵有什么好处呢

「和」是一个极富正能量的字眼。有关「和」的词汇非常...

如何面对两性关系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摘录自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俗话...

【佛教词典】有漏果

【有漏果】 由有漏因所招感的果报。如轮回于三界六道,...

【佛教词典】饮酒戒

梵语 madya-pāna-virati。为五戒之一,梵网四十八轻戒...

卖本命佛只是冰山一角,更多骗术知多少

近些日子,很多群里出了一些怪事:常有一些莫名其妙的...

正念让我们真正地活着

三十年前,我还是慈孝寺的沙弥,那时,洗碗可不是件惬...

【推荐】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社会上还有一种说法: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种说...

前世吝啬今世贫穷

在舍卫国里有一个贫穷的老人,年龄已经一百岁了。他拄...

恐惧是因为内心放不下

面对自己的死亡是很重要的人生课题,每个人都知道自己...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悖凶类 悖是违背、违逆的意思,悖凶指违背事物发展的自...

情绪就是无明的业力

总而言之,做人做事不要有情绪,情绪就是无明的业力。...

夫妻闺房之礼的戒忌和求子之道

夫妻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

不要期待别人让你满意

这个对外的弘化,我觉得有两个重点。这个忍辱是有一些...

末法时代是怎么回事

问: 末法年代是怎么回事? 成刚法师答: 佛说正法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