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问题想通了,对佛法的信仰才能起来

学诚法师  2018/05/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把问题想通了,对佛法的信仰才能起来

我们常常讲的“善”和“恶”,都是从世间法立场上来谈的,而真正从无相无为的概念上看,事物的本质是超越善和恶的,是没有善恶形相、没有善恶概念的。也就是说,善和恶的概念,只是在世俗谛范围内、在世间法里面有。

那么,什么叫善、恶呢?

一般人认为善和恶是对立的,可以从行为的动机来判断,可以从行为的过程来判断,可以从行为的结果来判断,可以从行为所引发的其它行为的结果来判断。

但是佛法谈到善的行为和起因,跟世间法是有所区别的。佛法里面所谈善的本身就是要止恶,也就是说不能造恶业,不能去做这些有过失、有损于人、有害于世间的行为。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去造作这些恶业,善心、善缘、善行才能够慢慢培养起来、积聚起来。通常人忽略了这一部分,他会说,我去做一点好事,拜拜佛、念几卷经,或者向庙里捐几个钱就行了,但实际上却还默默无闻地在造恶业。

恶业的力量是很大的,佛法怎么有办法入心呢?所以,佛教里面特别注重忏悔法门,忏悔就是忏除前愆、不造新恶,不断悔过,发心不二过。只有把造恶业的心停掉了,才有办法行善。

也就是说,要行善,就必须止恶。要止恶的话,必须首先要培养起对三宝、对佛法的真实信心,否则遏制不了无边的恶业。

在世间上,佛法认为是恶的,而不少人恰恰认为是善的。比如损人利己、弱肉强食、以强凌弱等等的很多行为,根据佛法来讲都是不好的,在世间上面却都被允许存在,被认为是合理的,佛法的观点并不如此,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也就是说我们的思想认识是很局限的。

如《佛说未曾有因缘经》讲:“王白佛言:如佛所说十方贤圣明达众生因缘果报者,我父先王奉事外道,随持禁戒,绝于酒肉、五辛葱蒜,供养梵天、日月水火,常行布施,求梵天福。年年常用千头乳牛施婆罗门,计四十年四万头牛,诸婆罗门食其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味。如斯功德,生何天也?愿佛垂哀,分别教示,令诸行者普得闻知。

佛告王曰:前王果报,今在地狱。所以者何?不值善时,不遇善友,无善方便,虽修功德,不得免罪。布施之功不亡失也,罪后毕时,方当受福。大王当知,夫人修福不与罪合,不共合故。要须方便,令得灭罪。

何谓方便?谓善知识。何谓善友?谓正见人,是为善友,常以正教,调伏其心。

……王白佛言:……如世尊说,祸福不同。我先帝大王,有何恶业,受苦报耶?

佛告王曰:先帝大王有六种罪。何谓六种?

一者傲慢妒弊,事无粗细便起鞭罚,不忍辱故;

二者贪爱宝货,断事不平,致令天下怀怨恨故;

三者游猎嬉戏,苦困人民,伤害众生所爱命故;

四者禁闭宫女,不得从意,受大苦故;

五者耽著女色,得新厌旧,抚接不平,致怨恨故;

六者畏婆罗门,偷食酒肉、五辛葱蒜,恐被呵责,行诈伪故。是为六事罪业因缘,生地狱中。”

第二,从我们的生命历程来看,整个生命也是非常有限的。人活一百年,也不过三万六千五百天,何况还不一定可以活一百年,也就是说顶多活三万天左右,可以看出我们整个生命的历程非常有限。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这样一个非常短促、局限的人生意义上,不然佛法就学不进去。

也就是说眼前的境界、现前的利益和快乐,这些都是无常的,都不是佛法的本质,更不要说我们还常常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利益和快乐,那更是靠不住的。

我觉得只要把这两个问题想通了,对佛法的信仰才能够真正培养起来。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学佛都是不易得力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没有很坚定要往生的人,福报最好不要太大

胜生无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

【推荐】地狱五条根,财为第一

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为什么把财放在第一位,因为...

【推荐】想趋吉避凶,就要调伏欲望

儒家思想认为什么是好人?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能够启...

今天去造业,是外境错还是内心错

佛陀在讲道理之前,先讲出一个譬喻,譬喻容易了解。从...

用觉照力净化内心的地狱种子

《地藏经》第五品经它揭示了地狱的各种相。下面我们来...

救拔母亲脱离地狱的婆罗门女

过去,久远阿僧祇劫前,有位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住世四...

慧律法师:说僧过恶,犯大重罪

【佛陀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毁谤出家僧众,若说僧尼过...

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

原文: 汝言随时随地,得死便死之话。亦是求生之本,亦...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微细的爱

苏东坡有一首五言诗,我非常喜欢: 钩帘归乳燕,穴窠...

所有的功德中,智慧最重要

前面的五度就像一个人的双脚,福德的资粮,它是让一个...

念佛不出声心里默念可以吗

问: 请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先去想厌离娑婆...

天眼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我们再看什么是天眼。天眼是修学五戒十善所感招的果报...

【佛教词典】净国

(术语)清净之佛国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萨取于净国...

【佛教词典】光明相有三种

【光明相有三种】 p0629   瑜伽十一卷六页云:光明有...

坚定的信念值得终身携带

古时候,有一个农夫要到另外一个村庄办事,可是当时交...

不得不从事杀生行业,该如何化解罪业

问: 请师父开示,如果为了生活和生存,不得不从事杀生...

如法的出家方式及出家功德

提起佛教,不少人马上会联想到寺院里、银幕上圆领方袍...

哑和尚悲心掘井除干旱

安徽省有一个地方做采石矶(位在当涂县西北),得名的...

阿弥陀佛帮我们远离了分段生死

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我们是为了成就圣道,一般来说,你初...

一个人最害怕什么

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一个人最害怕什么? 你认为呢...

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

地藏菩萨名号的含义

地藏:梵语ksitigarbha,译为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

想好好修行,但是家庭放不下怎么办

问: 两个孩子特别顽皮,常常我为此生气,打他们、骂他...

一念妄想创造出轮回

显妄果本空 首先佛陀先显示:这六道的果报其实是不真实...

初学者如何辨别邪师

问: 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作为佛法初学者当...

顺情而化,导入弥陀的大悲

我们都知道,阿弥陀经讲,极乐世界有很多的鸟,都是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