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当妄想逼出来时,会产生一个反弹的作用力

净界法师  2018/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当妄想逼出来时,会产生一个反弹的作用力

分别真妄、返妄归真、修学位次,讲到这个地方,其实首楞严王三昧全部讲完了,《楞严经》的修学讲完了。蕅益大师说后面这两段是多余的。为什么叫“多余”呢?后面两段当然有它的功能,就是防止我们堕入邪恶,叫“破邪显正”。因为我们今天的内心累积很多很多的妄想,你现在要把妄想逼出来的时候,妄想会产生一个反弹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注意。

第一个,七趣差别:

精研七趣,只因迷此大佛顶理而妄受轮回,谁达空华无别体。

我们今天从妄想回到真心的过程中,会有两种邪恶的情况:第一个,产生邪恶的行为;第二个,产生邪恶的思想。

邪恶的行为就是破戒。虽然前面讲到四种清净明诲,但是佛陀还是讲到七趣的差别——在六道轮回的六道当中再加一个仙道。就是你绝对不要造恶业,你看每一个业都有它相应的果报。

佛陀先讲到因缘果报的差别,最后把它会归到——其实每一个众生都是依止大佛顶性,都是没有差别的;差别只是因为有些人迷了大佛顶性跟着感觉走,有些人悟了大佛顶性跟着道理走。好像空跟华,虚空中本来没有华,但是有些人就是因为自己的感觉捏造华出来。

本来没有六道轮回,那怎么有六道轮回呢?因为你跟着感觉走,因为产生感受而产生虚妄的想法,这个想法就产生很多很多的烦恼,然后你就去造业,就这样子。

那么,为什么有轮回呢?本来没有的——本来无一物嘛,那是你自己动念头的,一动就有了。当我们找到真心,当我们回光返照清净本性的时候,你发觉其实本来都没有。“梦里明明有六趣”,你做梦的时候,你看很多人怎么怎么的;“醒后空空无大千”,你醒过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只是一念的妄想变现出来,所以讲“空华无别体”。当然这个地方你不要产生太多的华,就是这个业力的问题,佛陀告诉我们持戒的重要。

第二个,五阴魔境。

详辨五魔,本求悟此大佛顶理而中途成惑,那知妄想作根原。

前面是告诉我们不要破戒,这个地方告诉我们不要破见——思想。你今天在回光返照你的本性的时候,会产生很多很多的幻境,你不要被它所迷惑。它有五十种阴魔,你要小心,你要小心!这个都是妄想作根源,都是你的妄想变现出来。

妄想,你一逼它的时候,它会产生反作用力。当然这到经文部分会详细说明。所以说,整个首楞严王三昧讲完以后,佛陀又讲了业果的重要性,要我们持戒;又讲到魔境的差别,要我们保持正见,以戒、教二门来保护首楞严王三昧。这是整个《楞严经》的结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真正大乘佛法不叫断烦恼

一念的妄动,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从现实的角度,...

经常做很多梦,如何念佛才能安眠

问: 法师,经常做很多梦,是不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妄念太...

妄想之心周遍天地,却不知专心念佛

原文: 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

记忆力差该怎么办

问: 记忆力差怎么办? 万如法师答: 经文咒语记不住,...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问: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大安法师答: 其实不...

同登彼岸,不为渡河,是为度梦

好,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现在我们站在的地方呢,是佛...

你的佛号不能都是在散乱心中念

我们不断地修习专住,首先产生心轻安。你的心会产生两...

只有事修没有理观,你不是妄想的对手

你临终肯定有很多很多的妄想,过去打的妄相、今生打的...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中山大学80名学生体验出家生活

80中大学生出家清修 中大宗教的多元认识与实践公选课组...

在病患中发明心地

念头未起,灵然清净,本无我人,此其所以一切病患奈何...

亲见虚老真功夫,方知机辩不是禅

光绪二十七年秋,法忍老人有赴终南之举。先命月霞法师...

【推荐】打佛七的利益和注意事项

一、佛七的内涵 佛七,也称打佛七,指的是净业同修集中...

【佛教词典】毗纽天

毗纽,梵名 Visnu。又作毗瑟笯天、毗湿笯天、毗搜纽天...

【佛教词典】五俱伦

(杂名)佛最初所度之五比丘也。此五人自过去世以来俱...

舍利弗的眼珠

我们想靠自身修行得到正定聚是很难的。正定聚是十信位...

佛陀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两阶段

佛陀来到人世间以后,他看到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

只过几年你且看他

刚开始学佛想要改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听到有人说,你...

你有「微瘾」吗?佛子们该如何看待微信

微信,作为朋友圈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因其发布者和接...

你念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问: 请教法师,《了凡四训》消业障,福报现前,做得...

【推荐】淫欲毁人不倦

在《禅秘要经》里面讲,男人周身的脉络都是从眼根布散...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无不如意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无不如意。而诸凡用度...

寄报净土与分身净土

今天继续介绍净土部类。第一个要说的叫做寄报净土,就...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我们古人都很相信这个道理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有个公案...

从改变自己开始

小琴觉得这个世界太虚伪了。在别人看来,小琴很幸运,...

三位高僧的自在往生事迹

在古来高僧大德之中,有很多去留自在的情况,《高僧传...

不要错解「恒顺众生」

关于吃素有违缘的问题,有人说:如果坚决不吃肉使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