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善导大师:临终往生正念文

善导大师  2019/0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导大师:临终往生正念文

知归子问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一念差错,便堕轮回。小子累蒙开诲念佛往生之法,其理甚明。又恐病来死至之时,心识散乱,仍虑他人惑动正念,忘失净因。伏望重示归径之方,俾脱沉沦之苦。

师曰:善哉问也!凡一切人,命终欲生净土,须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净恶业种种交缠。若得舍此秽身,超生净土,受无量快乐,解脱生死苦趣,乃是称意之事。如脱弊衣,得换珍服。但当放下身心,莫生恋着。凡遇有病之时,便念无常,一心待死。叮嘱家人,及看病人、往来问候人,凡来我前,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闲杂之话、家中短长之事,亦不须软语安慰、祝愿安乐,此皆虚华无益之语。若病重将终之际,亲属不得垂泪哭泣,及发嗟叹懊恼之声,惑乱心神,失其正念。但一时同声念佛,待气尽了,方可哀泣。才有丝毫恋世间心,便成挂碍,不得解脱。若得明晓净土之人,频来策励,极为大幸。若依此者,决定超生,即无疑也。

又问曰:求医服药,还可用否?

答曰:求医服药,初不相妨。然药者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命若尽时,药岂奈何?若杀物命为药,以求身安,此则不可。余多见世人因病持斋,方获少愈,复为医者以酒食鱼肉佐药,其病复作。信知佛力可救,酒肉无益也。

又问曰:求神祈福如何?

答曰:人命长短,生时已定,何假鬼神延之耶?若迷惑信邪,杀害众生,祭祀鬼神,但增罪业,反损寿矣。大命若尽,小鬼奈何?空自慞惶,俱无所济,切宜谨之。当以此文帖向目前,时时见之,免致临危忘失。

又问曰:平生未曾念佛人,还用得否?

答曰:此法僧人、俗人、未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决无疑也。余多见世人于平常念佛礼赞,发愿求生西方,甚是勤拳。及至临病,却又怕死,都不说着往生解脱之事。直待气消命尽,识投冥界,方始十念。恰如贼去关门,济何事耶?死生事大,须是自家着力始得。若一念差错,历劫受苦,谁人相代?思之思之!若无事时,当以此法精进受持,是为临终大事。可谓一条荡荡西方路,径直归家莫问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善导大师文章列表

念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原理是什么

问: 阿弥陀佛!请问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

【推荐】【漫画】恶不能障,弥陀救度

四川省梓潼县农村有一对夫妇,年纪四十岁左右,一直以...

如何看待「无奸不成商」

问: 对于无奸不成商这句话,法师有什么看法与见解呢...

净土法门不仅利益身后且益生前

【净土起信一:净土之说,多见于日用之间。而其余功,...

星云大师《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从阿...

助念时应三班相续佛声不断

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

文珠法师《修福修慧修净土》

一、修福 (一)福的意义与类别 何谓福?福是指人间富...

念佛人一定要把佛号的味道念出来

一句弥陀法中王,无边妙义广含藏;十念往生成正觉,不...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佛法宇宙观之四大部洲

这次我们再打通了整个欲界来讲,咱们作为人,在四土的...

真正的福报是内心没有烦恼

今天我们从这个福讲起,可能我们也讲过说福报太重要。...

学佛的秘诀在于诚与敬

有人问印光大师学佛的秘诀。印光大师则回答:学佛的秘...

对自己和对别人要用不同的标准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

【佛教词典】醯都钵罗底也

(术语)Hetupratyaya,译曰因缘。醯都为因,钵罗底也...

【佛教词典】佛性

次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者觉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

教别人学佛,为何还入地狱

以下经文引自《佛说猘狗经》:原文与白话 [佛言。有...

居士如何护持正法

佛教是一个团体 佛教讲四众弟子,也讲七众弟子,范围是...

探病时应注意的事项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

打知名度的多,真实了生死的少

佛法进入末法的时候现在我们已经快三千年了,进入末法...

临终恶习突现 助念劳而无功

下面要讲一件真实的事情,来和大家互相勉励,我们内心...

剩菜的故事

剩菜的故事是说:一个小康家庭,父母生了三个儿女,丈...

从凡夫转变为圣人

五停心观中的因缘观,即观察一切法皆因缘生、因缘灭。...

修行人的心一定要直

修行人的相有多种。现在讲一个出家人,叫做持律,是民...

猕猴与猎人

过去在一座深山里,住着一只猕猴,这只猕猴不但有过人...

修行应从心性的观照下手

大家进到学院来修学佛法,除了要清楚自己的方向及步骤...

一切业障皆由妄想而生

前面我们谈到了禅宗的历代祖师,明佛心宗,行解相应,...

庐山东林寺帮扶困难寺院公告

经常住会议研究决定,本寺院拟帮助100所因疫情影响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