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成刚法师  2019/05/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如来苦口婆心劝导众生,劝谏我们老实念佛,修净土法门,带业往生,别再想这个想那个,一心念佛就行了。

带业往生,根据我的看法,末法众生生死习气非常重,贪、瞋、痴的生死习气在八识田中熏习得积重难返。所以《大集经》中说:末法时期亿亿人修行,罕一人得道,不堪仗自力了脱生死。很难剔除积重难返的生死习气,断惑证真,所以如来特别开辟净度法门,特殊的法门,简而易行,功高易进。

就是说,我们不用断除,我们不可能断除,所以没有办法,在不能断除八识田中种子习气的这种因缘下,也能够横出三界,再不进入生老病死六道轮回。

带业,就是说虽然种子习气没断除,但是我们用念阿弥陀佛这个方便办法、道路、手段,把这一切妄想降伏住,不发起现行,业不能够成就。生死业不得成就,我们念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了,这个净业,往生极乐的善业成就了,虽然种子没断,但是我们借着自己的心力,也是阿弥陀佛的愿力,一举超出,上极乐世界了。

上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处呢?得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信不退。不会再退堕,再发起妄想,作三界六道的生死业。因为得三不退了,诸上善人聚会一处,都是增上缘,没有逆缘,都是助成我们修行进道的因缘。

不像我们在娑婆世界,想要修进,逆水行舟,没等进,就败退下来,瞋恨,烦恼,贪瞋痴又起来了,而逆缘多,所以阿弥陀佛的愿力护持,另外听闻佛法,继续修证,直至成佛而后已。

种子习气没断,因为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断除再上极乐世界,就是虽然种子习气没断,但是我们一心念阿弥陀佛了,能够不发起现行,不作三界六道的生死业了,到极乐世界去断,这就是带业往生了,业并没除。

因为到极乐世界,种子习气只能是连续地得到降伏,减损断除,再不能发起现行,不能增长,因为极乐世界都是增上缘,没有逆缘。不像我们在娑婆世界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带业往生,这个很重要。

除了极乐世界我们可以带业往生,其它都得断除种子习气才能证得。但是我们到极乐世界分九品,不是说生到极乐世界就成圣了,凡圣同居土,诸佛菩萨罗汉是以圣人的境界,我们是以凡夫的境界,但是能得三不退,凡圣同居,都居住在极乐世界这个国土里,但是我们境界和诸佛菩萨的境界就不一样了,诸佛菩萨是果地,我们还在修因地,在极乐世界还得修证,减损断除我们的生死习气。

如来说:住于念佛,心印不坏,就是实相法印、自性心印不会坏,这是佛在经里说的,我们心住在念阿弥陀佛上,心印不坏,心印就是我们的本觉佛性,就不会被种子、习气、现行所坏,不会被天魔所坏。心印就是我们的真心实相法印,既然一心念佛了,到极乐世界还一心念佛,所以一直不坏。

得三不退,纵然种子没断,但心印不坏,直至成佛而后已。有这个关系,所以如来苦劝老实念佛,带业往生。

横超三界,念佛法门的特殊是横超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靠我们的自力修行,修五戒十善,修四禅八定——四禅八定也不好修,一直从六欲天、四禅天,到非非想处天透出去,证得阿罗汉,再回小向大修菩萨道,然后呢,经历五十五位再成妙觉成佛,这就比较困难了,仗自力,就不是横出三界,是竖出,竖出困难,对于我们凡夫来说,是比较不容易的事情。

竖出三界不容易,竖出就像我们大德举的例子,例如说南方生长的竹子,虫子如果想出竹筒得自由,得向上一层一层地磕穿,才能透出去,这就费劲了。好比我们修十善,修四禅八定,到非非想处天,如果迷了,还得轮转,不容易出三界。

那么念佛法门横出三界,不用竖出,直接就念到一心,就从这个竹筒壁直接出来了。这就是横出三界。这是简而易行的办法,疾出生死也,能疾速地出离生死。末法时代想要舍这一法门,想要一生决了,不受后有,不可能了。

我们要想一生决定生死大事,不受后有,再不来三界受生,就得去修念佛法门——大乘当中的大乘,了义当中的了义,最后都归念佛法门,疾出生死。就不像郁头蓝弗天人,自己修十善,修八次第定,如果把修世间善的这个功夫用到念佛上,肯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虽然都能够成就圣道,但是不无选择,不无难易,有难修的法门,有易修的法门。对于圣人来说都一样,无难无易,但是对于我们业力凡夫来说呢,不无难易。既然有难有易,就不无选择,就得选择一个最好修行的,易于成就的法门,就是念佛法门。

郁头蓝弗这个天人,他就是因为不知道念佛法门,没修念佛法门,费了那么大的功夫,到头来还堕落畜生道。若修到极乐世界了,永远也没有六道轮回了,一超永超了。所以在这里,圆瑛法师说,如来普劝老实念佛。故而大家不要攀高,东瞅西望,左顾右视,再没有比念阿弥陀佛更殊胜的了。

如果我们能选择这一法进行修行,一生决了,就说明我们有智慧了,有智慧眼,看得准,心明眼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修念佛法门以决志求生净土为根本

凡是修念佛法门的,一定要以决志求生净土为根本。念佛...

往生净土要不要发菩提心

我们现在来反推一下。比方说你求生净土,却不发菩提心...

昌臻法师《净土是易行难信之法》

昌臻这一次回寺以后,早就想给大家谈一谈,可是因为病...

把48大愿作为我们发愿的参照

当我们对念佛法门和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建立起了一...

如是持念,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众生念佛大多以生灭心持念,然而六字洪名是从阿弥陀佛...

恋西大师:念佛要诀八不必

念阿弥陀,不必除妄想,只要声不绝,决定生安养。 专...

往生西方极乐与行德积善有关系吗

问: 尊敬的法师请问,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与平时做...

一切法门中,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

已生的恶法令断,未生的恶法令不生

当我们修习四念处之后,接下来应该要修助行四正勤。四...

【推荐】念诵太过熟溜或不利于修行

不如法的念诵,就好像从前的留声机(一种通过唱针在旋...

大妄语的过失

大妄语跟小妄语的差别:同样是妄语,但是小妄语只是一...

你的目标是净土还是娑婆

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当中,前后四次...

【佛教词典】川施饿鬼

(行事)为水死之人,追福,于河中浮船,或在河岸筑坛...

【佛教词典】足指按地

(术语)形容佛之神通。言其足触处尽为黄金珍宝也。维...

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

玄奘去印度的路上,依靠《心经》的威力遣除了一切违缘...

临终前身体四大的变化

说到人的死亡,其实人天天随时在死,不只一年一月的衰...

极乐世界有没有小酒和花生米

从前有一位读书人,去拜访老和尚,老和尚随缘转述西方...

人生无味,皮囊终坏

严澄。字道彻,江苏常熟人,文靖公严讷的儿子。年少即...

受伤未尝不是另一种成全

清朝时,淄川有一个穷小子,腊月将尽,还缺吃少穿,他...

北宋高僧大通善本禅师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佛法传入到东土以后,一开始有点...

【推荐】圣严法师《怎样才能成功》

人如果活在希望中,就能够产生活力;如果活在绝望中,...

涵养也是一种财富

香港巴士阿叔是一段用手机拍摄后放到网络上的视频。前...

如何让父母现世安乐,临终生净土

【原文】 汝欲母往生西方,欲父身心康健,生享安乐,死...

本既无迷,悟亦不立

问:如何是修道? 师云: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