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祖师也有业障啊

宏海法师  2020/0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祖师也有业障啊

我们在修学过程中,一听说哪位是菩萨示现的,马上本能的就觉得说,这是假的,他这是演的。或者一听,说,连这样的大祖师都有这样的业障,难道真的是菩萨再来吗?所以我们从知见上,对一些祖师大德的示现和现行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比如说,我们净土宗的十三祖,印光大师。虽说印祖是大势至菩萨示现再来的,但是佛菩萨示现,他也一定是有毛病,有障碍的。因为我们这里就是一个充满污浊、充满各种不和协有漏的世界,它这个障碍是无处不在的,是长存在我们的身心世界。

印祖在青少年时代还有过谤佛这样的经历,身体也不好,眼睛也有问题,这都是一种示现。但是,他也是一种真实的现行,把他因地的这种因缘带出来,成为一个现行,实际上就是“巧把尘劳做佛事”。在他来讲一点都不障碍,自在无比。但是他在相上显现的还是如此这般,他就是有这个障碍。

很多时候我们把这个法拎不清。你不能因为他有业有障碍,就对他的圣功德生不起信心,圣人的功德。因为他确实在相上,有这样的一种貌似的不足,对的。

但是全凭这个,大家要知道,才成为住世的纽带。否则人家是净土的一份子,都是净土的大菩萨,去哪儿能够降得住,还在娑婆世界度众生,没有住世的因缘,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

所以他要来摄受众生呀,我们常讲道,四摄里面有一个同事摄。释迦牟尼佛也是一个老比丘的形象,八十岁的年龄。如果我们从常寂光土的功德,实报庄严土的境界的话,那这也是一种障碍呀,怎么还会有生死相呢,还会有色身的衰老呢,生老病死呢,你有这个寿量的话,那你就不是不生不灭。可是只有这样,他才能够与众生同在这一个法界,属于这一批众生的这一个有为法界,他才能够产生因缘。

你想,如果菩萨显现和净土一样完美的话,那我们凡夫就没有机会,能够入到我们的这种染污的阿赖耶识中,没门了。

所以大家要知道,正因为他有这样的不足,才能够让我们恰恰成为够得着的台阶,他能从这台阶下来接引众生,我们能够依这台阶,能够循台阶而上。

那说到这里,我们现实也是这样。大家有时候觉得很多大德、高僧旁边有侍者,或者一些常办事的人,觉得很不像话,人人都反感,但是又觉得说‘老和尚怎么还会带着这样的人’。

大家要知道,貌似这种不尽如人意的侍者,他如果不显现这般,好像是很恶劣行径的话,那么下根器的人,没有福报的人,很染着的人,乃至很势力的这种俗人的信心,他就没有因缘能够见到大德,大家知道。所以终归这里讲一句说“奈宿业所障”,他是真的,也是假的,就这么理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昙鸾大师的往生故事

昙鸾大师,是魏朝时代雁门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曾上五...

本焕长老行愿无尽

临近清明时节,本焕长老静静地走了。 坊间传说,本老...

高僧所具备的三种品质

这是一个崇尚炒作的浮躁时代。为了名和利的最大化,大...

佛菩萨度众生决不说我是某佛

接手书,不胜慨叹。汝何得瞎造谣言,谓燃灯古佛降生汝...

圣严法师《业障病》

业障病又分为外病、内病两种。 外病是由于福报不够,...

虚云和尚法汇开示

宣统三年在上海静安寺成立佛教总会 今承众位居士邀请...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

1.生平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讳际醒,一字讷堂,...

佛陀十大弟子中阿那律尊者来由

阿那律:又译为阿那律,阿那律陀,阿泥卢豆,阿楼駄,...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只有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中有一句: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

佛门里的平等、宽容大度

有一次,有弟子找佛源老和尚告状。说寺里的僧人把偷偷...

学会转换你的生活态度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人活着其实是一种心情;穷也好,...

海鲜的饲养内幕

据媒体报导,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在北大演讲时,...

【佛教词典】三祇百劫

谓菩萨于三大阿僧祇劫间修六度万行,又于百劫间修召感...

【佛教词典】火食

(修法)谓护摩也。以供物投于火,供养诸尊,是护摩法...

犯戒有五衰耗

佛说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谓为五? 一者求财,所愿...

静心的修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心地面对世界,面对自己,心就...

如瑞法师追忆梦参老和尚:老和尚是为众生而活

壹: 老和尚弘法路经香港,入住宾馆即问:此房一夜何价...

愿消三障诸烦恼

我们现在每一个念头都与佛相同,所不同的是佛已经开悟...

一切时一切处,洪名圣号不离心口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

能忍自安

佛经说:我们此世界叫做娑婆世界。娑婆译为堪忍就是说...

念佛人与不念佛的人鲜明对比

一谈到西方,就是死亡的代言词,死了就什么都没有,非...

昌臻法师《做人的基础 学佛的捷径》

佛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是乘愿再来的中国近代少见的高...

勿营明日计,当勉后世义

《俱舍论》云:此中寿不定,末十初无量。谓南瞻部洲众...

彭鑫博士:女性过度淫欲对身体的伤害

在中医看来,女性手淫和过度的性生活会导致阴精的丧失...

在这个无常的世间,一口气不来就成了隔世生命

发愿之后一定要落实在自己的行为当中。如果放逸懈怠我...

如何对治妄想和外界干扰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便不会妄上生妄。譬如小人撒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