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游名山不愿西方

莲池大师  2020/12/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游名山不愿西方

【原文】

游五台者曰文殊在,游峨嵋者曰普贤在,游普陀者曰观世音在。独不曰西方极乐世界有弥陀在乎?又不曰三大士者徒仰嘉名;阿弥陀佛现在说法,亲炙休光①之为愈乎?又不曰跋涉②三山,累年月而后到,信心念佛,一弹指而往生乎?大可叹也。

【注释】

①亲炙休光:亲炙,谓亲身受到教益。休,旧指吉庆,美善,福禄。休光,此指佛的智慧、福德之光。

②跋涉:犹言登山涉水。形容旅途的辛苦。

【演莲法师译文】

游五台山的人声称五台有文殊菩萨在;游峨眉山的人认定峨眉有普贤菩萨在;游普陀山的人深信普陀有观世音菩萨在。唯独没有人欣慕说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在。也没有听人提议说游三山朝礼三大士只是徒仰嘉名,而西方阿弥陀佛正在说法,何不往极乐世界亲炙阿弥陀佛的福德智慧之光,岂不更为殊胜呢?

况且跋涉三山需经年累月才能抵达,若能信心念佛,一弹指顷即可往生西方呢!实在可叹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莲池大师文章列表

修念佛法门有两种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说,修念佛法门有两种:一者...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末句结归,言如是不可思议者,当是何物?惟自性乃尔。...

蕅益大师:大病中启建净社愿文

甲午十二月十有三日,菩萨戒弟子智旭,一心归命极乐世...

修净业者应当具有这十种信心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

培养修行习惯的重要性

《释门自镜录》里记载,有一位叫法衡的比丘,他也是好...

在家的净业修行人,应把握哪种心态

问: 老年行者上老下少,尘缘基本已了,安心念佛,切...

正解「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怎么理解?在《阿弥陀经》里面会谈一心不乱,...

好乐净土,尊重名号

大方向我们在学习净土的时候,你要分成两块,第一个你...

从根本上消弭战争

社会的日益腐败,与天灾人祸的不断,根本因素都是众生...

成功的秘诀

一、禅悟成功 有一高僧,弟子问其成功原因,答曰:吃...

世间有许多苦恼,佛菩萨为何不蒙垂救

问:大士寻声救苦,是救于果者也,何以世间仍有许多苦...

出家需要的条件与方法

依据如来的正法规(dhamma)与律(vinaya),以及国家...

【佛教词典】无分别智异熟

【无分别智异熟】 p1082 世亲释八卷十六页云:乃至未得...

【佛教词典】五色界道

(术语)言造显曼荼罗时,为区别各重位,用五色作境界...

佛教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的探讨

佛教从它诞生起就给人一种超然于世的感觉好像它只以解...

经验的第一义谛,才是真实的金字招牌

大慧,譬如帝释名为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如是等诸...

人生之解析

照通常解释起来,人生就是人的一生。人生究竟是什么?...

别摔在熟悉的路上

朋友是位载客司机,每天都要开着面包车往返县城。有一...

见月律师的克苦精神

明末清初时,有见月律师,传三昧老人衣钵,继主千华(...

怎样才能求生净土

净土宗有三经一论:曰《无量寿经》、曰《观无量寿佛经...

「专修」和「杂修」的划分

善导大师讲的这个专修和杂修的情况,确实善导大师讲专...

在宗门下得了好处的人,那不是学来的

宗门下讲规矩,讲用功,达到悟处。为什么这么说呢?比...

【推荐】古人的修身箴言

教子的金科玉律 父母同负教育子女责任,今我寄旅京华,...

烦恼没那么可怕,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对待

如果为众生难度而烦恼,把烦恼归结在众生身上,那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