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虚云老和尚《参禅警语》

虚云法师  2011/03/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不假修证。只因众生迷沦生死,经历长劫,贪嗔痴爱,妄想执着,染污已深,不得已而说修说证。所谓修者,古人谓为不祥之物,不得已而用焉。

此次打七,已经三个半七,还有三个半七。下三个半七,身心较为纯熟,用功当比前容易。诸位不可错过因缘,务要在下三个半七内,弄个水落石出,发明心地,才不孤负这个难得的机缘。

这二十多天来,诸位一天到晚,起早睡迟,努力用功,结果出不了四种境界:

一者、路头还有搞不清的,话头看不上,糊胡涂涂,随众打盹,不是妄想纷飞,就是昏沈摇摆。

二者、话头看得上,有了点把握,但是死死握着一片敲门瓦子,念着“念佛是谁”这个话头,成了念话头。以为如此可以起疑情,得开悟,殊不知这是在话尾上用心,乃是生灭法,终不能到一念无生之地。暂用尚可,若执以为究竟实法,何有悟道之期?晚近禅宗之所以不出人了,多缘误于在话尾上用心。

三者、有的会看话头,能照顾现前一念无生,或知念佛是心,即从此一念起处,蓦直看到无念心相,逐渐过了寂静,粗妄既息,得到轻安,就有了种种境界出现:有的不知身子坐在何处了,有的觉得身子轻飘飘的上腾了,有的见到可爱的人物而生欢喜心的,有的见到可怕的境界而生恐怖心的,有的起淫欲心的,种种不一。要知这都是魔,着即成病。

四者、有的业障较轻的,理路明白,用功恰当,已走上了正轨的,清清爽爽,妄想若歇,身心自在,没有什么境界。到此地步,正好振起精神,用功向前。惟须注意枯木岩前岔路多,有的是在此昏沈而停住了,有的是得了点慧解,作诗作文,自以为足,起贡高我慢。

以上四种境界都是病,我今与你们以对治之药。

第一如话头未看上,妄想昏沈多的人,你还是看“念佛是谁”这个谁字,待看到妄想昏沈少,谁字不能忘了时,就看这一念起处,待一念不起时,即是无生。能看到一念无生,是名真看话头。

第二关于执着“念佛是谁” ,在话尾上用心,以生灭法为是的人,也可照上述的意思,即向念起处看到一念无生去。

第三关于观无念已得寂静轻安,而遇到任何境界的人,你只照顾本参话头,一念不生,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一概不理他,自然无事,不落群邪。

第四关于妄念已歇,清清爽爽,身心自在的人,应如古人所说:“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由一向至极处迈进,直至「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再撒手纵横去。

以上所说,都是对末法时期的钝根人说的方法。其实宗门上上一乘,本师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之旨,教外别传,历代祖师,惟传一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落阶级,不假修证,一言半句即了,无一法可得,无一法可修,当下就是。不起妄缘,即如如佛,那里有许多闲话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虚云法师文章列表

参禅的人要把种种妄想分别都放下

禅宗一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绕圈子,不走弯路。...

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当我们读到了四祖道信对牛头法融说:快乐无忧,故名为...

开悟之后为何还要求生净土

问:诸佛出现于世间,原是为了度化众生。学佛的人只担...

要得在世不造过者,只有参禅一法

参禅人没有过:日用中一切时参,一切处参,一切事参,...

坛经与净土宗有无冲突?

来书云:《坛经》说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语,与莲宗有...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六祖慧能在接了五祖弘忍衣钵之后,一路南下被恶人追寻...

禅修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效率

当我们学习一样东西时,如果心力不能专一,注意力不能...

星云大师《从风趣洒脱谈禅宗的人物》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大家晚安! 这次佛学讲座三...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空有无碍,进入中道的平衡实相

智者大师云 【隔真妄,破九界,显佛界,为缘修。】 智...

行住坐卧把持一句佛号

我们打的是佛七。就是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佛号,行、住...

偷盗寺院常住僧人之物果报极重

偷盗戒以盗常住物及僧众物之罪极重,应堕地狱。《方等...

惟念自佛不算是净土法门

起佛号,这就是禅净双修--自他俱念。这三种念佛有什么...

【佛教词典】众生

梵语 bahu-jana, jantu, jagat 或 sattva 之意译。音译...

【佛教词典】三烦恼

(名数)一见思,二尘沙,三无明。台家所立。...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共有四种:第一、心态不...

宏海法师:净土十要

(第一讲) 从今天开始,因为非常欣喜的,我们又是新...

圣严法师:爱情为什么会变的这样恐怖?

问: 有的人和情人分手,会带着刀子去谈判,想要杀人...

地藏菩萨转你的业,那因果还要还吗

人的寿命是无常的。人有病,病是死的因,有病不一定是...

【推荐】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

(1)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

修行法语

1、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他自己想要改变,所以你的目的就是...

我们要有这两种的决定相信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

如何面对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在当今时代,改换工作、生活环境已很常见。如何面对新...

恭敬得延寿

佛陀时代,有位长者的儿子年纪大约五、六岁,占相师为...

为父亲担心,该咋办

问: 顶礼法师。我心里很痛苦,小时父母离异,我被判...

《寿康宝鉴》白话

(三宝弟子 翻印 印光大师 编订) 古时贤者编了《不可...

【佛学漫画】八正道

能在日常的生活中真正践行善法,才是为自己铺设的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