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

圣辉法师  2016/08/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

《四十二章经》第四章——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第四章说的是善恶无性。你做善、做恶,就像反掌这么容易,随你自己去做。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有十种是众生可以做的善事。亦以十事为恶:虽然十事可以为善事,如果做得不对,就变成恶事。

你做得对了,就是善事;做得不对,就是恶事。

第一:身有三种恶业,即杀生、偷盗、邪淫。杀生便没有仁爱,偷盗便不够义气;邪淫便不合礼仪。没有仁爱、没有义气、没有礼仪,所以成了恶业。

第二:口有四种恶业,即是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妄言,是虚妄而不诚实的骗话。有些人专说假话,欺诳他人。说些“巧言令色”的漂亮话,或无益无义的污秽话,和现在一些人所讲的段子一样的话。为了讨好他人,以遂己利,不惜污蔑自己的灵魂,出卖自己的人格。两舌即是“两边嘴”,俗语叫“两头蛇”。同是一个人,而能说出两种不同的话,好像有两条舌头一样。如对张三说李四不好,对李四又说张三不好,意在离间他们的感情,弄到他们结冤成仇,不能相和。这种人最要不得,在广大的人群中是“害群之马”;他搬弄是非,颠倒黑白,往往使得朋友不和,家庭不睦,乃至社会国家的不和。恶口就是破口骂人,以恶意咒骂他人,他心里才安乐。佛告诉弟子们,这四种话都不是学佛的人所应该讲的,要是讲了,便犯了口业的过失。佛再三再四地劝人谨慎地戒绝,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佛注意到这—点,所以能苦口婆心,诲人不倦。

第三:意有三种恶业,即是心里于外境起贪,起嗔,起痴,看见人家的好东西,动了觊觎的念头,想占有,贪;如果贪求不得,大动肝火,妒恨他人,这叫做嗔。愚痴瞋怒,造诸恶业。

身、口、意三种恶业,最可怕的是意业。内心意欲的思想不正,形成外在的口业与身业,也成犯罪的行为。

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像前边这些不尊圣道去做,这叫十种恶业。

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这十种恶行停止了,就是十善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先修善良,再修空法

现在我有一个习惯,每次有人来要皈依三宝,特别是那些...

斋日和斋月

六斋日是指每个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

恶人所造的恶业是否可带业往生

问: 带业往生,善人得往生,恶人以前所造的恶业是否...

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

孔夫子生在春秋时代,这个时候是周朝,周朝到了后期,...

【推荐】往生不是靠善业力,而是靠临终正念

什么是带业往生呢?从唯识的角度来说就是,我们造了业...

心念决定业力的强弱与方向

业力的形成是由心念决定的。心念是邪恶的,不管做什么...

糜子仲为善得福

三国时代,东海朐县有一位名叫糜子仲的人,他的祖先世...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善人、恶人就是吉、凶...

【注音版】往生论

往生论...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道念若同情念,则成佛已多时

古人说:凡夫成佛真个易,去除妄想实为难。只因你我无...

在娑婆世界中,任何事情都不要贪恋

老和尚在客堂对大众开示:出家了生死,是要去一切的悭...

安住于真如,再来观察这一切的假相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

一声佛号,止观双运

今天和大家讲,念佛是圆顿止观。 止观,佛法在各种修行...

【佛教词典】和合相因

【和合相因】 p0798   显扬十八卷九页云:和合相因者...

【佛教词典】二檀

(名数)一世间檀,凡夫之布施或圣人作有漏心布施者。...

功夫上去了,气脉就通了

我看打七呀,四个七都快打下来了。还有些师父,总是话...

菩萨度众生的「八所以」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重点指出八所以,即我们之所以...

五逆十恶也能感应道交

为什么这些五逆十恶的人,十声乃至一声佛号就能往生?...

如何留住好人才

如何寻求合适的人才是一门大学问。刚开始时,谁都不知...

一旦选定往生西方,就应看成是极其重大的事

自己要想到:往生西方太重要了。一旦选定这条道路,就...

果报有四种,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

《优婆塞戒经》这部持五戒的经说报有四种报: 第一种是...

如何回向给被堕胎的胎儿

问: 如果由于医院检查出了胎儿有畸形,因而犯了堕胎...

如何对治净业修习中的进进退退

问: 净业修习总是进进退退,这其中有何因缘因果,如...

平生四辱成就曾国藩

曾国藩曾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特别谈到了自己一...

念佛

△ 念佛心不动是得一心,得一心即可见佛。得理一心生...

【推荐】改名是否可以转运消灾

问: 阿弥陀佛,请问法师,现在很多人不管年龄大小,...

随缘是要考虑现实,尽分是尽最大的努力

问: 师父慈悲!师父刚刚有说,就是修菩提心的时候,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