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学佛法首先要培养内心的甚深见

净界法师  2021/1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学佛法首先要培养内心的甚深见

《摄大乘论》是无着菩萨所作的。在本论的修行当中,主要有三个重点:第一个就是甚深见,第二个是广大行,第三个是究竟果。

从大乘的次第来说,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第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内心的甚深见。为什么要有甚深见呢?我们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我们大乘的修学,从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开始,整个菩萨戒的修学当中有两个重要的次第:第一个,就是我们要成就一个善业力。这个善业力就是说,我们刚开始行菩萨道,是依止内心的信心,就是对三宝功德的信心;依止这个信心,我们来修布施、持戒、忍辱种种的善法。当然我们菩萨内心也会有一些烦恼欲望,这个时候我们主要是依止我们的信心来克制,或者说是来压抑我们心中的烦恼。

当然,有时候信心比较坚固,我们内心就比较平静;但是有时候信心比较薄弱,这烦恼就在内心不断地波动,使令我们内心躁动不安。所以,在刚开始修学善业力的阶段当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一个菩萨内心的情绪是变化很大的,他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

严格来说,这个人修行是还没上路,内心还是跟烦恼欲望纠缠不清,只是说他比一般人好一点,就是有一分信心善加克制。这样的修行,我们就说,哦,这个人已经开始在积集善业、忏悔业障。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阶段。

慢慢地,我们应该再修第二个阶段,就是所谓的成就正念力。前面善业力的修学主要依止的是信心,慢慢地,我们从信心开始去听闻正法、如理思惟。这个时候内心产生一种智慧的光明,开始去如实地观照内心烦恼的活动。通过教理的学习,我们知道,内心的烦恼其实是由内心所变现的一种刹那刹那的生灭之法,它本性是毕竟空寂的。所以我们从一种正念的观照开始,从这样的一种有相的分别而契入到清净的本性,开始了解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这个时候我们对烦恼的调伏就更加地有力量,我们的情绪也会变得比较稳定了。虽然有无量无边的烦恼还没有去对治消灭,但是它是如梦如幻的生灭之法,不像以前那么样的可怕了。所以说,我们在修学正念的时候,通过止观的观察,能够了解到生命的真相,内心能够安住在我们的本来面目。这个时候我们的情绪稳定下来,修行就正式上路了,我们也开始稳定地、慢慢地趋向于无上菩提。

所以说,我们在行菩萨道的过程当中,从一种信心的对烦恼的压抑,要提升到所谓的对烦恼的克服、调治——所谓智慧的观照。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主要的就是靠着甚深见。对佛法的学习、对生命的观察更加地深入,那么你对于内心的调伏力就加强。这就是无着菩萨在本论当中把甚深见安排在第一个次第的主要原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专注做事少成见

在修行中我们的智慧是因为我们的成见给障碍了。要想开...

理虽顿悟,事须渐修

理虽顿悟,事须渐修。在理上你大彻大悟,在事上你还得...

大安法师:念佛人正确的目标定位

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每天系念佛号这很好,...

虚云老和尚的「大乘三大部」

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

「净土四信」是每个净业行人的必修课

信娑婆世界是苦 首先是信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个...

只需放下,便是修行

正月初五,漫天飞雪飒飒而至,忽来的暖意,雪亦成了今...

修行务必去除执着

我们所用的任何方法,无非使我们本具的心性凸显出来,...

明海大和尚: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

修行人应该具备的一个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当知念佛目的,必须归于无念

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

把迷梦叫醒,向自心中唤

有两句俗话:什么人说什么话,三句话不离本行。因为晚...

不求生净土,会产生两种过失

假设我们今天不考虑求生净土,菩萨会产生两种过失: 第...

电脑族应常吃的食物

整天忙于电脑前工作的人群易受亚健康影响,工作是无法...

【佛教词典】大乘佛教(Mahayana Byddhism)

大乘佛教  在部派佛教流行时期,大乘的思想在南印度...

【佛教词典】一剎那业有现受生受后受差别

【一剎那业有现受生受后受差别】 p0019   瑜伽六十卷...

生老病死颂

恩爱萦缠与么来,三缘和合住胞胎。 凿开混沌通身瑕,踏...

跳下悬崖找活路

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

唯识学里的二种色法

在《唯识学》上,色法有二种:一个叫业果色,一个叫定...

三身佛

众生成佛时有三身,称为三身佛,三身佛分别为法身佛、...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

谨慎处理家庭暴力事件

如果家中有暴力事件,先要分析原因,作为预防暴力事件...

只有福报没有智慧,就会被福报所害

如果一个人修学菩萨道,这个必须要知道:不要着相,要...

别把福报提前挥霍完

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而现在我们整个的行为就是变...

不论好坏我们都接受,不被他转走

人家管我们,不论好坏我们都接受,拿他的坏处来回光返...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佛陀开悟之后,第一件事情,回到苦行林去度了五比丘。...

静坐的好处

静坐(冥想、禅思、内观)提供人类一贴清凉剂,无论闲...

宏海法师:佛法的时间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