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上生

2022/01/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①,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②,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

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③。应时即得阿罗汉④道,三明⑤六通⑥,具八解脱⑦。是名中品上生者。

【注释】

①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②五逆:一、杀父,二、杀母,三、杀阿罗汉,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僧。罪恶极逆于理,故谓之逆。

③四谛:又名四圣谛,为圣者所见之真理;即:苦、集、灭、道。苦、集为世间因果,灭、道为出世间因果。

④阿罗汉:小乘极果,有杀贼、应供、不生三义。

⑤三明:宿命明、漏尽明、天眼明。

⑥六通:宿命通、他心通、天耳通、天眼通、神足通、漏尽通。三明六通是阿罗汉所具的功德。

⑦八解脱:以八种禅定解脱烦恼的系缚。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住。

【译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八关斋戒,修持或沙弥十戒,或比丘具足戒等,不造五逆重罪,不毁犯戒律,没有各种过错,以此善根戒行回向愿求生极乐世界,那念佛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与诸比丘众围绕其人,放金色光明,注照在他的身上,又为其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法,赞叹出家,自在修道,得以脱离众苦。

那念佛人既见佛闻法,不胜欣喜,就见自身已端坐在莲华台上,长跪合掌,低头向佛顶礼。还没有抬头之时,便已生到了极乐世界。一经生到彼土,莲华即刻开放。当莲华开放时,那往生者便闻到众多的音声,同时赞叹苦集灭道四谛之德,当时便获证阿罗汉果,得三明六通,具足八解脱的禅慧。这就叫做中品上生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一念百病消,念佛能治一切病

普发威光主药神,得方便令念佛,灭一切众生病解脱门。...

不能至心就不能往生吗

问: 《无量寿经》十八愿说的至心信乐,标准是什么?不...

净土问题回答

1、请问法师可以呼吸念佛吗? 答:当然,你念佛的时候...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

1.生平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讳际醒,一字讷堂,...

做种种功德都要回向往生西方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

一得往生,烦恼恶业就彻底消灭

我们这些带业往生的凡夫,虽然具足烦恼的系缚、通身都...

为什么净土法门那么重视信愿

信、愿是理观,持名是一种事修,但在实际念佛时,这三...

临终能否捐赠器官

所谓菩萨一切悉舍,吾人临终是否可将色身各器官,捐赠...

成就的大小跟胸量有关

一个人的成就,跟他的志向是有关系的。你一个志向太羸...

大智慧人,深悟唯心,必勤念佛

【原文】: 天地万物。皆有始终。有形象。有方隅。有分...

如何战胜逆境,在逆境中生存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困难与挫折,所谓「人生不...

【推荐】原谅别人时,也为自己开了一扇门

人,总是生活在原谅与被原谅之中。原谅一个人是自己的...

【佛教词典】砂

(杂名)石之细碎者。聚砂为塔(故事)。法华经方便品...

【佛教词典】护身

(术语)以密教加持之法护持其身。故有护身加持等名。...

圣严法师:在工作中要对事不对人

不论我们在公司担当何种职务,都要顾及整体,而且要对...

常行堪忍者,于当来世无多怨敌有多喜乐

世人都知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可...

转五浊而成清泰

【疏文】 上言灵明湛寂之体,本无清浊向背,毕竟平等,...

古代与现代修行人的不同

道人重轻 古所称道人,以世所重者彼轻之,世所轻者彼重...

演培法师《弘一律师对地藏菩萨的礼赞》

每年中国夏历七月到来,我国佛教徒不少发心读诵地藏本...

生从何来,死往何处

当我们看到呱呱坠地的初生婴儿,可曾想到这个小生命从...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常居幽冥界救拔地狱众生

原文: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虽则久已证穷法性,而复不...

净土修行拣正辨异

斋天的要义 我不是说斋天不好,只是现在有的大和尚,...

极乐世界的三种庄严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

佛为生父宣说佛法

有一日,世尊开示说:如来在世间度化众生,有五件事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