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种外道的错误邪见

净界法师  2023/02/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种外道的错误邪见

【于阿赖耶识中,若愚第一缘起,或有分别自性为因,或有分别宿作为因,或有分别自在变化为因,或有分别实我为因,或有分别无因无缘。】

假设我们对一切法生起的亲因缘,所谓“阿赖耶识”的种子产生疑惑,就会产生类似外道五种错误的邪见。

“或有分别自性为因”,这个是数论外道。这个数论外道,他认为一切法生起的因是“自性”,这个“自性”当中,又有另外一个叫做神我。假设这个神我是造了善业,这个自性就会创造安乐的五蕴,来让神我受用;假设这个神我造了罪业,这个自性就创造了痛苦的五蕴,来让这个神我受用。换句话说,这个宇宙万法生起的因缘是“自性”,这个自性是不生不灭的,那这是违背大乘佛法的思想。大乘佛法是认为,阿赖耶识的种子是生起的因,而阿赖耶识的种子是生灭变化的,它是受熏的。比如说你今天犯了罪,但是你内心当中惭愧心生起的时候,你那个罪业的种子就变化,由大而变小。就是说一切法生因的种子,应该是可以去受熏的、可以去改造的;但是外道宇宙的生因──自性,是不能改造的,它是固定的,永远就是自性。这个地方,佛法是不同意的,宇宙万法的生因是不生不灭,这个是不合道理的,这样子,你要改造生命是不可能的。

“或有分别宿作为因”,这个“宿作”就是过去的业力,就是尼犍子外道。尼犍子外道认为:生命是由业力所决定,而这个业力是不可以改变的,除非你不做,你做了以后,这个业是永远不能改变,你忏悔也没有用。因为尼犍子外道这样的一个定业思想,这个宿命论,就造成了他苦行的修学。他认为:我们在三界不断的流转,每一个人都带了很多的罪业来投胎,而这些罪业都是不能改变的,你修止观也没办法改变,忏悔也不能改变。那怎么办呢?赶快把这个罪业消掉。怎么样消掉呢?修苦行。从今以后,你不能再睡床铺,拿那个有刺的木头来睡觉。就是用种种的苦行,赶快把这个罪业消除掉。像这样子,佛法是不同意的。佛法是说“祸福由因,改变在缘。”你前生有罪业是因,但是你这个心念的改造、这样不同的滋润,这个业种子就有变化。你可以透过你的忏悔、透过止观心念的调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所以“宿作为因”这样的定业论,当然是邪见,就造成了心外求法的苦行外道。

“或有分别自在变化为因”,说宇宙万法的生起,是自在变化,就是大自在天(就是摩醯首罗天),它是整个万法的生因;所以我们想要离苦得乐、趋吉避凶,你修行是没有用的,你持戒也没有用。你应该怎么办呢?向大自在天祈祷,因为他能够决定你的快乐跟痛苦,当然这个是邪见。

“或有分别实我为因”,这个“实我”,是属于胜论外道。这个胜论外道,他的思想是“实我”叫做梵(大梵天的梵),这个梵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梵当中有一个小我,这个“我”是很痛苦的,是个小我;梵是一个大我,是安乐的境界。我们想离苦得乐怎么办呢?应该要透过修习禅定、冥想,把这个小我跟大我合在一起,梵我一如。梵我一如就是他们《奥义书》所说的一个最高的意境,离苦得乐。不过这个地方跟佛教有一点混滥。佛法也认为:有一个生灭门的个体生灭的生命,有一个真如门的我空、法空的真理,我们修行就是从生灭门趋向真如门。不同的是:佛法的真如门、生灭门,这二个都是没有真实体性的,是不二的;但是外道的梵我,二个都是有实体的,大我是有实体、小我也是有实体,所以这个有实体的小我,趋向大我,这是不合道理的。

“或有分别无因无缘”,前面的四种都是有因缘论,这第五个是无因缘论。什么叫“无因缘论”呢?他认为说:生命的快乐跟痛苦,都是没有理由的。也就是说,生命只是一个偶然,就像树叶从这个树上飘下来,它往东边跑、往西边跑,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当然无因无缘,就会造成断灭见,就是没有来生;既然只有今生,你归依三宝,持戒修行都没有意义,所以只好及时行乐。这个是无因缘论。总之,外道对于诸法的生因,他们认为是一个有实体的东西,或者自性、或者实我,而这个实体是不能改变的。不像我们佛法说:这个种子是刹那刹那的生灭,它会因为你行为思想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得病的因缘与疾病出现的相状

【原文】 复次,有三种得病因缘不同:一者、四大五藏增...

因不忍而导致的惨剧

忍就是忍耐的意思了,你能够安住你的心不动,人家把对...

为什么邪见的过失,比散动还严重

丑三、治失坏因 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随释此因...

李炳南居士与印光大师的因缘

一、乱世学佛,皈依印光大师 李炳南(18901986)居士,...

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为何还要愿往生

问曰: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云何天...

人心不正,太聪明反而害了自己

清朝的纪晓岚是大学士,他一辈子都在编四库全书,所以...

不能悟道的五个错见

印度自释迦出世,遍习外道异学,终于菩提树下,证悟大...

禅宗与牛的因缘

在佛教中,牛是十分高贵的动物,具足威仪与德行。《胜...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为灵魂沐浴

俗世喧嚣,红尘扰攘,我们在其中摸爬滚打,难免会让灵...

勤转念,证菩提 -- 善于修这颗心

当我们不好的念生起来的时候,我们就烦恼了。贪欲烦恼...

外财布施与内财布施

我们要知道,财布施有两种,一种是外财布施,一种是内...

你一天到晚看别人,就容易起烦恼

问: 师父在《楞严经》有提到:就是他的根跟识,是一个...

【佛教词典】三爱

指人于临终所起之三种爱着。即:(一)境界爱,谓临终时...

【佛教词典】道智所缘

【道智所缘】 p1237 品类足论一卷八页云:道智何所缘?...

互相嫉妒猜忌,导致无谓的纷争忧扰

人花在批评、毁谤、伤害他人的时间,胜过于冷静思考了...

如何不让种下的恶因产生果报

我们如果了解了改变因果的原理,就可以知道如何做才能...

修行之路为什么很困难

修行为什么很困难?因为它不只处理今生的问题,连过去...

牵着母亲的手

星期六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

这个「舍」真的很不容易

我们经常说慈、悲、喜、舍,慈就是想办法让别人快乐,...

达摩西来意

菩提达摩开创了中国禅宗,成为印度来华高僧中对我国佛...

宽运法师:布施的方法

如何布施 布施时若有受施的人相,便会有拣择,有分别...

佛菩萨度众生决不说我是某佛

接手书,不胜慨叹。汝何得瞎造谣言,谓燃灯古佛降生汝...

生病时能吃几天肉做补充吗

问: 我看到有一些人持素很长。但是,当生病时,认为...

「嗡啊吽」这三个字的功德非常大

嗡啊吽这三个字的功德非常大。如果总说,可以代表诸佛...

拯救刀兵劫的万德洪名

一个个人他不信因果、不信有报应,不信这个举头三尺有...

【推荐】净业持名四十八法

自序 若论净土,法门广大。诸上善人,依佛教而往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