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这一念清净心是何等的宝贵,何等的重要

绍云老和尚  2023/0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这一念清净心是何等的宝贵,何等的重要

第二个七明天过一天,后天晚上就圆满了。因为七打得顺利,光阴就过得特别快。可以说这两个七当中我们这里都很平安无事,你们可能没有感觉到,这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大家要珍惜这个殊胜因缘、难得机会。

为了使我们在这个祖师道场真正得到实际利益,我们原来计划三个七,还坚持把这三个七打下去。本来那几天都见到浑水了,这几天虽然没有下雨,但清水又来了。厨房的缪师傅讲:“怪事,这次水来得还蛮大的。”所以讲,大家的道念都向一处使,感应道交的事情是不可思议的。

有的人说:“我们到这里来,以前没有搞过,虽然班首师父们一天到晚讲看话头、看话头,但摸到现在,话头还真的没有摸上。”我认为这也是讲实话。

如果你真的把话头摸上,把这一念摆在这句话头上,老老实实二十分钟过去,你亲身感受那种境界,会感到很诧异。诧异什么呢?我这个人本来就坐在这里啊,到哪里去了?不知道这身子坐在哪里了,你也听不到自己的呼吸,就是这一念话头明明了了,身心感到无限的清安。

世间再讲怎么舒服也没有这种舒服,文字写是写不出来的、讲更讲不清,这个要你亲身感受才行啊。别人讲的,你只能眼巴巴地望着他,你不知道他讲什么。你自己一感受到,你就晓得这种滋味不是一般的滋味。经书上多处讲:禅悦为食,法喜充满。进入到真正禅定境界的时候,不要吃、不要喝的啊。他在禅定中,色壳子自然能正常维持。那么要达到这个境界,我们要从哪一方面去努力呢?

今天有一位问我:“离心意识参,出凡圣路学这两句话怎么讲?”我说:“你这个话是看来的,还是听来的?”他说:“看来的。”“既然看来的,你知道这个意义吗?你会不会用?”他把头摇摇说:“我不会。”我说:“宗门下用功,就是要你像这两句话上面用。”

何谓“离心意识参”呢?这个心,是分别心的心。意,就是我们的六识、意识。你离开分别心、离开六识,这叫什么呢?不动二念啊。不动二念,还有个不明白意思的疑念在,还明明了了、历历明明的,这才叫离心意识参啊!

不是你偶尔碰到一下子,不到一分钟就过去了,那个还谈不上。要你从这个意识妄想当中用到了没有妄想境界,离开了分别心、离开了妄想,但又明明了了、历历明明的有一个不明白意思的这一觉照念在,时间越长,你越有深的感受。一两分钟,感觉不到什么巧妙。如果你把念头安住在这个离心意识,明明了了、历历明明当中,能够注意六识,不打失的话,那你又是一番境界啊!再这样下去就是“动静不移、忆忘如一”了。

所以说宗门下这个事,想难,难得很,想易,你真正全部身心放下来,一心一意扑在这个一念上去,也很容易啊。不是望不着的事啊!

佛法传到中国来,唐、宋大兴的时期,多少文人、伟人在宗门下这个法门上得到了大的利益。到明朝时期就出现了一千七百公案。宗门下这一法是直接了透、最上乘的法。如果你过去真的有个深厚的善根,在这个法门上也修行过,你这一世遇到了,一修行,过去的善根就浮起来了,你的感受马上就和人家不一样。

“出凡圣路学”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看这个话头,目的就是了生脱死、成佛作祖。你找到念佛是谁的这个人了,那就明心见性了。见性就成佛了,你还要学什么圣人、凡人啊?你再搞圣凡,不是头上安头吗?这就是出凡圣路学。不要讲我想成佛、我想如何,那都是妄想。心性一见到,本有自性里面万德庄严、神通妙用都具足了,不要你求。

还有的说:“我们这个坐香,也不念佛、也不拜佛,坐在这里,看上话头还能用上功夫,看不上话头就在打妄想,这还有什么功德?”那意思就是我们在这里冲盹打呼。其实不然,为什么这样讲?一切的祖师和圣人,都是从我们凡夫一步一步升上去的。《大藏经》上讲: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终究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这四句偈子告诉我们:我们这一念清净心是何等的宝贵,何等的重要。

实际上,就在这个堂中坐一坐都有好大的功德。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们中间供的是佛像,佛的功德好大啊。你围绕佛像转一圈也会得到一点功德,这个功德不是你自己能干,是因为你对佛敬仰,沾佛的光带一点功德。所以我们不要认为我用不上功,我在这里腿都疼死了,电话不断来,又是这个事、又是那个事,心里就会痒痒的了。

我和你讲,你只要在这里就是天天打妄想、天天打瞌睡,你的福德因缘天天在增长。为什么呢?这是选佛场、是般若堂,大家薰修的力量带着你,只是你不知道。我们早课讲:大众薰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况且我们这么多人在共同薰修,就这个气氛,你都感受到不可思议的功德。

所以我们不要轻视自己,也不要认为这样用不上功,认为没有功德、没有利益,那你就认识错了。第二个七还有两天,最后还有一个七,希望我们还要继续发起道心,认认真真地在这一句话头上,好好地用一番功。说的都是参考话,还是继续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绍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更适合个人修行对吗

问: 大家都觉得六祖慧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

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一、大乘佛法核心智慧与慈悲 我们今天所在的这个地方,...

落空还不如先执着有

有人问我,佛来佛斩是初学者,还是有禅修经验的人才能...

念佛和参禅如何下手

修行人想知道念佛和参禅如何下手,如何成功,那首先必...

珍惜当下的生活

清代宰相孙将鸣曾为资国寺题了这样一副楹联:浮生若梦...

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遇雪不能前进。...

禅堂里的香板是怎么来的

香板,指形如宝剑的木板,是禅堂中法力极大的法宝。 香...

好好参一参腿疼的是谁

常怀敬畏心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总不出行住坐卧。禅堂...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不生气,你就赢了

不生气,就赢了。这是金庸先生的至理名言,也是金庸先...

对治恶性比丘的方法

佛临涅槃时,阿难请问佛:佛在世以佛为师,佛不在世以...

六字括三乘超十地

印光大师说: 莫讶一声超十地,当知六字括三乘。 这两...

如何讲话才能受人欢迎

自古就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明训,讲话确实是一门艺...

【佛教词典】政教一致

(杂名)混合政治与宗教由宗教的立脚地而号令天下也。...

【佛教词典】善

云何善?几是善?为何义故观善耶?谓自性故、相属故、...

明明是苦事,他却认为是乐

身一定要受,一天饮食、起居、睡眠都叫受。吃得好、睡...

欢喜菩萨真人真事

在现代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很难遇到一个真正欢喜快乐...

文珠法师《佛教与人生》

何谓佛教?何谓人生?佛教对人生的看法如何?佛教与人...

省一法师证念佛三昧的过程

省一法师,俗姓高,扬州江都县人,世代务农。 省一大...

对来生的轮回有所期待,该怎么办

如果我现在已经养成一种对来生有所期待,怎么办?那我...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信仰佛教,是佛教徒。但是自己想过没...

不离秽土而生净土

原文: 又以愿门广大,贵在知先;观法深玄,尤应守约。...

妄想断则恶业消,恶业消则百福集

夫善恶感应,捷如影响,声和响顺,形直影端。故圣人不...

慧律法师《知足则幸福常存》

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我觉得...

【推荐】淫欲之害

一、什么是淫欲之害呢? 好,我们现在来看看。我们先讲...

圣严法师的学思历程

或许诸位老师、同学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学校请了一位和...

寒冷的冬天来了,请给鸟儿一把米

冬天给鸟类施食与放生一样重要!冬天是枯竭的,没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