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果能明白所处的现前因缘,反而能在泥泞里更好地绽放

宏海法师  2025/0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果能明白所处的现前因缘,反而能在泥泞里更好地绽放

可以跟大家说,除了净土门,我们这个时代,大家都作为佛弟子来修行,如果不依净土,是绝对完全没有门儿,这就是我这几年在普陀山,回来给大家算一个汇报,是没有门儿的。千万不要再说客气话了!有时候客气话会耽搁了自己,会祸害了别人。大家一定要有这个见地,就是现在除了净土还有作为,其他的闻思修只能结个缘,我不是在诽谤,大家不要听歪听错,但是我们要面对现实,其他的闻思修只能结个缘,或者说增长我们一些还不知道是什么结果的所谓的资粮吧。你要想即生成就佛法、佛道,不可能!不加几乎了,没有修饰词了,大家要知道,是绝对不可能,一定要实事求是地来知己、知这个时节因缘。

很简单,大家看看现在的因缘果报。诸位,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因缘果报中,那么大家看一下我们的因缘果报,是显而易见、有目共睹的,我们的福德、法缘越来越薄,心性上定慧功夫越来越弱,闻法的机会也罢,受用也罢,甚至时间段也罢,越来越淡。你就很简单地随手随心拈一个现前的因缘,你说我们,就说听闻佛法。我已经快年近半百了,讲了十几年吧至少。从一开始我们那会儿讲法,基本上常态还是一堂一堂,对吧,至少一个半小时两个小时讲下来,大家也能坐得定,也能听得明白,也能受用得了,相续很稳的一个法脉。

慢慢慢慢后来,现在很多时候就是一个讲座、一个主题,那你想想几乎就没有一部大部头,整篇整篇讲下来这样受用的这种法缘。那么到现在来讲,到了什么桥段了呢?大部分都是十几分钟的视频都嫌长了,大家知道吧,几分钟的视频,短视频,要快餐式地说一个问题,很多时候还是鸡汤。因为嵌不进心里,动不了,而且我们的心又这么的坚固刚强。

所以在这个上面想想,只有闻思才能够支撑我们如理作意的正念,就是我们修行一定要有足够的闻思。你千万不能一开始就说,佛法要实修的,说那么多有什么用?懂那么多道理。道理不懂,你怎么理解、体悟,怎么生起真实的信仰呢?有体悟才有信仰,要尝到了才有信仰。所以说深厚的法缘才能保障我们的依教奉行。

那么这些资粮我们现在越来越没有保障,越来越没有保障。而且特别是我们刚才,今天说的这个死尽偷心这个净土见地,也开始犹疑,甚至摇摇欲坠,摇摇欲坠。从我们的心地上来讲,修行是不是常在线?大家设想一下,我们成为佛弟子,甚至于好多年的学佛时光,我们心地上的修行有没有在线呢?假如果我们的内容不断,功课、情怀很浓,但是它有没有转化成我们学佛的一个核心点,就是觉的质量有没有上来?至少说断舍离的质量有没有上来?好像纹丝不动,甚至抓得更紧了,越学越烦恼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确确实实要来扪心一下我们自己的心地功夫如何,我们布施的心量大小,我们忍辱力的坚固与否,我们持戒的清净程度,你就随便挑一样出来,我们现在觉得都对不住自己,不要说报三宝的恩了,释迦牟尼佛慈悲,几千次地在娑婆世界往返。所以从这一点来讲,真的是要这样。

给大家汇报的时候,也确实是本人的有感而发,为什么?因为在这几年的一些因缘中,我们才慢慢地才能确定自己原来真的是什么呢,罪恶生死凡夫了,这个定位很重要。你不把自己放到最低处,你对弥陀的仰仗力就提不到最深处、最高处。在这样的生死凡夫,头出头没,我们现在这么多年学佛了,学佛的目标有没有明确都不知道,学佛是为什么?就学佛本身而言,是为了学佛而学佛呢?是为了学得多好呢,还是少不好吗?是为了我学得有多深?是以什么来判断深,年代吗?还是看得多,读得多,诵得多,念得多?这个“多”要体现在哪里?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是糊的,是糊的。而且呢,越走越糊!

那么大家一定要厘清,从小白开始走起,说我们学佛为什么?就是要解脱,就是要了生死,这是根本路线,唯一的路线。如果一切的因缘中有了偏离,那就一定是什么呢,是拖延,是耽误,乃至产生障碍的作用。那么大家想想,如果说真的为了了生脱死,为解脱成佛的话,我们现在挑一门,这一门怎么入,入进去怎么走?就够了。一切,只要多出来的,只要有点儿绕的,只要是累赘中增加我们的负担的,都要把它什么呢,舍弃、放下,包括我们学佛法中的内容,这一点特别重要!就是我们要知道我们到底想干什么!所以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在学佛的路上,好像在更深,更广,更多地学修,可是我们这个心始终就安不下来。

问题吧,平常好像没有,稍微有点什么事,问题就出来了,而且这个问题一翻滚起来他就没完没了,一堆滋生,说明根本平常就没有用在刀刃上,疑虑越来越重,很难能够真正地入道,真正地真修,或者说只能在无事中度日。一旦太大的顺境福报,世俗的福报来了,就把你拉走了,一旦违缘逆境现前了,就把你打失了。所以说要死尽偷心呢,一定要明白现前的因缘时节,如果不依净土,不要说成就了,连学佛这个事都几乎成不了,跟大家讲。

当然我们也不是一味地唱衰,反而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明白我们处在这种现前的这种泥泞污泥里边,那么肯定才能够更好的适合莲花怒放。所以净土法门恰恰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在我们现前的因缘中,末法时期的一个非常奇迹妙药。他有一个什么特色呢?就是时间越久,越到末法末端,他这个药,越来越契,越来越对症,这是净土的一个奇妙之处。所以说,把这个法,我们稍微要树起这个见地。因为太多的时候,我们吃了太多的亏了,可能生生世世我们就是这么吃这个亏,才吃到现在还在末法时期,还在娑婆世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为主,持咒为辅

至于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

成佛就在今天

禅师沉默许久回答:成佛就在今天。 小和尚当时听了不以...

星云大师:欲作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先从做人起 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两句话:欲成最佳龙象,...

修行人要远离六种颠倒

【地藏,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 纵发善...

星云大师《人生二十最》

人生有二十最是我从生命中体验出来的,好的要保留,坏...

【推荐】净土法门有何殊胜之处

净业行人都知道,在净土经典中,释迦世尊及十方诸佛都...

不要自以为圣,要以人为镜

如何化解嗔恨心呢?不要从忍(世俗忍)下手,而要从思...

每个月这十天做好事,功德都能加倍

佛还同时告诉我们,修十斋日,这是对没有时间修行的人...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命浊」的由来

看第五段的命浊。 这个命浊主要是由识阴引生的,就是内...

20则哲理段子

善于谋人,有容乃大。分享20则哲理段子,或许能帮助你...

11种情况下的人最好别吃辣

1、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人不宜吃辣椒,慢性气管...

拓开心量 包容别人

能够包容别人,别人就能包容我;能够帮助别人,别人就...

【佛教词典】阿罗诃

(术语)Arhat,佛十号之一。译曰应供。当受众生供养义...

【佛教词典】四法不坏

正受心、金刚、佛舍利、光音天宫殿。因此四法不会毁坏...

你不是来哭的,你是来念佛的

我们看受阴的魔境。就这个人,彼善男子,当于此中得大...

但愿自己平等待人,不求他人平等待己

佛教讲究平等心,要求我们要以平等心待人。但是,我们...

要想运势好,口德很重要

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伤人。生活中,一...

这些旁人眼中的傻子其实都是高僧

这古来有很多人哪,看着好像他这什么也不知道,后来还...

人生箴言—圣严法师语录

四安 :提升人品的主张 安心在于少欲知足 安身在于勤...

佛陀跟我们的差别

佛陀的生命是万德庄严的,我们的生命是充满着痛苦。当...

黄庭坚转世的故事

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

阿弥陀佛时时刻刻都在护念着我们

今天和太太(指奶奶的母亲,系我们当地的习惯称谓)通...

【佛学漫画】广钦老和尚

广钦老和尚一生劝人一心念佛,“念佛要发长远心,不可...

精进念佛--最殊胜的报恩方法

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

未论学佛,先学修身

未论学佛,先学修身。今开十端,众当谛听: 一不欺心 ...

为何出家人每半个月要布萨诵戒

昨夜说的黑月白月诵两重戒法,这是世尊金口所宣。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