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每一个众生都爱护他的生命

妙境法师  2025/03/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每一个众生都爱护他的生命

“是人自不杀生,教人不杀,赞不杀生法,亦欢喜赞叹不杀生者”,前面的一段文,是“恶灭善增”的利益,学习般若法门的人,虽然说是观一切法空,但是不做恶事,他欢喜做种种利益人的事情。下边的一段文呢,是说这位修行人“具足众善益”,他又能成就很多很多的功德,说这件事。

“是人自不杀生”,这位学习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这个人,他是有慈悲心的,所以他自己不杀害一切有生命的众生。这个不杀害众生这件事,人与人是同类的,当然我们应该爱护,不应该杀害,这个不同类的其他的动物,我们也同样不应该杀害。

当然佛法是说,我们人是应该有慈悲心的,爱护一切人、爱护一切物。人和一切众生都是愿意他很自在的活下去,不愿意他的生命中断了,那么你若杀害他呢,他是不同意的;佛法又是特别地提倡慈悲这件事。孔夫子也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不欢喜的事情,不要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也符合佛法的道理,我自己爱护我的生命,我不高兴别人伤害我,我怎么可以伤害别人呢?所以自己不杀生。

“教人不杀”,也劝化他人,不要杀害生命。“赞不杀生法”,也赞叹不杀生这件事,这件事是有功德的;“亦欢喜赞叹不杀生者”,也欢喜赞叹不杀生的那些人,这一共是四种,这四种善法。

我们头几天曾经讲过杀牛的这个问题,杀害牛,以后又被牛杀了。我们这个凡夫肉眼是不知道,很多很多事情不明白,只有佛菩萨、有神通的圣人,知道很多我们凡夫不知道的事情;所以按佛法的道理,仍是六道轮回,就是这样子变化,但是应该有慈悲心呢,就不要杀害这件事。

但是说每一个众生都爱护他的生命,我们杀了他,他不高兴,那究竟会有什么不好呢?刚才说杀那个牛,那个牛有机会它会报仇的;那么在佛法里面说,杀害生命这件事,将来会到三恶道去走一走的,到地狱、到饿鬼、到畜生世界去受苦的。从三恶道出来,再来人间的时候,事情还没有完,你还会要受一点苦恼,什么事情呢?多病、短命,有这两件事。

就是你这个生命体,常常会有病,这是一个苦恼事;再来就是寿命短,就是杀害生命的余报。这个佛菩萨的大慈悲告诉我们这件事,所以我们不应该杀害生命。如果每一个人都有慈悲心,互相都爱护的话,那我们这个世界应该是很和平的,应该是很快乐的事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何必等到有事才持斋

无论佛教、道教或是民间信仰,很多人都相信持斋有功德...

螺髻仙人

很久很久以前,在释迦牟尼佛还没有成道证果的时候,佛...

如何用佛法来提高生活质量

第一个方法:以慈悲心来开启快乐的源泉。 很多时候,我...

【推荐】100道简单易学的素菜(图片版)

100道简单易学的素菜...

把慈悲心体现在生活中

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大冬天,一个流浪者来到一位比丘的禅...

小鸟与阿育王

某个安适的午后,人们正在树下乘凉、聊天时,突然听到...

如何才能降魔

问: 如何才能降魔? 惟贤长老答: 慈悲可以降魔。《...

厨师的忏悔:宁死也绝不再杀生

我是一个厨师,从业二十余年来杀生无数,如今学佛,深...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嗡啊吽」这三个字的功德非常大

嗡啊吽这三个字的功德非常大。如果总说,可以代表诸佛...

【推荐】净业持名四十八法

自序 若论净土,法门广大。诸上善人,依佛教而往生者...

念六字大明咒之功德

《莲花藏经》云:若持圣观音之明咒,能获得财富、粮食...

越努力就越幸运

一个人经历的越多,他会思考的越多。越是优秀越是努力...

【佛教词典】四种业

【四种业】 p0402 瑜伽九十卷一页云:有四种业:一、黑...

【佛教词典】本觉内薰

指真如本觉之内薰作用。据大乘起信论载,众生心中皆有...

未曾闻死亡声响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一日,世尊对比...

在方中做人,在圆中归真

○ 事业无需惊天动地,有成就行;情意无需甜言蜜语,...

家庭也是道场

【提要】: 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串。慈悲感恩和为贵...

什么是绮语?绮语果报是什么?

问: 什么是绮语?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样子的?绮语果报...

只有事修没有理观,你不是妄想的对手

你临终肯定有很多很多的妄想,过去打的妄相、今生打的...

莫让地球母亲再流泪

地球如慈母般哺育着万物,以丰富的物产滋养着人类。作...

在禅定中看到的三件怪事

过去有一个高僧证得了神通,有一次出门,在禅定中看到...

圣严法师《谣言止于智者》

佛教的五大基本戒律中有一项不妄语戒,意思是指不说任...

六件损财消福的事

求财之人,有六种事不当做:一是种种戏,就是赌博;二...

惟贤长老《学习唯识对净土宗念佛之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唯识的中心是改造心地 唯识是讲什么的?唯识的中...

身处逆境巧作福田

处在逆境的时候也能够种植福田。这怎么种植呢?那我们...

何谓「普特切罗」

普特切罗,又名补特伽罗,是梵语 pudgala的音译,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