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了标准,有了参考点,就有痛苦

2011/06/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个乞丐的故事。在最初的时候,他只是每天坐在纽约地铁的某个入口处,前面倒放着一个破毡帽子,等待人们的布施。路过的人们有时候会往里面放一些硬币和小额纸币。大多数人只是匆匆走过。虽然他得到的都是一些零钱,但足够他买一些面包活下去。乞丐的日子就这么平淡无奇地过下去,他和那些匆匆忙忙走下地铁通道的人相安无事。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那个后来令乞丐爱恨交加的人出现为止。

有一天,有个穿着考究的过路人往他的帽子里面放了一百美金。乞丐非常惊讶,因为从来没有人这么做过。他收到的最大面额的布施也只是几美元而已。他因为那一百美金而记住了这个人的脸。

第二天,同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又做了同样的事。第三天,当这个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刚出现的时候,乞丐就已经认出他了。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十几天。乞丐每天都能收到一百美金的施舍。他开始盘算未来。他甚至开始打算为自己添置一辆汽车。

第十六天,乞丐没有在那个神秘人应该出现的时间看到他。乞丐开始感到不安,但仍抱有期待。他告诉自己:也许他是病了,所以没及时来给我送钱。明天他就会出现,不用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

第二天,从早上开始乞丐就盯着那个他会走过来的方向,他几乎望眼欲穿。但一直到下班时间,那个人还是没出现。乞丐开始崩溃了:他怎么可以这样?怎么可以这样不负责任。

你能从这个故事了解到什么?谁决定了我们的快乐?钱的多少还是我们的标准被满足与否?那个慷慨的布施者于他是恩人还是仇人?在最初,乞丐的收入非常不确定的时候,他并没有多少痛苦,他也没有期待。人们给他多少他就要多少。这个时候他是快乐的。因为他没有期待,没有标准。没有觉得每天必需收入一百美金才是正常的。因此,他没有痛苦。

但事情发生了变化,有个人开始让他习惯一些东西,习惯每天有一百美金入账,这样,他就开始痛苦。如果我们有标准,有参考点,我们就有痛苦。

我们的标准一定正确吗?还是只是因为你习惯了他,其他人也习惯了他,就认为理所当然是正确的。有些标准是你自己亲手打造,诸如你必须喝什么样的茶,穿什么牌子的内裤。还有些是社会大众共同打造,比如大家都觉得我们出去必须穿衣服。虽然没有人每天告诉你必须穿衣服,但你不会忘了穿。因为这是我们的共同标准。我们臣服于这种看似真理的标准。但你若生活在一万年前,那时候的标准可能是不穿衣服。大家都光着屁股追赶猛犸象,如果你穿着衣服反而会被耻笑。我们的标准就是这么不确定。

不要觉得你和乞丐不一样。事实上我们非常像。我们会为了一个LV背包痛苦,因为其他人有,所以我们也觉得必须有,有才是正常的。这是某些人的标准。我们也会为了变成百万富翁而苦恼,因为我们以前是亿万富翁。习惯了亿万富翁的人理所当然认为当亿万富翁才是正常的。这表示我们和乞丐没有任何不同。我们都被习惯驱使。被标准左右。都不能接受改变——不能接受那种变得更糟的改变。

然而,佛教的精髓之一就是无常,无常即改变,变得更好或更坏。若你不了解无常,你就会痛苦。如果乞丐了解无常,就会知道,不会每天都有人给你一百美金。这样,在没有一百美金的日子里他也能安之若素。佛教并不要求你不去接受一百美金,而是在没有的时候你也不会沮丧。你要让自己没有标准。

阿秋法王说过一句话:没有的时候不期待,到来的时候不拒绝,失去的时候不遗憾。就是如此。通常,我们没有的时候很期待,到来的时候不拒绝,失去的时候很遗憾。

在最初,我们都是那个乞丐,我们的需求很简单。然后有一个人让我们习惯一些东西。然后我们就开始变的离不开那些东西。

我当然不是在说海洛因。我说的是比海洛因更可怕的东西,你知道要戒掉海洛因是很费劲的事。要戒掉其它习惯也一样不容易。当你习惯了一件事,你就会有标准。你会以你的习惯为标准,然后,你就会痛苦。

但是在没有标准之前,你必须有标准。你必须知道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如果你一开始就没有标准,那你永远也不会没有标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等待我们明天的是什么

我曾经在南山寺,见到过一个坐轮椅的人,他是因为车祸...

不为明日而忧

刚才来了位信徒。 她带着小孩,有点忧心的样子。一见...

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禅门有云:「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众生最大的...

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活

据说,在这世界上,每天有36.5万人诞生,有15.5万人停...

了知苦空无常理,生安养欣乐心

是经附文,临终方诀,最为切要。修净业者,所宜详览。...

拔除心中忧愁之刺

古印度时,那罗陀尊者在波罗梨国长者的竹林中修行。当...

【推荐】一切都顺利,其实祸根就种下了

我们归依佛、归依法了,就要观想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

幸得人身,幸闻净土法门

我们造什么业,就一定要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又叫业报,这...

吾今此身,父母遗体也

【原文】 梦中忽忆二尊人病且亟,悲甚。既而曰:犹可为...

佛教念珠的实用性

佛教念珠有一百八颗、五十四颗、四十二颗或二十一颗数...

勿在虚假的物质生活中打转

佛法说人身难得,既然得了人身,却不了解因果、心性的...

什么是有漏与无漏福报

问: 阿弥陀佛!师父,现在好多师兄是初学佛,他们在...

【佛教词典】玄门无碍十因

(术语)诸法何故事事无碍。一唯心所现故,诸法之本原...

【佛教词典】初生天众身量

【初生天众身量】 p0683   俱舍论十一卷十三页云:随...

愿所有苦难众生,永不再流浪生死

这是我人生中的真实经历。 一场大病之后,我一直想把我...

大安法师:为什么发不出厌离心

净土三资粮信愿行中,愿的本质内涵就是厌离娑婆、欣求...

说说出家人衣服上补丁的事儿

昨天公众号后台收到居士的留言,问能不能说说衣服的事...

贼计状元才

有一位老婆婆,家境十分贫穷,仅有的财产就是一条毛毯...

应当用这种心,才能远离一切魔障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

认识释迦牟尼佛(图)

兜率说法 观缘下生 圣善慧菩萨功行圆满,住兜率天内...

去除无明的习气

人从无始以来,常因无明和习气而使得自己意乱情迷、颠...

在寺院拜佛应注意以下几点

1、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

既然佛法能治病,为何法师还要求医问药

最近脚部做了个小手术,做完随手发了个朋友圈,一是告...

送接灶神的意义和仪规

一、送接灶神来历 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二十三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