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生要有的14颗心

2011/09/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报恩的心

对你有恩的人,不能忘恩负义,要知恩图报。我们对一切众生都要有报恩的心,有些众生今世对你没有什么恩,但前世对你一定有恩,因为一切众生都曾经当过你的父母,所以一切众生都对我们有恩,哪怕是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想想他们也曾经有恩于我们,所以不要计较,放下仇恨,要感恩,要报恩。

恭敬的心

对父母、师长、前辈都要孝顺和恭敬的心。另外,比你年纪大的,学问高的,对人类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有善心的人都要起恭敬心。恭敬心没有亲疏的分别,对所有的人都要恭敬,你恭敬他人,他人也会恭敬你的,所以恭敬心是增加自己福报的殊胜法。

尊重的心

首先要尊重自己,然后尊重家人,最后尊重别人等所有的人,经常面带微笑,说话客气,拥有相互尊重的心。对仇人也要尊重,尊重他的善意,尊重他的学问,尊重他的行为,尊重他的证见等。对动物要尊重,尊重它的生命,尊重它的能力,尊重它的忠诚心。

无执著的心

人间苦海的源泉是烦恼,烦恼的根源是执着,执着的来源是我执,我执的源头是无明。有“我”的思想,一定会有我执和自私自利的心,自私心带来你和我的分别,有了分别心一定会有贪心和嗔恨心等烦恼。若你没有我执,了知无我,你就不会有烦恼,没有烦恼就不会有痛苦。

无求的心

没有智慧的人贪心和欲望比较多,所以没有快乐。你贪求和执取的事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苦恼也越来越多。真正有智慧的人是无欲无求,无贪心,所以轻松快乐。

知足的心

你有了满足的心,才会有知足的心。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知足的心,或许你的生活贫困,生存环境恶劣,也或许你的生活富裕,环境优美,都要有知足的心,因为相比那些意外死亡的人,我们还活着,就是福气,就要知足,有了知足的心才会有快乐,俗话说得好:“知足常乐”,佛经云:“知足人是圣贤”。所以人人都要知足,知足是福报,我们要珍惜福报;知足是快乐,我们要珍惜快乐。

谦虚的心

俗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人生中最大的失败是骄傲及狂妄自大。藏族有个俗话:“傲慢石头凸之上,不留智者功德水”,狂妄自大的人永远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学不到前辈圣贤智者的道德,就像凸起的石头上,放多少水也没有用。所以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谦虚,不要自大。藏族还有个俗话:“谦虚石头凹之上,不漏智者功德水”,谦虚就像有凹下去的石头,上面放水不会漏到地上。只有谦虚的人才能学到圣贤智者的智慧和道德。

忍辱的心

忍辱的心就是能接受别人的侮辱和批评的心态,我们在生活中要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责,能接受别人指责的人,才有机会改正缺点,一个能忍辱的人,难忍能忍,难为能为,就是最有智慧的人。

忏悔的心

若你做错事,首先要认错,然后忏悔,忏悔后不可再犯同样的罪。每天做好事多一点,坏事少一点,时时有忏悔心,你的善念越来越增加,恶念越来越减少,你的福报就跑过来,灾祸就离开你。若你做错事不忏悔的话,你的恶业会越来越增加,善念越来越减少,你的灾祸会慢慢降临,福报也悄悄离开了你。

行善的心

我们首先认识善和恶的区别,直接和间接对众生有利益和快乐的事叫做“善”,直接和间接对众生有伤害和痛苦的事叫做“恶”。我们随时要用无条件的爱心、博大的慈心、无自私的善念去帮助别人,关心别人,拥护别人,记得要做好事不能有“为我”的自私思想和行为。“为他”快乐行善是真正的好事。

精进的心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暴自弃。我们做任何事必需要有精进心,若你没有精进的心,再好的机会,一样会溜走,所以有智慧者会以精进的心,善加把握因缘不懈怠。

博爱的心

对一切众生要有博爱的心,博爱的心就是菩萨心,放下自私和自爱的心,重视别人,热爱别人、慈爱别人,为别人可以失去生命的爱就是博大的爱。

爱惜自己的心

你不要把所有的快乐与幸福,托付在一个人身上,假如你这样下去自己会变得无依无靠,对方也觉得你是个负担。一辈子爱一个人,可以的,但没有人,愿意背着一个担子,走一辈子的路。爱别人之前,你要先学会爱自己。怎样爱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道德,保护自己的身体,珍爱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有自己的爱好。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不要勉强自己,不要伤害自己的心。

自信的心

人生中没有永远的伤痛,再深的痛,伤口慢慢总会痊愈;人生中没有过不去的坎,你不可以坐在坎边等它消失,或者自己死亡,你只能想办法穿过它;人生中没有永远的十全十美,总有一天会结束的。你有了信念自己的心,就有了坚强,就会有创造奇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耐烦的好处》

耐烦,是修行的第一步,也是做人处事的首要条件。耐烦...

居士修行与弘法中的几个误区

佛制四众弟子,出家众以修习梵行、弘法度众为要务,在...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

要使我们所处的世界变成净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

有三种事可招致社会上对你的怨恨

【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孙叔敖曰...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现是什么原因

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

修心十德

1. 若闻讥讽 心能堪忍 不管别人的嘲笑,讥讽,打骂如...

如何策发自己不生退心

问: 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诚然是古德对后世学者之警语...

出家后的四种修行法

出家中就有三种分别,一种是出世俗的家,我们现在的辞...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不要去破坏人家的名利,不要去算计人家的财产

我们讲到说,不要去坏人家的名利,为什么呀?熙熙攘攘...

【推荐】正确的临终关怀,应该要提前做

凡修净业者,当成全人之正念,及预为眷属,示其利害。...

人为物役,就是物的奴隶

物常是指与人相对的他物,也可以是指外境。人为物役的...

世界上最好的运动——走路

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是什么?走路!世卫组织认定,走路是...

【佛教词典】去执

去掉对一切事物、理论、思想以及意见等的执著。...

【佛教词典】八迷

八迷者,谓生、灭、去、来、一、异、断、常,八种之迷...

念佛的利益超过拜忏水陆太多了

【原文】 至于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

颠倒的屠夫

宫门前,跪着一位身披兽皮的屠夫,希望能谒见阿阇世王...

能戒房事,则病少多矣

近人多生肺病,光颇不以为然。后世人业重,情窦早开。...

嗔心的火烧的是自己

佛法是认为生命重在过程,你这个过程是用什么心态来面...

大孝中的大孝

佛世,大目犍连事母至孝。母死出家,精进行道,得六神...

吃沙而亡的比丘

《百缘经》中的故事──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一位婆罗...

疾病是对心灵的一种保护

一天,一个修行者来到佛陀面前,问自己为什么不快乐。...

佛学常见辞汇(六画)

【色】 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

不拿佛法做人情——记来果老和尚二三事

一、高旻寺革除经忏 内地有经忏的丛林,代信众做一切的...

红豆的营养

吃了半辈子红豆,你知道红豆都有啥营养吗?有人用红豆...

忏云法师《四念处的观法》

天台宗藏教的析空观,用四念处、五停心析空。把物质分...

如何让佛号更加坚定呢

你的佛号跟你的心理的水平是有关系的。你心理的素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