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明证法师:如何求财才能满愿

明证法师  2011/09/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请问法师,什么是求财的正确方法?怎样求财才能满愿?

明证法师答:正求,且你命里边有财,佛菩萨可以帮你;如果你命里无财,佛菩萨也帮不了你。你往昔不修布施,一毛不拔,这一世你注定要受穷。要想转变命运,那你再穷也要想办法去布施。可现在的情况是,越穷的人越不想布施,越不想布施越穷,因为你有穷的习气——悭贪。越布施财产才可能越多,你看很多有钱人,都乐善好施,因为他现在的财富就是因为往昔他爱布施才会有,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我们河南佛学院的大功德主,包括请专家、教授讲课都要花钱,全部那得花多少钱,装修费都比盖的钱多很多。他是大布施,因为他的计划非常宏大,盖只算第一阶段,后面还有四个阶段。为什么他会这么做?这已经是他累世的善根和习惯,见到能做善事的机会,不由自主他就布施了。我想布施十个寺院,可没有钱(命里没有这么多),就没办法做到。要是现在我有五亿,我给海涛法师三亿,可我没有……,所以你求的时候,要切合实际的求,不能妄求,本来你命里没有这么多钱财预支,当然也就求不到了。佛菩萨可以帮助你提前让财早一点现前(预支未来的福报),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求佛菩萨求财满愿了,很高兴,接下来就要用这些财来供养三宝,才能增加你后面的福报,这就如理如法。但是,如果你本来福报就不大,求到财后还花天酒地,乱挥霍,很快你的福报就销完了,所以你再求,就不是很灵验了(即便求到也是越来越少),这不是佛菩萨不帮你,是你已经快透支(福报),佛菩萨不可能把别人的福报拿来给你用,这点你必须明确。

所以大家要想好好的求,正求钱财,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根本也不是秘密,只要符合佛法就好):你去求佛菩萨的时候,同时要进行布施;或者布施完后再去求佛菩萨。因为你已经有功德在先,像我们昨天办八关斋戒法会,有那么多人参加共修,还二十四小时念佛,有功德可以回向,所以回向的的时候一句就行,但是如果没有功德再先,说十句也没用。求的时候还要发愿,我求来的财产怎么处理,比如先供养三宝,剩余的一部分使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以便有更多时间能够修学佛法,还能够让我有能力帮助受苦受穷的大众。如果你是这样的发愿,佛菩萨欢喜,肯定支持你。如果你修学层次比较好,你可以一并求佛菩萨赐你智慧,能够更好的学佛度众生。这样就比较圆满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弘一大师《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大意 今日在本寺演讲,适值念佛会期。故为说...

破五戒复又忏悔,能否超越下品中生

问: 在家居士破五戒,复又忏悔,命终往生,能否超越...

看护病人会犯煞犯冲吗

问: 朋友与亲戚有病苦,当我欲前往探望病人之际,相...

一句弥陀就能成佛,为何还要讲法四十九年

问: 法师,既然一句阿弥陀佛能往生成佛,世尊为何讲法...

怎样对治轻生的念头

问: 怎样对治轻生的念头? 大安法师答: 在学佛的过...

佛门里的财神爷

人们求财富,大都会去拜财神爷。那么,财神爷是何圣何...

如何理解「以摄心专注而念」

问: 如何理解彻悟大师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一...

富有的惩罚

有一只血统纯良的狼犬,年轻的时候,长得英挺雄劲,深...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修行是否进步的五个参考标准

一、智慧有没有增长、烦恼有没有减少? 果然有进步,...

不必害怕生死之际的业力发挥

关于临命终时的业力问题,这个业力是今生的还是多生的...

女人获得幸福的十大定律

有些人说:佛陀两千五百多年以前说的这个经,现在是不...

同时因果、现生因果与隔世因果

世界上有些人持有错误的观点,不了解因果报应的真相,...

【佛教词典】不善诸法差别

【不善诸法差别】 p0335 瑜伽六十六卷十六页云:又由五...

【佛教词典】媒人戒犯缘

亦名:媒嫁戒犯缘 子题:媒娶净人一切僧残、媒法、指腹...

世间三种最胜香

过去,佛陀居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

初学佛女众几种不如法的表现

不少学佛的女众,是在现实遇到困难或感受到苦痛以后,...

寺院和庙宇是一回事吗

人们常把寺院和庙宇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是两回事。寺院...

素食使死亡率下降

编者按: 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参战国...

发财重要还是修学圣道重要呢

问: 现代人生活忙碌,有时觉得想要修持佛法,心有余而...

受持戒律的功德

世俗所说:受戒容易持戒难!确是有理,但亦在我们的善...

文珠法师《理性感性与觉性》

今天的讲题,是理性、感性、与觉性,可分三点来说明:...

【推荐】人的福报,来自仁厚包容付出

人的福报,来自仁厚包容付出。慈航法师是民国时人,他...

群处守住嘴,独处守住心

这两句话实际上是两句教人如何立身处世的话。 第一句...

杀生吃肉想出轮回,那是不可得的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幸得人身,幸闻净土法门

我们造什么业,就一定要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又叫业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