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闭住你的嘴,看住你的心,修好你的法

2011/1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现在很多人学佛,往往流于形式,喜欢聚会、赶法会,自己真修的少,有些同修,也不知道如何实修。或者,有些人知道一方面的佛理,有一些人知道另一方面的佛理,就互相攻击。比如说,学密,学禅,学净土的,就相互看不上。 也有些人用佛法武断地评论社会上的现象,想去干涉。 所以法王基于这些情况,提出一个修行理念:闭住你的嘴,看住你的心,修好你的法。

这实在是和诸佛菩萨的教诲相一致的,不争论,不干涉政府社会,不干涉别人,不用佛法去要求别人,只管自己。为什么?因为修行,只能是自己改变自己,成就自己,不可能由别人代替,佛是我们的老师,但佛也不能代替。

因果图鉴里说,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因果自己了。

普贤菩萨行愿品里,十大愿望就有:用普贤愿力普遍地观察众生,只要有众生行善修行,菩萨立刻去度化他。有微善,也会去度化。而菩萨没有说,众生恶,怎么办? 菩萨没有看到世间的恶,没有看到众生的过失。只看到众生的善,修行,功德,只看到正面的。

若真修行人,不见他人过,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修行,就看他是不是老是在说别人的毛病,搞是非,如果是,就是打着学佛的名号,在搞贪嗔痴,是假修行。修行是修你的心,修正身口意。

梁武帝建很多寺院,也印了大量经,达摩祖师说,毫无功德,做的这些事,跟成佛,没有关系。想成佛,想成就,得改造自己。改造身口意,这是功德。

如果一个人,一张嘴就是说,我哪里错了,我要改,这是真修行人,如果一开口就是指责别人,那根本不是修行人,假的。

俞净意公也是这样,不转心,还是贪嗔痴,那没用的。现在很多同修看起来也在做功课,也在努力做一些事。但是过去形成的看法,根本没变。外在环境一合适,机缘一成熟,过去内心中的知见又出来了,所以每个人,都要过关的。过关的时候痛苦,但是有佛法支持。一旦明白了,过去了,这些习性就消失了。

每个人都要过关,这关不好过,很痛苦。修行,内在要发生化学反应,我们的知见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观念很顽固,要改变,必须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化学反应,把三毒给化出去。

在道场里,看到别人怎么做,我们不想。如果我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这是自己的问题,这一关,过不去。我们修行,还去总盯着别人,那是因为我们同样有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内心没有这些毛病,你不会看到别人这些问题的。

闭住自己的嘴,看住自己的心,修好自己的法。所以这句话很对。苦修自己,哪里顾得上管别人?

管别人,是成就后的事;现在管别人,毒害别人,毒害自己。

我们现在修行人,这个原则很重要:闭住自己的嘴,看住自己的心,修好你的法。念佛不忘行善,行善不忘念佛.行善福报增长,念佛业障消除,现世速获福慧,命终往生净土.建议大家都遵循这个原则来修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五点计数念佛法的实际操作

有一个老和尚说,他讲一个譬喻很好,他说,出声念就是...

收摄六根,调伏爱取

这个声闻法这一块我们讲过,我们只用声闻的一部分的概...

如何快速对阿弥陀佛产生坚定不移的信心

问: 如何快速地对阿弥陀佛产生坚固的信心,内心深处...

慧律法师《律己与宽人》

修行人要让众生有解释的机会忏悔的余地,不要咄咄逼人...

印光大师谈女性的做人与修行

一、笃尽己分 1.女人本分在于孝亲相夫教子 所言尽职分...

我们信仰的是三宝,不是信仰哪个人

如果菩提心没有生起来就很容易退转,这是不变的信仰。...

怎样才能留住你的护法神

依《阿含经》表示,每个人一出生时,就有鬼神随侍左右...

用什么心态来修学,才会比较圆满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阿难尊者发了愿以后...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释迦佛抬头悟道悟的是什么

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问了一句...

为什么净土法门那么重视信愿

信、愿是理观,持名是一种事修,但在实际念佛时,这三...

如果嗔心还在,「美」会受损失

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夺。不忍令速堕恶趣。忍...

今天去造业,是外境错还是内心错

佛陀在讲道理之前,先讲出一个譬喻,譬喻容易了解。从...

【佛教词典】法集论

巴利名 Dhamma-savgani。又作法僧伽、法聚论。本书内容...

【佛教词典】倒离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之一。属于异喻之过,设异喻者,...

本焕长老:修行,功夫,开悟

佛法是平等的,不论你年纪大小,动步早就早回家。当年...

【推荐】临命终的失败,就是一生修行的失败

我自己读《遗教经》,读到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

祭祀神明不用牲礼

祀神不用牲 杭俗岁暮祀神,大则刲羊蒸豚,次则用猪首鸡...

大安法师:用佛号来转五浊为五清

蕅益大师深知五浊恶世的利害关系,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

印光大师《净土问题84个开示》

1.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

来生的三个愿望

美国有一位非常博学多闻的学者,在八十多岁时,慨叹宇...

浅谈净业三福

一般人都畏苦求乐,希望改变不好的际遇。释迦牟尼佛则...

下生死柱得解脱

以前有一个国家,设置了一根非常高大的石柱,完成后,...

贪淫的十种过患

一、贪淫之人,即使生到六欲天上当天帝,享受色、声、...

净土法门不可不修

【原文】 人初未尝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体上得之。何...

顺逆在于一念间

绝大部分人感觉自己很不顺,尤其是工作比较紧张的人。...

原来是自己的窗户脏了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