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从脸上的颜色看自己的健康

2011/1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国际生物医学特征辨识学会副主席,被称为“中国色诊第一人”的王鸿谟教授日前接受《生命时报》的独家专访。 他告诉记者,每个人都可以从脸上的颜色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人的气色如何,10%是天生的,剩下90%属于人为能够改变的。年近七旬的王鸿谟,从外表看起来就只有五十几岁。从他的脸上,能充分体现出他对记者所说的,“好气色应该是明亮、润泽、含蓄的”。

青色和黑色是最严重的病色

“中国人的脸色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红黄隐隐’。”为什么这么说呢?王鸿谟解释,因为我们在两侧颧骨处的红色比较明显,其他部位则是黄色。这两种颜色隐约交替,没有明显的界限。当你的面色发生哪些变化,就说明可能有病呢?他指出,第一是面色变得太深或太浅;第二是红黄隐隐中,突然红色消失,全部变成了黄色,或者黄色消失,都变成了红色;第三是脸上突然出现了原本没有的颜色;第四是面色违背了季节规律,正常应是春季略青、夏季略红、秋季略黄、冬季略灰;第五是颜色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部位,比如应在两侧颧骨部位的红色转移到了其他部位。

有3种颜色,如果突然出现在脸上,是最明显的疾病标志。王鸿谟说,它们分别是白色、青色和黑色。白色多与肺病、虚证有关。脸色过白的人,往往都患有贫血。不仅如此,还会感觉没力气、爱出汗,这是血虚和气虚的表现。青色多与肝病、气滞血淤有关。通常形容一个生气的人,会用到“青筋爆出”、“脸都绿了”这类词。中医认为,肝能反映人的情绪,所以面色偏青的人一般性格暴躁,要谨防肝病。而满面青紫,往往是由血淤、组织缺氧引起的,严重者会发生剧痛或猝死。黑色多与肾病有关。青色和黑色都是最为严重的病色,提示有重大疾病。当脸上出现两者结合的青黑色时,就意味着有严重的血淤。而整个面色发灰、发黑的时候,可能是慢性肾病的表现,主要特征是腰膝酸软、排尿失常、性功能减退。

此外,黄色和红色如果太多,也说明有一定的疾病。脸色过黄表示脾胃不和,可能表现为吃饭不香,吃点东西肚子就胀,长期腹泻、大便溏稀。如果不注意,时间长了,会逐渐发展为消瘦或虚胖,甚至黄疸。一旦出现白眼仁发黄,必须及时就诊,否则可能危及生命。红色多与心病有关。一般人提到满面红光,总觉得很健康,其实,脸发红的人要提防心脏病,还有一些感染引起的热证,如伤寒、肺结核等。

五脏的疾病体现在脸上

在王鸿谟教授看来,色诊是一门既深奥又不那么太难的学问。有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自诊,从脸上不同部位的颜色,初步判断自己的五脏到底出了什么毛病。

肺脏病色看两眉间。这个区域叫印堂,最好是白里透红,最忌讳发黑,代表有不可治愈的重大疾病。如果特别红也不好,说明有肺热;发白是血虚或气虚;发青是血瘀。

心脏病色看两眼间。过度的红就是心火太盛,会引起心烦、失眠,甚至神经失常。如果两眼间出现了青紫的颜色,就表示有血淤,可能是由冠心病所导致的。

肝脏病色看鼻梁。鼻梁骨最高的点如果发红,可能是肝火偏盛,表现为易怒、眼睛发红、月经增多等;出现青黑色,可能是肝硬化或肝癌等。

胆色、胰色看鼻梁两旁。肝色的右边是胆色,这里淡白无华,会气短乏力,容易惊恐;发红通常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颜色晦暗,或呈灰褐色,可能是有蛔虫。肝色左边是胰色,这里气色苍白,是胰腺虚寒,女性易出现腰腹酸沉;颜色青黄,是胰胃不和,多表现为厌食、反酸。

脾脏病色看鼻头。如果发红是脾胃有热证,就是特别能吃,吃完一会就饿,甚至会得糖尿病;发白就是气虚;发青是气滞血瘀,会肚子痛。

胃色看鼻翼。此处及两侧如果淡白无华,是消化功能减退的征兆,多半会厌食、饭后腹胀。颜色淡红干燥是胃部津液不足,通常会口干唇裂、大便干燥;颜色过红是胃火亢盛,出现口臭和牙龈肿痛。

肾脏病色看两颊。这里不怕灰黑就怕娇艳。明亮、润泽、含蓄的淡灰色出现在肾色部,是健康的表现,反而是出现胭脂般娇艳的红色,说明已经病重。

子宫、前列腺色看人中。此处变白,是血虚、气虚;变黄是脾虚;变红是有热证,女性多有宫颈糜烂,男性则是前列腺炎;变青或黑是寒证,会有剧痛和癌症。

养好气色有秘诀

有人可能会觉得,脸色的变化那么微妙,自己怎么才能看出来呢?王鸿谟教大家,最关键是要学会对比。“看脸色”要争取在白天室内的间接日光下观察,还要对照自身的手背、颈部肤色,比这两处深或浅就表明面色有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要想拥有像王教授一样的好气色,就要学会一些他保养五脏的秘诀。首先是调理肺色。可在早晚进行半小时左右的呼吸锻炼,采用腹式呼吸: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能增加肺活量。还可用大拇指按揉印堂,能调理肺气。当肺有症状时,按20分钟左右,一般就可以得到缓解。还可以服用川贝蒸梨,把梨核挖掉,中间放上川贝,蒸熟后连皮吃,能清肺热。

要想心色好,除了在饮食上少油、少盐、少脂肪、不吃动物内脏外,每天可以按揉手掌中心的劳宫穴,或用对掌法:双手合十,然后将手掌根部稍微打开,再慢慢合上但不要合拢,可以感受到手掌心的两个劳宫穴在相互吸引。练习一段时间后,双手不接触,并将距离拉大,常练手掌心相对,能强心健体。

人们常说“肝胆相照”,所以护肝和护胆有共性,都要学会宣泄情绪,遇到委屈别憋着。按揉太冲穴(在大脚趾和二趾之间)也可以起到制怒的作用。生气时,这个穴位会特别酸胀,经常按摩可以消除酸胀、疏泄肝气。

对于脾胃来说,很多人都知道,多吃薏苡仁、茯苓和粳米煮的粥,能够起到滋养的作用。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揉鼻头,每次20分钟左右,能改善胃胀气等症状。

王鸿谟教授的护肾绝招是,每天早晚各吃一个核桃,多嚼慢咽,多分泌唾液以滋养身体。此外,还可以练习脚掌心相对,通过刺激涌泉穴,达到补肾益气的效果,30分钟就能练得浑身发热。

了解气色的秘密,可以帮我们对自身健康状况有个基本的了解,起到一定的防病作用。王鸿谟教授最后指出,不忽视身体每一点微小的变化,才是真正的养生秘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营养密度最高的10种蔬菜

营养密度是近年来备受营养学家推崇的概念,它是指单位...

星云大师开示健康八法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不希望病痛缠身,但健康...

葡萄对人体的九大好处

葡萄,存在地球上几千年的生物,我想大家都吃过,可是...

哪些素食比肉类还营养呢

哪些素食比肉类还营养呢?随着天气的渐渐转冷,大多数...

人体器官衰老时间表

骨骼:35岁开始衰老。25岁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35岁...

多吃有色蔬菜营养高

多吃有色的蔬菜,对身体大有裨益。我们按照颜色的由浅...

爱迪生吃素的原因

爱迪生,美国著名发明家,曾有一千多项专利发明,包括...

治病的根本方法是要息灭贪嗔痴

你看报纸上面说,全世界大概有死亡人数里面占到15%都是...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品味痛苦,享受痛苦

痛苦是人生的拐杖,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只有精神...

念佛最能敌恶业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净土法门不可不修

【原文】 人初未尝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体上得之。何...

自立法师:观音菩萨聪明偈

我介绍一首「求聪明」的偈子,这是我做小和尚的时候自...

【佛教词典】五十三智识

(名数)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末会善财童子先于福城之东庄...

【佛教词典】众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众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p0982 瑜伽二十六卷七页云:云...

佛教经典不能随便增减

佛经所诠释的真理是放之法界而皆准的,不会随时代的变...

烧水的智慧

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

净土这个法门最直捷、圆顿

佛陀施设教法,我们可以分成实法跟权法,好比我们今天...

偏激式的修行没办法持久

这个精进有两个内涵:第一个,专一;第二个,相续。但...

菩萨的化身

菩萨是什么样子呢?菩萨就供在庙堂,是不是就长这样呢...

学佛最重要就是要有慈悲心

一诚长老说,学佛最重要就是要有慈悲心,比如佛教说的...

把错误当成一种财富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多数人都以错误为耻,...

【推荐】为什么富贵不能持久呢

现下总在分类什么富二代,穷二代,吊丝,高富帅之间的...

何谓烦恼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人生的大患,生死流转...

慧律法师《业与无明》

芸芸众生,一念无明,遮掩自性,困惑造业,由业受苦,...

如何选择善知识

问: 顶礼法师!在选择善知识的时候,由于我们智慧福德...

不只关怀,更要包容

「关怀」与「包容」很类似,但两者之间仍有很大的不同...